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太子妃的这件大事+番外(6)

作者:春上水 阅读记录

赵瑞宝刚才还有些犹豫,听见范嬷嬷这么一说,脑子立时清醒了:“多谢嬷嬷提点。”

范嬷嬷只有一个女儿,前些年还难产去了,孩子也没留下来,殿下开恩,留她在宫中养老。

她是个明白人,自不会拿着太子奶嬷嬷的身份压人,只在前院管些杂事,日子过的也舒坦。

后院里的见到她都恭恭敬敬的喊一声嬷嬷,连新进门的太子妃对她也是客客气气。这么些年唯独就只有宋良娣仗着身份对她呼来喝去,甚至跟殿下建议要把她送出宫去。

如今,总算是踢到铁板了,太子妃简简单单就把宋良娣的路给堵了,这理由还是宋良娣自己递上来的,范嬷嬷心情极好的哼着小曲往后厨去了。

姜绪风大半日的时间都呆在前院的书房里,他这些日子放婚假,不用上早朝。处理了一些不要紧的事务,就一直靠在榻上看书,人都变得有些懒散。

傍晚的时候,赵瑞宝轻手轻脚的走进来,先抬眼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大太监朱湛,看见朱湛点头,他才问:“殿下,该是传膳的时候了。”

姜绪风被打断了思绪,也不见恼,只放下手中的书示意朱湛给他重新束发:“去太子妃那里用吧。”

门口的小太监听了命,就往长春园去了。

朱湛则是把后院今日发生的事捡着重要的说了一遍,又说宋良娣下午来请了两次。但姜绪风吩咐不准人打扰,宋良娣的人就回去了。

姜绪风轻笑了一下,太子妃也是个妙人,这是试探他呢。

皇后的身后是整个宋氏,所以姜绪风从出生没多久就是太子了,他这样的出身地位,婚事自然不会自己做主,他自己也不在意娶哪家的女子。

以母后和宋氏的态度,无非就是那些出身世家的小姐,譬如宋良娣,杜良娣。

只这么多年,父皇对宋氏和自己的忌惮,对宁王的偏心越发的明显起来,现在已经到了他在朝上说句话,父皇都要看他半晌的程度。

宁王在朝堂上文有与宋氏相当的世家岳家赵氏,武有九门提督。九门提督虽是正五品,却是官员们挤破头的职位,无他,九门提督掌握京城巡护,算是京城防护中的一道门。

宋氏在军中也有自己人,然不够压下赵氏。如此一来,姜绪风的处境委实算不得好,皇后便做主选了镇北大将军家嫡长女。

皇后独有一点犹豫,温家的大姑娘在京中的名声称不上好,怕是撑不起太子妃这个位置。可众人也皆知,温大将军最宠爱的就是长女,想要借势,唯有娶温大姑娘。

姜绪风倒是无所谓,如今该担心的也不是这个。若是温大姑娘实在是撑不起太子妃的脸面,在正妻的位置上放着就是了。

这世间的事情都是这样的,你要是对它不报有希望,往往都会给你个惊喜。

大婚那日,姜绪风掀开盖头,先是被太子妃的容貌晃了神。这几日相处下来,瞧着也是温柔和顺,说话做事也是落落大方,与京中传言中的可是相差不少。

所以温璟到底如何,姜绪风还要从各方面再看。同样,姜绪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温璟也要相处着来。

第5章

姜绪风来的时候,温璟在看方嬷嬷昨日拿来的账本。

方嬷嬷并不是内侍省分来的,她之前是皇后身边的一等管事,姜绪风建府时皇后不放心,便将方嬷嬷派了过来,后院的事管了也有五六年了。

温璟想要将内务抓在手里,第一关便是这方嬷嬷。其实若是方嬷嬷真有本事,以后温璟继续用她也无妨。

然就温璟下午看的这三本账目,里头问题可不小。

“殿下安。”温璟还没福身,姜绪风就把她拉住了。

太子大婚,有十五日的婚假,前三日和以后的初一十五都宿在太子妃处是不成文的规矩。今日第四日,姜绪风不来也无妨,不过他能来,温璟自然也是迎着的。

姜绪风余光瞄了一眼兰倩要拿下去的账本就收回了目光:“太子妃忙了一天,辛苦了。”

温璟柔柔一笑,似是没听出他话中的意有所指,亲手给他奉了茶:“殿下哪里的话,臣妾份内之事。臣妾初来乍到的,只求不出错便好。”

“太子妃见外了,太子府以后也是太子妃的家。”姜绪风这就是句玩笑话。

“是,臣妾谨记。”温璟配合着做了个福礼。

姜绪风便也不再说这些,他是个风雅会享受的。有意说些风花雪月,倒也把温璟逗的直笑。

夫妻二人相谈甚欢的等着晚膳,竹云眉头轻皱着从外面走进来:“殿下,太子妃娘娘,宋良娣那边的蕊心又来了。”

温璟听这话差点没绷住自己的表情,竹云这个“又”字就用的很灵性,她掩饰性的喝了口茶:“嗯,可说了是什么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