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风云(50)

作者:二点六一 阅读记录

不知是谁在说洛阳遭了大火,整个城市都被烧毁了。

“什么?”何管家一听,忙揪住一个人的衣服,那人使劲一扭,管家差点摔倒,那人气愤地说:“你揪住我干什么,我又没抢了你的东西。”

管家说:“你刚才说了什么?”

那人说:“我刚才说的多了-----”管家说:“你说洛阳城怎么啦?”那人说:“洛阳城遭了大火了。”何管家只觉眼前发黑,一个倒栽葱,摔倒在地上,等他醒来时,已在尹家庄。

尹润正焦急地看着他。尹润说:“管家,你这是怎么了?”何管家迷迷糊糊地望了望四周,意识渐渐清晰起来。他示意尹润屏退其他人,又让奶娘去抱来何晏。

房间里只剩下尹润和孩子,管家挣扎着坐起来,说:“夫人,大将军一家惨遭暴亡,临终并没有好好交代后事,老奴在何家几十年,老奴熟悉何家的一砖一瓦,想当初大将军在世,常与老奴说起,何家富贵得来不易,只希望能世代延续下去,哪知道今天只剩下一根独苗啊!”说着说着,竟老泪纵横起来,尹润也伤感不已。管家说:“最近常感到手脚麻痹,体力不支,想老奴是撑不到小少爷长大的那一天啊。”

何管家颤抖着,伸手向怀中摸出一物件,递给尹润,说:“夫人,您展开看看。”尹润展开那东西,那是一张极薄的牛皮纸,纸上有凹凸纹理,如果不仔细看,并不知道那是一副地图,管家说:“这里有洛阳何家老宅地下通道图,和南阳何家祖坟密道图,何家几十年的积蓄都在里面。趁老奴今天还有一口气在,向夫人交代清楚。从今往后您要担起何家所有的责任------”“什么?”尹润万分惊讶,手里好像捧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握住也不是,扔了也不是,想交还给管家,管家连连摆手。管家咽了一口气,说:“现在天下大乱,大势不知如何走向,夫人养着小少爷,肩上的担子怎能放得下啊。夫人,您好好养大少爷,望他将来能重振何家门庭------”

尹润颤抖着手,不知要说什么,也听不进管家所说的一个字了,心里有千斤重似得。何管家说:“夫人哪,何家的千斤重担只有您能挑了,您要保重自己啊!”

第25章 汴水之战

阳春三月,一场春雨过后,圉县前山竹林里的春笋纷纷冒出了头,涡河水潺潺地向东南流去。这里是上古颛顼帝的故乡,流传着颛顼帝与少妃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颛顼帝经常外出视察民情,少妃送他到涡河边,帝妃两人在清澈的涡河旁含情对视,不忍别离。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在河边高地上建了一亭,名为留亭,以示留恋之意。又因留与柳谐音,在亭下遍植柳树,柳树下又种着桃花,柳荫深处立一碑,刻着“颛顼古渡”四字。每年春天,这里桃花绽放,杨柳顾影,野禽嬉戏,当地年轻的男女就到此处踏青,并寻找爱慕的对象。

站在亭前向远处望,绿草萋萋,绵延无尽。曲折的山下小路上辚辚地驶来几辆马车,这坐车之人就是鼎鼎大名的先生儒者蔡伯喈蔡邕。车后跟着一顶小轿。车渐行渐近,在亭前停下,蔡邕走下车来,小轿中也走出一个女子,此女就是蔡昭姬。昭姬随着父亲上亭来,父女俩边走边说,终至亭上。蔡邕说:“女儿,天色不早,你回去吧!”昭姬说:“父亲性直,此去长安,凶险异常,女儿心中不安。”“为父能见机行事。世道已变,为父知道权宜。家中书简你多看顾,这是为父一生心血,别使蒙尘。”蔡邕说。“昭姬视父亲著作如生命。只是我孤身在家,万一世道有变,为之奈何?”蔡邕说:“曹操已许你婚姻,我想他必不负你,你耐心等候,如果迫不得已,别顾礼仪,跟他走。我在西京如能全命------”昭姬忙打断父亲的话,说:“出门在外,吉言相伴。父亲,一路顺风!”父女俩在亭前话别,各自上了车轿。

昭姬的心中有无限的惆怅,自从洛阳与曹操分别,日夜思念。她盼曹操如久旱盼甘霖,盼来盼去,只盼得朝廷信使,都是催她父亲前去西京任职。昭姬的心情随着轿车起起伏伏:曹君啊,你何时出现在我的面前?

蔡邕离了圉县,一路向西,本想经过陈留郡,可想起郡里屯着张邈曹操的部队,自己却要去西京,这样不好,就改道颍川。孔伷屯兵在颍川,宣称讨伐董卓,却迟迟不动,所以颍川地界相对平静。

蔡邕向西,过了颛顼渡,还未行半个时辰,身后响起急促的马蹄声,只见两个将军立马扬鞭,向他疾驰而来,后面还跟着几骑。

这两个将军一前一后,把蔡邕的马车夹在中间,叫声:“先生慢走!”长身一跳,下了马,倾身向前,对着蔡邕行了一个大礼。蔡邕定睛一看,身长者是张邈,中等身材的是曹操。原来有线报告诉曹操和张邈,朝廷几次三番召蔡邕入京任职。曹操知道,这是董卓为了增加人望,才下的举措。陪伴董卓凶多吉少,曹操打探得蔡邕要入京,就与张邈赶来阻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