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凤台(933)

作者:杨酒七 阅读记录

木方点点头,“奴才懂了。就像所有去王府里做事的下人,都要先诊病,确定没病了才能留用。否则过了病气给主子,那就是杀头的大罪。二小姐说得有理,奴才这就叫人去搬桌。”

木方赶紧去忙活了,人们也很快站好了排,不管男女老少,所有人都一个一个坐到陆辞秋面前,将自己的手腕伸了过去。

陆辞秋认真地给每个人检查,很快就发现这庄子里的人还真是非常健康,大病没有,虽然小毛病多一些,但也都没有大碍。

最让她满意的是传染性的疾病没有,这就满足了参与食品加工最基本的条件。

最后,她给一些老人开了治疗基础病的方子,还给两个肾虚的小伙开了几副补肾气的药。

然后把写好的药方自己收了起来,并告诉大家明日她再过来时,会把药一并带来。

得了方子的那些人高兴的跪下来给她磕头,她也没拦,只在人们磕完了头之后就跟他们说:“你们虽是二殿下的人,但如今替我做事,我便也当你们是自己人。我这个人从来没有什么主子奴才的这些虚礼,你们在我面前也不必把自己当成奴才。咱们合伙做生意,大家都加一把劲儿,都实实在在的,一起把生意给做好。赚了银子分到大家手里,这才是正经事。

平日里你们若是有个头疼脑热的,我在这儿,我可以给你们看,我不在这儿,你们只管去京中回春堂。等到明年永安县建起来就好了,县上也会设立回春堂,县城离这庄子近,你们来来回回的也方便。

咱们既在一起做事,就算是有缘,我希望咱们的生意可以长长久久地进行下去,将来不只有桃罐头,还会有山楂罐头、梨罐头、苹果罐头,甚至还可以有肉罐头。

未来这座庄子里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他们来这里做工,有的还会住在这里。

但是你们依然是这座庄园除了二殿下之外的唯一主人,庄子里的规矩我会制定,但庄子里的秩序需要你们牵头去维护。我尽可能的保证招来做工的人规规矩矩,但也无法保证每一个人都品性端良。人一多了,肯定就会有人投机取巧,会有人钻空子,甚至还会有不三不四的人混入进来。这种时候,你们作为主人就要行使主人的权利,要帮着我们把蛀虫揪出来,要维护好你们的家园。我这样说,你们能明白吗?”

人们愣了一会儿,互相看了一眼,然后有人问道:“二小姐的意思是,还会有其他的长工到我们庄子里来?也是记在二殿下名下吗?那我们是不是得给他们盖房子?他们跟我们一起住到东边儿去吗?”

这庄子的东边儿,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小村落,住的就是这些长工。

他们在这庄子里生活了十几二十年,自己盖了房子,挖了水井,开了小菜地,养了鸡鸭。

小村落原本不大,但后来有年轻人成婚的,生了孩子的,就又加盖。慢慢的房子就多了起来,人口也多了起来,还有人在村里摆起了小摊儿,卖些自家手艺针线、自己做的小吃。

他们并不排外,也欢迎庄子里有更多的人来。但如果一下子涌入进来,搁谁谁都有点儿慌儿,甚至会有人担心自己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地方,会不会被别人占了去。会担心那些人来了之后,日久天长会不会反客为主,渐渐地他们的日子就乱了套。

陆辞秋能理解人们的担心,但同时她也知道,这些人想岔了。

“不是住进来跟你们一起生活,更不是签身契卖给二殿下,我说的这部分人是来庄子上做工的。多半应该都是我永安县上的居民,他们白天来上工,晚上就回县城家里了。当然肯定还要外招一部分,因为永安县人口有限,我们这边一旦开工就会很忙碌。

虽然桃子罐头不多,但很快我就要扣大棚,在冬日里也种菜。

另外我陆续还会想出新的食品加工的点子,都要在庄子里完成。

所以雇的人手会很多,也会送专门的账房先生过来。

那天我和二殿下商量过了,要在非耕种的空地加盖高楼层的小楼,作为我们的厂房。以后不管是罐头加工还是其它食品加工,都要在小楼里完成。另外还要在边上另起一幢小楼,用来做工作人员的临时住所。比如说雨雪天气回不去家的,比如说夜里上工需要休息的。

总之我们会划出来一部分区域,用来生产作业和人员休息。至于你们从前自然形成的小村落,是不会有外人过去居住的。

当然……”她说到这里笑了笑,“以后庄子里来的人多了,大姑娘小伙子的要是有互相看对了眼的,那或是招女婿或是娶媳妇,肯定是要住过去的,这我就管不了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