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琴海下潜(57)

作者:念鲤 阅读记录

约纳斯上学的时候也曾被期末折磨得焦头烂额过,闻言也跟着起了兴趣,顺口问了一句:“什么专业?”

“物理专业类别下的放射性物质科。”

大类学科入学后有一年的时间都在学习与学科有关的综合性课程,一年以后会根据学生的成绩与意愿进行小科类分流。照理说这样的专业只需专心致志认真攻克制定目标就能安全度过整个期末周,一向都是期末周中所有专业的学生里目标性最强,考试科目最少的。

约纳斯跟着老师转过花园,从教学楼内部抄小道。

“放射性物质科这学期开始的时候招了一名新老师。期中调研的时候他们科所有学生都匿名吐槽了这位老师对于专业性的严苛与不近人情。”

作者有话说:

我们那位严苛又不近人情的教授来了!

第30章 初遇(二)

在几乎全球的所有大学中,新教授上任后会经历两次学生调研评分,分别在期中和期末,两次调研中评分不及格的教授是不能继续在课堂中任教的,而是会被酌情解约。

“那这位老师的期中评分一定很低。”两人经过一间教室,约纳斯扫了一眼坐在教室里低头狂背理论概念的学生,顺着老师的话应和了下去。

“不。”老师竖起一根手指摇了摇,“相反,这位教授的评分超乎想象的高。”

以至于当初他看到平均分数的时候再次点开学生评价,都在怀疑是不是系统出了错误。

“几乎所有学生都给出了九十分以上的评分。”老师摊了摊手,“我们至今都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促使了这些孩子们在给出无尽吐槽的同时打出了这样一致的高分。”

约纳斯挑了挑眉。

他不是没在学生时代中遇到过这样的教授。他们对学生的要求很高,近乎严苛,而且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显得不容质否,也就是学生们口中的不近人情。但这样的教授在授课时却是全心全意尽心尽责的,他会尽可能将学习的方法与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讲授,或许学生们在此刻并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但却会对学生此后长达几十年的生涯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能进入这所大学的学生都是从精英中精挑细选而出的精英,他们的反应力和发现力相较于常人更快,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评分与评价形成这样两极分化现象的原因。

“前面就是那位教授监考的考场。”身边的老师微微压低了些声音,带着些八卦的激动与兴奋,“一会儿我们会路过那间教室。”

教室前后门都贴着期末的考场安排,约纳斯从门口略过的时候匆匆扫了一眼,那位教授的名字太长,他没怎么看清,只潦草地看见了其中的几个字。

透过教室窗户,他能看见里面伏案狂写的学生和那位背靠着讲台站在最前方的教授。

教授看上去很年轻,应该和他年纪相仿。皮肤很白,一头金褐色的头发。

即使是匆匆几步就能走过的路程,约纳斯还是在第一时间就感觉到了对方的容貌和整体姿态给他带来的冲击。

或许他不应该用这个词来形容这位教授,但除此之外,那一瞬间他再也想不到任何其他的词汇。

“你和我打通讯的时候还夸过他漂亮。”埃尔温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那句漂亮几乎是脱口而出,我没想到你居然都没记住他吗?”埃尔温小声嘀咕,“亏我还专门去和人家说你夸他漂亮。”

此刻,这位一向将约纳斯看作自己最引以为傲的学生的埃尔温·穆勒先生忍不住想要将他逐出师门:“我就知道你小子到了三十八岁还没个稳定的家都是因为你这个木头脑袋……”

约纳斯的大脑短暂地停止了思考,随后敏锐地抓住了其中的盲点:“等等,你还专门去和他说我……”他顿了顿,“你也见过他?”

“当然见过。”埃尔温端起一边的水杯喝了一口,“后来大学举办的一场座谈会上你们还单独聊过天。”

“聊过天?”约纳斯的眉头几乎要皱成一个川字。

被埋藏在十二年时光中的记忆被他努力翻找了出来。

那是放寒假后的一场面向全校教授的座谈会。

埃尔温和约纳斯作为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同校校友,也位列这场座谈会的邀请名单之上。

约纳斯记得那场座谈会开始时间与他的某项工作有所冲突。所以那次的座谈会他并没有参加,而是只出席了座谈会之后的宴席。

但埃尔温与他不同,那天正好是百忙之中的穆勒首相空出了半天的时间,所以这位一向非常乐于参加母校活动的优秀毕业生参加了整场座谈会,自然也比约纳斯更有时间参与教授之间的友好交谈。估计也就是埃尔温借着那段时间和那位被一向对美人较为吝啬的约纳斯夸赞过的小埃斯波西托教授说了些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