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咨询师攻略(6)

作者:木云木夕 阅读记录

譬如内容审校,一般是三审三校,这个过程是修剪枝叶的过程,是查漏补缺的过程,是锦上添花但不可画蛇添足的过程,是一个编辑最基本的日常。

再譬如,内版设计,封面设计,印制工艺,营销方案,等等工序,全都是作为一本书的责编要亲力亲为的,期间要面临的种种鸡零狗碎,唇枪舌战,鞍前马后,就像“老母亲奶娃”,都是无从避免的。

李唐平日里跟靖苏关系最近,听到熟悉的脚步声,猜测是她,便停下手上改稿的活儿,抬头看了一眼,见果然是她,便笑着道了声:“俞总监早。”

李唐一身的文艺气质,中等个头,身材偏瘦,一头微卷发,五官周正,戴一副银框眼镜,眼窝深陷,眼睫毛特别长,整个人看起来洋气又斯文。

其实他是小镇青年,在宁城读书,研究生毕业后就留下来工作了。

这是他参加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了。他是靖苏面试进来的,又被她一手提拔成了编辑部的骨干,和靖苏的关系自然也就比别人亲近三分。

靖苏抿了抿嘴,勉强一笑,径直往自己的独立办公室走去,身体前倾推开磨砂玻璃门,走了进去。

靖苏把包放在桌子底下的蓝灰色方块拼接地毯上,把雏菊解开,插在小圆几上一个瓶口描金灰色透明直筒玻璃花瓶里。

宁城人喜欢鲜花,是有历史传统的。

靖苏打小就喜欢鲜花,工作之后每个礼拜一都会买一束当季的鲜花摆在办公室里。要不是桂花不适合当插花,她心里是想买桂花的。

她拿了杯子,起身去茶水间。

打开一盒黄山毛峰茶叶,从里面倒了一些出来,就着滚烫的开水冲泡了。

端着茶香四溢的杯子回到办公桌前,打开记事本,从狐狸造型的樱桃红木笔筒里拈出一只黑水的中性笔,低头在纸上写起这一周的计划来。

靖苏自七年前从宁城最好的大学本科毕业之后,便进了姜河的图书公司,由姜河手把手带出来的,算是「桃源」为数不多的元老之一。

比靖苏资格还要老的,是发行部的梁安桥,和印制部的柴钧,他们是最初跟着姜河干的,因此上,他们的头衔是带了“总”字的梁总、柴总。姜河、柴钧、梁安桥三人,又因为风流倜傥而被称为「桃源文化」的F3(参照F4)。

只不过,柴钧自从结婚之后,便很少出现在公司总部,只在公司年会上露个脸,F3便渐渐寂寥了。

编辑朱汐捧着一堆材料来敲门,在磨砂玻璃门外娇滴滴唤道:“俞总监。”

靖苏说了一个字:“进。”

朱汐推门而入,在办公桌前立定,一口气说道:“俞总监,我责编的《明成化十四年绯闻》已经齐清定了。这是封面和腰封的打样,以及扉页和版权页的终稿,需要俞总监终审,签字,然后走印刷流程。”

朱汐边说边把手上的一堆材料在靖苏的桌面上摊开,还在等着靖苏回复。

靖苏点了点头,随手翻开封面的打样看了看,说:“好的。你先搁这儿吧。”朱汐乖巧回道:“嗯。”然后便出去了。

靖苏桌上有个放大镜,她对着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检查起来。

她是最终的把关者,如果她没有发现可能存在的纰漏,一旦印刷出来,就会是一次出版事故。

出版事故这种事情,对于出版一本图书而言,比出车祸还要严重。一旦错了,就是白纸黑字,明明白白摆在那里,等着被买它的万千读者唾弃。

到时候就只能追回,改正后重印,得重新打版,重新装订,麻烦得很。其间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公司的声誉,简直是一笔糊涂账,根本算不清。因此上,这最后把关的人,身上背负的责任是不言而喻的。

靖苏检查完封面,再三确认无误后,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以及日期某年某月某日。上面已经有责编朱汐和另一个特约编辑的签名。

正检查腰封时,靖苏忽然听到外面办公区域炸开了锅,叽叽喳喳在议论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便唤了李唐进来,问他怎么了。

李唐也是一脸张皇,眼睛睁得大大的,有些语无伦次道:“听说是插画部新来的实习生……要跳楼……就在咱们这栋楼顶楼……妈妈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

时间倒回到半个小时以前……

昏暗的楼梯间,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谢奇玮脸色苍白,如同灵堂上烧剩下的蜡烛。眼睛里蓄着一汪水,随时要溢出来。纸片似的单薄身躯轻飘飘地往上挪动,了无生趣。

谢奇玮是一个插画师,目前还是实习生,在永青大厦的22楼「桃源文化」工作。上周末他过得很糟心,一来到上班的地方,更觉得憋闷得慌,想找个无人的角落喘口气。他不想碰见人,所以走的楼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