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梧谣:腹黑皇帝深深爱(209)

作者:一只女侠 阅读记录

唉,十七合上名单叹了口气,成亲这等喜事,她本想邀请的人有很多,除了皇城要好的人外,便是紫辉园的人了,可是顼元的身份不可暴露,最后还是谁也没邀请。她让丫鬟准备了香炉和竹立香,选了后院一个宽广的位置,给已故的爹娘烧了一柱高香。

“娘,绾儿要出嫁了。”十七闭着眼睛,双手合掌抵在额头,喃喃道,“家中变故,绾儿并没有尽到孝道,绾儿一直都想把八岐楼再建起来,可凭绾儿一人之力实在太难了,唯有依靠绾儿夫君,或许有朝一日改朝换代,还能重振八岐楼名声。”

她缓缓睁眼,“娘,还有一桩喜事我还没告知你,那就是瓛哥哥还活着,咱们兄妹俩不日便要重逢了……绾儿知道娘亲疼绾儿,所以才不把哥哥带走,把他留在我身边的是么?”

念完这许多,十七又烧了一炷香插在香炉里,抿着唇良久,才道:“春秋……”

然而才喊完春秋的名字,她却无言再说。

很快便到了成亲前夜,连府丫鬟领着汾阳城最好手艺的梳妆姑娘来流萤阁。待嫁的心情原来是这样紧张而喜悦的,十七看着镜子里晕上红妆的自己,小女儿家的姿态已经不见,倒是有一股将为人妇的韵味。惜红微微一笑,把手上的正红色凤穿牡丹嫁衣奉上。

“公……姑娘真美。”惜红被十七面若桃花的美貌所惊,目光久久不能移开。

梳妆姑娘听罢,顺着话头说道:“原来姑娘姓恭,姑娘可是好福气,能嫁给连大人,这可是汾阳城的姑娘们做梦都盼着的呢。”

十七不解地看向惜红,惜红则道:“汾阳城都为老爷娶妾高兴。”

她这样说,十七就明白了,他们成亲这事不能招摇,连禅便把这名头往自己身上揽了。梳妆姑姑听得惜红的话,正想接着说下去,屋外的丫鬟便进来给了她好些喜银,打发她走了。

第162章 玉甑身份

到了白日吉时,丫鬟们替十七换上凤衣,戴上凤冠,穿上金堂富贵纹样红鞋,手腕上再套上金玉镯子两对,便让她坐在房中等待花轿来接。她心里不免紧张,直愣愣地看着透入白光的门窗,想象着当门被打开时的情景——顼元丰神朗朗,带着明亮如焰的笑容朝自己走来,两手相牵时定下一世诺言,会不会就是这样的情景呢?

她陷入如走马灯似的回忆里,从山露镇时他用刀背作挟为起点,到平日相处的点点滴滴,中秋宴时空手夺刀护下她,济州生情,再到胡卉和容成轼出现时生了嫌隙,后来在册封礼时破冰,最后等待担忧良久后的久别重逢,都是二人一路走来的历程。

十七还记得顼元在耳边汪汪叫的样子,记得跳着霓裳羽衣舞时笨拙的模样,也记得他在梅花雨下温柔抚琴的神情,他的许多,她都记得牢牢的。以前千回百转的相守念头终于在现下成真,她除了感谢上苍对她的眷顾外,真的别无所求。

想到这里,十七的心突然咚咚一跳,似乎从前有个僧人曾说的死劫一词从脑中蹦出,她惊得全身一抖,额头忽然渗出细密的冷汗。

“姑娘是紧张了吧?”丫鬟笑了,拿手帕轻轻擦掉十七额发汗珠,“姑娘实在不必要太紧张,成亲是每个女儿家都会经历的事情,放松就好了。”

十七点点头,勉强笑了笑。

惜红却是带些责备对丫鬟道:“妙儿!别老是口无遮拦的,在连府呆了那么久还未学会管好嘴巴。”

丫鬟妙儿扁了扁嘴,委屈的走到一边去了,十七见状拉了拉惜红的衣袖,“别斥责她,这样有话直说挺好的。”

“奴婢是怕这些丫鬟再不管好自己的嘴巴,早晚有一天害了老爷。”惜红忽然静下来,听得外头管家婆婆的声音,便道,“由管家婆婆充当喜娘是老爷的意思,毕竟——”

“我知道。”十七截了惜红的话,“我出嫁和嫁入的地方都在连府,两阁之间奔走,军师能做到礼数周全,谁当喜娘又有什么要紧的?”

惜红答了声是,取过一旁叠好的大红盖头披在十七凤冠上。立时,门外响起喜娘的催妆声,三声过后,礼数到位,屋内丫鬟便打开了门。刺眼的阳光透过红盖头照在十七双眼上,倒也不觉得有灼痛感,只是她默默笑自己傻,方才作的想象倒是玩笑罢了。

喜娘笑道:“照习俗礼制,新娘子当由她的兄长把她抱上花轿才是。”

哥哥?十七的心怦怦直跳,相隔十数年未见,哥哥该是什么模样?他有多高,有多壮?十七心里直打鼓,突然间不知道该对这“活过来”的哥哥说些什么好了。

随着喜娘说完这句话,有一男子慢慢走近,他的步伐很稳,似乎带着些气势而来。十七低着头,垂着眼,看到他停在自己身前时所穿的鞋尖,猜是一双靴子。朱朝向来等级分明,能穿靴子的人地位自然不算低的,这样说来哥哥过得还好,她也就安心了大半。

上一篇:囊中物 下一篇:死对头继兄登基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