夺凤台(561)

作者:杨酒七 阅读记录

所以轩儿即使跟裴老夫人打过照面,也因为实在太小了什么都不懂,所以裴老夫人这个外祖母对于他来说,是没有什么印象的。

但其实他很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外祖母,应该是经常听你提起裴老夫人的缘故吧!这孩子心思细腻,对于自己年幼错过的亲情,多半是有渴望的,所以才同我母亲亲近。”

陆辞秋想了想,问道:“二婶不觉得他是故意的吗?这孩子可能是有点儿过于擅长与人打交道。但我现在不能确定他这技能是属于天赋,还是后天培养的,毕竟在送他去国子学读书之前,我并没有发现他还有这个潜力。二婶瞧瞧,这一头午他在罗老夫人那里骗走多少东西了,再这样下去,怕是要靠一张嘴骗走罗家这个宝库。”

罗氏听得咯咯咯直笑,“他要骗你就让他骗嘛!左右罗家也不缺银子,有个嘴巴甜的小孩子整日说好话哄着老太太,咱们高兴还来不及。老太太都这个岁数了,我们不图别的,就图她日子过得舒心。有个人能让她乐呵乐呵,这是福气。”

又过了一会儿,有丫鬟进屋说大厨房备了席,请主子们移步花厅用膳。

一听说备了席,罗大老爷就“呀”了一声,“不说都忘了,快快,去把咱们带来的东西送到大厨房,让他们给烧了。都是从南岳各地弄来的野味,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有。对了,把我们带来的厨子也带上,让他们亲自做,那种东西只有咱们自家从当地带过来的厨子烧出来的才地道。”

陆老夫人翻了个白眼,想说你是不是看不起陆家的厨子?合着京里的厨子还不如你们从穷乡僻壤带来的有见识?什么野味他们没烧过,不就是些野鸡野鸭什么的,装什么装。

这时就听罗老夫人说:“我们带了海男子来,那种东西十分罕见,且不是北边的,是打南边弄来的。南边儿也经常打仗,海上也不太平,罗家是冒了大风险才弄到了小半船。自己都没舍得留几根,都带京里来了。”

“什么?海男子啊?”陆老夫人瞪大了双眼,人都站起来一半了,“罗家竟有那种东西?”

陆辞秋听着这个名字,也是想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海男子就是海参。

在她所熟知的历史中,海参其实在古代很早就已经出现,三国时期就有记载,说的是秦始皇东巡时被海边的渔民种草,说海参这玩意它大补啊,还能延年益寿。

秦始皇那时候不管什么东西,只要一说长寿都能让他龙心大悦。那些渔民其实多半也是为了得些赏才故意这么说,至于海参能不能延年益寿他们哪知道。

但秦始皇他就是相信,还派徐福去给他多多的找。

后来徐福是把海参找到了,可惜派人送回咸阳时,秦始皇早已经归西。

早期人们对于海参所知甚少,也不懂得如何烹饪,直到元朝以前都没有太好的食用方法流传下来。也没有人真正去分析它的功效,甚至不知其到底能不能做为滋补品。

唐朝开始许多海味开始摆上餐桌,包括海蟹海蜇什么的,但都没有海参。

一直到元朝,至明、清开始,海参才作为上流人士的佳肴被端上餐桌。

她小声问陆芳华:“海男子这种东西很少见吗?”

第427章 卸磨杀驴

陆芳华说:“何止是少见,从前只是听说,还都是传说,就没有人真正见过。有人写它,有人画它,可是你要真正问谁吃过它,就会发现其实身边人都没吃过。”

她说到这里把声音放小了些,“包括皇上,应该也没吃过。”

“那写的画的人是谁?”

“也没有具体的谁,就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传说,一代一代的画本子上有过图,大家就接着往下画呗!既然有传说了,那东西是肯定存在的,早年应该有人看到过,并记录了下来,但那人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百年了,所以后来人们就只剩下‘听说’。”

这时,罗老夫人也说话了:“就是海男子!这些年我们罗家一直在找这种东西,就想着只要有名字和图画流传下来,那以前肯定是有人见到过的。又见过一本古籍,说那个东西是大补,特别是……”罗老夫人说到这里,卖了个关子,像是在等陆老夫人接话。

果然,陆老夫人没忍住,还是接了句:“特别是对男子,更是大补!”

“对!”罗老夫人笑眯眯地点头,“且不只男子,男女老少都可以吃,怀了身子的妇人吃了更好。所以我们罗家就一直在外,翻遍古籍野史,写着哪里有就去哪里找。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数月之前被我们的商船在南海给找到了。

那东西上岸之后晒成了干,是当地渔民教给我们的一个法子。照着那个法子晒干之后就可以长期保存,想吃的时候用水泡发,能长回跟鲜活时一个模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