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太子妃的这件大事+番外(37)

作者:春上水 阅读记录

温璟来的时候,皇后正让凤仪宫的宫人搬东西。她脸上挂着慈爱又欣喜的笑容,看起来与往日不同。

“太子妃来的正好,快帮本宫瞧瞧,这衣裳做的可好?”宋皇后摸着衣架上的粉色裙衫,一看便知是小姑娘穿的衣裳。

“内侍省的手艺一直都是好的,也不知这是母后给谁准备的衣裙?”

皇后唯有一子,姜绪风并没有其他的嫡亲兄妹,温璟也没听说过皇后有养女。

宋皇后心情好,也愿意多说几句:“是本宫嫡亲妹妹的女儿,之前一直在外游学,近日终于是要回京了。”

荣安郡主,皇后这么一说,温璟便知了。

荣安郡主在京中也是极有名声的,父亲出身兰陵萧氏,母亲出身宋氏。自出生起就备受姨母宋皇后的宠爱,甚至这个郡主的爵位也是宋皇后替她求来的。

荣安郡主醉心诗词,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了走遍诗词里的景色,十三岁时外出游学,至今已过五年之久。

“荣安此次回来,本宫是不能再让她走了。本宫要为荣安举办一场接风宴,你身为皇嫂,也该帮忙。”

皇后自顾自的说着,温璟叹气,太子府名下的铺子,庄子的账册她整理了两个月还没整理完,一大堆活等着她,又被皇后抓了劳力。

第28章

跟着皇后做事,也不是一点收获没有,温璟也从宋皇后身上学到了不少。

后宫是每个府中后院的放大版,但比起其他后院,后宫更像是一个深渊,时时都能将人吞吃入腹。

皇后做事果断,手段非常。既能以理服人,也能善用刑罚。让后宫中无论嫔妃还是宫女太监都对她又敬又畏,荣贵妃多次想钻空子都无法。这也是除宋家支持外,她能稳坐皇后凤位的原因。

温璟从小事就能窥见宋皇后做事风格的一二,回府的路上一直深思。

直到兰苕将一盏热茶端到了她面前,温璟这才恍然,发现自己已经坐在了长春园的椅子上。

温璟一时有些失笑:“殿下可回府中了?”

留在府中的竹云上前:“殿下一直都在观澜园里处理政事,似是午膳都未曾传。”

温璟了然,江南私盐案正是到了关键的时候,康德帝在端午宴上将此事交给了刑部尚书赵大人,原本是刑部派人下江南查明此事。然这几日,太子一派和宁王一派几番博弈,最后这烫手山芋竟是落在了韩二公子的头上。

韩二公子前年刚中了进士,在翰林院干的也是编撰这样的闲职。今年刚好是调职的时候,就摊上这么大一个事,韩二公子心里骂骂咧咧,表面上还是严肃认真的。

韩二公子是姜绪风的伴读,若是真在江南查出点什么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宁王一派必不会让他此行如此顺利。

为了不让宁王一派摸清行程,韩二昨日就带着姜绪风拨给他的二十个护卫半夜出京了,一路快慢加鞭直奔江南。

温璟带着食盒出现在观澜园的时候,整个园子都静悄悄,伺候的人都呼吸放轻,默默的盯着自己的脚尖。

正房的门紧闭,守在门口的太监冬青见到太子妃,便急急迎上来。

“奴才给太子妃娘娘请安。”

温璟抬了抬手:“殿下还在忙?我听闻殿下午膳未用,虽政事繁忙,却也要注意身体,你们也该劝着些。”

她这话不过是例行询问,没有怪罪的意思。冬青也连忙应承着,憨憨一笑。

温璟来也是有事要问姜绪风,想了想,便道:“兰倩,叫膳房备些粥,殿下忙了一日,一会先用些清淡的垫一垫胃。”

随后,她又转过头对冬青道:“天气好,我就去那边的亭子等等殿下吧。”

冬青自然叫人伺候着,屋内还在议事,温璟示意他们放低了声音,兰苕几个都在也不必伺候什么。

姜绪风面前站了一个中年男人,其貌不扬,身材中等,是大多数中年人的模样,穿着最普通的门客衣服。

中年人低语几句,姜绪风修长的手指在掌心轻敲了几下:“孤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无事就不必见了。”

中年人有些犹豫的抬头,欲言又止。

姜绪风哼笑了一声,语气有点凉:“你的事,孤没忘。做好你的事,时候到了自会有人通知你。”

“是,多谢殿下。”中年人拱手,退了出去。

姜绪风将手中的纸张用烛火点燃,暖黄色的烛火映照着他的眼神,透出让人看不明了的意味。

朱湛瞧了瞧殿下与平常无二的神情:“殿下,太子妃娘娘已经在外面候了片刻了。”

外面人虽放轻了声音,还是能听到一二,姜绪风拍了拍手中的灰烬:“嗯,请太子妃进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