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秒前!+番外(214)

作者:舞犬 阅读记录

正如他们告别前那样,从未怀疑过。

笃定、绝对,习以为常。所以不值得兴奋、慌乱或尖叫。

和以往数千个下午并无不同。

四下的人们还在走,偶尔瞥一眼他们的所在。狂风乍起,穿透肢体的空隙,让衣服和头发统统向四面八方翘起,流动的空气把万物都顺理成章地联络起来,犹如神经元之间的脉冲,超越本能。

长长的大楼阴影投射在他们之间,出口转向道在这里分叉,喧闹与安静只有一步之遥。

而叶形和陆于则之间不会超过20米。

只需几秒便可斩断的距离。

如果按照传统风格给这一幕增加效果,那该是360°镜头无限旋转大回环,光芒四射,一切以他们为主角的情节都染上花哨颜色,各种华丽特效叠加成光污染一起上吧,因为全作高光就在此刻。

然而没有,现实只有如常的天空、平庸的楼宇,还有将从下午七点一直亮到凌晨的办公室照明。

既单调又普通。

就在这色彩寥寥的苍白场景中,他们相对而立,如释重负。

叶形看着陆于则,看着那个从头到脚、从内到外每个细节都击中他好球带的男人,此刻正在微笑,双眸闪烁,帅气到人神共愤。

周遭是明黄色调,夕阳变换角度,从遮挡物之后显露。叶形深呼吸,向前而行的意图从未如此坚定。

然后好似慢镜头一般,光影浮现,人潮尽退,聚光灯只打在他们身上。

下一秒,他向他飞奔而去。

—完—

--------------------

本文至此完结,非常感谢大佬们的阅读、评论、收藏、海星和赞赏!如果屏幕前的您在阅读过程中能感到一点趣味,那就再好不过了。

感谢各位容忍这篇啰里啰嗦、充斥着妄想、扯淡到极点的文,出于个人能力不足的挽尊,希望大佬们可以将本作当成一对不知为何都说着中文的平行世界娱乐从业者的恋爱故事。

另外关于这个不伦不类的标题,“5秒前!”,笔者是单纯觉得这么喊出来超帅气,所以……

可能写“录制前5秒!”更好些吧。

后续应该会有一些零碎的番外,虽然结局较为草率,不过笔者真的很希望把主人公重逢这段当成最后一章,所以贴上来了。

而小陆和小叶同学的故事还在继续。

可以的话,希望我们能下本再见。

(再次再次)万分感谢!!

# 番外

第81章 褪色电影

陆于则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

字面意义的,没有价值。

这没什么好否认的,因为事实如此。就像他的名字,完全由虚词组成,缺乏实质意义,更像为了凑成特定读音而强行组合在一起。

或者迎合某种恶趣味。

他的哥哥于录之对此有类似的看法,不过表达得更隐晦。比如当陆于则刚满24岁零7个月时,于录之说:“你认为你的署名会影响你写的东西吗?”

话有点绕,从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一年半、案牍劳形中的青年张了张嘴巴。

“我——”陆于则真的思考了几秒,“可能。”

于录之撇撇嘴,“差点吸引力。”

然后这位即将步入三十岁大关的兄长翻了翻桌面上的劣质线圈本,轻轻哼了一声。

“手写?”

陆于则不清楚该如何回复,只好谨遵事实,点了点头。

于录之转身,说:“没人会看的,”他的声音笃定,“还不如再考虑考虑我的建议。”

真是冷漠的哥哥。

前半句话早已得到了验证,陆于则在12个小时候接受了“建议”。

因此,他平淡的人生就这样来到了岔路口。

将时钟拨回最初,溯及名为陆于则的作品伊始,倒数五秒,开始。一名不入流的文字工作者从事了依靠曝光生活的职业。而世间称这份职业为“演员”。

故事从这里开始。

在陆于则的认知里,“演员”需要高度概括的想象力,强烈依赖灵感和品味,靠天赋叠加努力才能立身。然而现实告诉他,一定程度上,所有前述条件,统统能靠其他手段弥补。

“其他手段”弱化了陆于则原该付出的成本,比如声音训练、表演风格与流派、台词艺术等等等等,这些全都不重要。他所需要的只有一家名字土到掉渣的新设公司,和第一年只全力运营唯一艺人的决心。

顺带一提,他并不以此为荣。

当然也不以此为耻。

所有资源都往同一人身上倾斜。在他背后,接连不断地升起名称相似又实质不同的项目,彼此联结,宛如尺寸不合但姑且上了大量润滑油的链条,以扭曲但是和谐的姿态运作。他的形象立起来了,围绕着陆于则展开的设定一个又一个。种子种下要多久,一份30页的PPT,掺杂着谎言的真相,再来一点点完美的微笑,接着等待,开花仅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