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太子妃的这件大事+番外(110)

作者:春上水 阅读记录

范嬷嬷的话在嘴里过了几遍,才继续道:“殿下,奴婢明白太子妃娘娘是个极难得的女子,您敬重太子妃娘娘也是应当的。只您不喜爱后院的妾室,但骨血却是您亲生的。”

范嬷嬷点到为止,多的便不是她该管的了。

姜绪风面上应了句,全了奶娘的脸面,心里怎么想的就无人得知了。

观澜园和长春园挨着,前前后后的杜良娣找范嬷嬷说项就都知道了,兰倩坐在那打络子,编了两下将手里的络子扔回针线篮子里:“原以为杜良娣是个识时务的,没想比宋良娣还能折腾,花样倒是多,都找上观澜园里的范嬷嬷了。”

兰苕对着账册,笑兰倩道:“让她折腾又如何,我们就当看个热闹了。”

兰倩瞄了一眼温璟的方向,小声嘀咕:“请了几回了,也没见殿下去瞧。”

温璟听着她们闲谈,倒是觉得杜良娣这一步可没走错,她之前蹦跶的太厉害,让姜绪风起了疑。现在频频邀宠不过就是为了表明她已认清了自己的身份,向着姜绪风表决心呢。

果然,姜绪风晚间就去了杜良娣的娴吟园,第二日,又去了宋良娣的如绘园,一碗水端平的架势倒是让他摆了个十成十。

后院的妾室安分,管事们倒是给温璟找了些麻烦。

在许嬷嬷手底下负责采买的两个二等的管事弄了些幺蛾子出来,竟是看着皇后禁足,太子府有败落之相,想犯些不大不小的错误被送回内侍省去,自寻出路。

温璟听了也没多生气,只这次她亲自坐在院子里。头上的九尾凤钗熠熠生辉,火红的狐裘边让她容貌更胜一筹:“人往高处走,你们有志向我不拦着。但是可以跟总管事说清楚,不必非要干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我说过,你们好好当差便有赏,”温璟顿了一下,眼神巡视过一圈,下面的管事恨不得把自己的头塞到身体里,“那么做错了事便有罚。”

温璟话音落下,板子也落在了两个二等管事身上,五个板子下去也够她们喝上一壶。

温璟也不曾为难她们,叫人直接送还了内侍省。

从内侍省出来想走的都由竹云将名字籍贯等一一记下,几日时间,倒也清出去不少心思多而杂的人。

太子府内除了受到皇后禁足的些许影响,有温璟这个太子妃镇着,下面的很快压住浮动的心思各司其职。

况且皇后只是禁足,康德帝虽然动了废后的心思,朝堂上也有人屡次谏言,可康德帝到底还是不敢,牵一发动全身,宋氏也不可能乖乖听话坐以待毙。

然而宁王府可就没什么宁静日子可过,柳侧妃听着秦婆子和婢女的劝说养足了精神,但报仇心切,柳侧妃根本等不了出月子,就已经在宁王府里大闹了几次。

她似是疯了一般,宁王也不能时时刻刻的盯住她,没想柳侧妃竟是直接去敲了大理寺门前的登闻鼓,状告宁王妃残害子嗣,妾室,不忠不孝不配为宁王正妃。

柳侧妃的登闻鼓一敲,本是内宅妇人之事便引得朝臣们的注意,就连康德帝也听闻了。

第二日,连日来被打压弹劾的太子一派官员终于找到了攻击宁王一派的理由,宁王被御史弹劾治家不严,紧接着引经据典,拿着历史上几个皇子家中乱成一套带出的祸患大肆举例。

这位御史是有名的‘三寸不烂之舌’,说的宁王面色黑沉,血气上涌,若不是周大人在身后拉住他,怕是要在朝堂上打起来。

散了朝,宁王便拉着自己的外祖说话,姜绪风就飘飘然从他们二人面前走了过去。

宁王表情更加扭曲,死死拉着周大人的手:“外祖,您可要盯紧了太子,他绝不可能就那么善罢甘休。”

周升明瞅了一眼自己的外孙,颇有些失望,这孩子被他母妃养的骄纵又自负,没有他在后面支持,就宁王这马后炮的脑子哪里能斗得过太子。

荣贵妃身边的拂冬姑姑从侧面缓步而来:“殿下,娘娘召见。”

宁王刚进了昭纯宫的正殿,还没等给荣贵妃请安,就被问到脸上。

“你府中的柳氏到底怎么回事?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还去了大理寺?!”

宁王皱了皱眉,他也被府里的事情弄的很是烦心,还在朝上刚受了气下来。被荣贵妃一质问也没什么好语气:“母妃何故问到儿臣头上,哪知那柳氏发什么疯,儿臣每日在外忙碌奔波,回了府里连个消停时候都没有。”

荣贵妃听完反倒是先心疼起儿子来,话语里全是不满和厌恶:“柳家是怎么教女儿的?小产而已,闹成这幅样子,原来的懂事听话莫不是装出来的?!”

“母妃,”宁王揉了揉眉心,“您给儿臣出个主意吧,今日朝上已经有御史因着这事弹劾儿臣,父皇都看了儿臣好几眼。”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