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风云(64)

作者:二点六一 阅读记录

当时东郡太守王纮与白绕屡战屡败,曹操与白绕相周旋,谋划很是得当。鲍信就回济北国招得三千军助曹操。

寿张县属东平国,济北国在东平国之北,两国交界,西边就是东郡。寿张之西是沼泽地,南有大泽。曹操知道白绕缺粮,目的在于劫东郡粮草。曹操令鲍信在寿张北赶白绕向南,让王纮追白绕向东,把白绕军逼入大沼泽,自己在沼泽东边防白绕逃走,结果王纮不慎中流矢身亡,白绕军进入沼泽遭曹操痛击,白绕死于沼泽,余部投降曹操。鲍信表曹操领东郡太守。

立秋过后,太阳不再热辣,秋风夹着草香,吹过山岗,吹过原野,吹走了闷热。远处疾驰来几骑高头大马,马上之将军扬鞭踢蹬,从东郡的东河,涉过黄河,直向东武阳而来,被烈日烤晒过的泥路在马蹄下扬起一阵黄烟。为首一将头裹赤红巾幘,身穿锃亮鱼鳞甲,正策马越上一土丘。只见他齐拉住马缰。马儿渐渐放慢脚步,走到近处,这人原来是曹操。他的后面跟来几骑,纷纷在他的身后站定。

夏侯惇跳下马来,扬鞭向前指去,说:“主公,这下我们可安顿下来了。”曹洪说:“东郡土肥民稀,一路奔来,几乎不见生民啊!”曹操说:“此地处兖州冀州交界,常被黑山贼侵扰,近来战事频繁,破坏重,天灾人祸接踵而至,生灵哪还能安宁。”戏志才说:“主公,我视此地水网密布,野草丰茂,然土壤肥沃,可开垦良田。向时我们兵力少,不缺粮草,如今我们有一万军马,不如在此地------”

话未说完,只见夏侯渊带着一个人匆匆驰上土丘,夏侯渊指着那人对曹操说:“主公,此人自称是东阿县令,要求面见主公。”

曹操见他是一弱质书生。那书生上前一步,向曹操施礼说:“某姓枣名祗,颍川人,现为东阿县令。某闻曹将军仁义,又有韬略,如今为东郡太守,特来相迎。”

曹操说:“我八年前曾为顿丘县令,那时无战事,百姓生活安定。今偌大的土地上全不见百姓身影,官治民,无民,治什么?”

枣祗叹说:“某先前在乔太守府中为主簿,掌管户籍文书。这东郡有原住民六十余万,自黄巾战乱至今,连年征战和天灾,居民减少三分有二,土地大片荒芜。东郡适龄男子充军战死十分之六七,妇幼又多为张燕所掳,剩下的老弱居多。他们择林密草盛处过虫蚁生活,白天蛰伏,夜晚出来觅食。”

曹操放眼四周,平坦的原野一片苍茫,秋风扫过大地,瑟瑟有声,一阵高一阵低,天穹碧蓝色,连接着荒草原,如一透明的倒盖的竹篓。忽然感到,人生天地间,无奈如篓中米粟。曹操眯起了眼睛,鼻中泛起酸楚。

戏志才说:“主公,我们当务之急是选一治所,安顿下来后,召回原住民,分配给他们土地,恢复生产先。”

曹操看不远处有一城郭,那是东武阳,于是决定重建东武阳。他们一行从土丘下来,迎面走来几人,是栾环和栾真。曹操上前,携了栾环之手,说:“曹操困顿,累环儿居无定所,昼夜奔劳。”栾环说:“将军行军打战,为国事奔忙,环儿只恨身无余力,不能为将军出力。”当晚军队驻扎在东武阳,曹操携眷入住东武阳原县衙。

曹操出榜安民,百姓有少量回城,但一月有余,县城里仍然毫无生气。

白天街市寂静,夜晚更是死寂,随着秋气渐浓,东武阳更显得冷清。栾环说:“将军,百姓人家除了吃喝,住所,还讲究夫妻儿女家人团聚,现在我们虽然提供给百姓粮食,修理好住房,可家里没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到哪里都可以活命;再说我们初来乍到,百姓对我们还不信任,所以他们回不回来都无所谓。这城里无人,城外驻扎士兵,男人多,又不打战,吃饱了,力气无处使,即使修好了房子也不是一个家。再说我们的军粮也不能长期供应他们吃喝。不如让单身士兵娶了单身的女人,让他们组织成家庭。这样女人日子有盼头,男人也担责任。男女婚配,生下孩子,那么,不出一年,我们东郡就能恢复生机。”

曹操听了栾环所说,心中颇有感触,就与属下商量,最后决定原属东郡的兵士先归家安居,让无妻之兵招本地无夫之女子为妻,衙门里发给安家粮食,所有在东郡安居的人家免税一年。文书下达各县,由各县榜示百姓,再以召回百姓的数量考量县令政绩。又分给士兵田地,以曲为单位,由军候率领,五百人为一曲,农时耕种,闲时操练。自此东郡土地开始恢复生机,市井生活慢慢活跃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