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朕要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937)

作者:吹个大气球9 阅读记录

老王笑道:“那你这也不叫退休啊,你这是主动放权,自己选择被架空啊。”

“架空好啊。”

梁鑫道,“坐在家里不用干活,每年到时间了拿点分红,这样的生活不舒服吗?”

“唉……”老王听得直摇头,“想不到威名赫赫的梁总,这么淡泊名利。”

“淡泊名利谈不上。”梁鑫道,“主要呢……是图个不劳而获。”

“哈哈哈哈……”老王像是听到什么笑话,仰头大笑。

笑过一阵,才终于说起了正题,说道:“那幸好我今天来得早,趁梁总您现在还没正式退休,还能拍板做主,我还是想请梁总帮个忙。”

“帮不了。”

梁鑫直接打断,指了下墙上的地图,“王总,咱们电话里,已经聊过很多次了。东风广场的项目,我们是反复核算过无数次的,我们要保证每一分钱的利润,都填进我们现在挖的大坑里。不然要是坑太大,填不上,将来就是灭顶之灾。今年年初全国老百姓都在传我要破产跳楼,还有人专门写了本书,说所谓的金水帝国要覆灭,这事儿您还有印象吧?”

“当然有印象。”老王道,“听说这书都翻译成八国文字,全世界买了几千万册了。”

“对啊。”梁鑫接道,“光这个授权费,我上半年就赚了两亿美元。”

“……”老王看着梁鑫,沉默了好几秒。

你踏马搁这儿抖包袱呢?

过了好一会儿,老王才微微沉下脸,问梁鑫:“梁总,我看……不可能一个项目你都让不出来吧?这样,我再加一点钱,你分我百分之十左右的项目就行。这么多项目,你自己要做,也是要花时间的。然后咱们可以尝试一下,互相持股,那我们两边一起做,项目早点落地,也不妨碍你坐在家里不劳而获,这样你也早点能收到钱,你也不亏,是不是?

还有我也听说过了,你跟你们这个项目的债权方,也就是你们本地银行这边,是签了对赌协议的。万一项目没法落地,你就要赔身家进去,是不是?我看要不可以这样,我们再一起签一份补充对赌的协议,我跟您一起承担这个风险。我们两家,完全可以合作共赢!”

“哦~?”梁鑫一听这话,眼珠子就不由得亮了。

老王这个建议,确实不失为一个绝佳的提速方案。而且以老王的赌性,他将来扩张过头了,指不定还得再把这些股份重新吐出来……

“王总能出多少钱?”

“梁总需要多少?”

“一千两百亿。”

“……”

老王又是一阵沉默,过了良久,才缓缓道,“梁总,咱们说点实际的,二十亿左右,我现在就能凑出来。”

梁鑫也很真诚地看着老王,说道:“王总,二十亿对我们现在来说,真的不够看啊。我们现在负债一千两百亿,每个月,光是支付给银行的利益,就是十一亿一千万,还不算其他方面的成本。但是我们账面上,现在只有不到两百亿的资金了。

等明年我们的第一个商业楼盘落成,我们是指着房价上涨,把楼给卖了,才能填上我们这个融资成本的大洞。然后我们接下来,就是一边填窟窿,一边抓紧把广场一个个落实下来,让广场项目能尽快实现造血。等哪天房子都卖光了,就指着三百多座广场营收稳定,能在五到十年之内,把剩余的负债全部消化完毕。

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就是十到十五年之后,我们这个广场项目,才真正开始能实现净收益。在这之前,我们是完完全全,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日子,刀口舔血的日子啊!您说您现在拿二十亿出来,要跟我们患难与共。患难与共我当然欢迎,但是这个钱对我们来说……太少了。”

“那你们要多少?”老王不甘心地追问。

“至少一百亿。”梁鑫正色道,“我可以帮你说服集团,给你百分之十的股份。”

“才百分之十?”老王破音失声。

梁鑫笑道:“王总,这就是你们慢一步的代价啊。现在资源在我们手里,您拿一百亿过来,我们分您百分之十。短期内您可能看着赚得不明显,但长期看呢,三百座广场,一年净收益三百亿,乐观点去想,十年之后,您每年就能白拿三十亿,十二年就能把成本收回来。”

老王却道:“我的钱,也需要成本,你怎么不算这笔钱?”

梁鑫道:“那最多多加两年,而且有您这笔资金的加入,我们项目的完工速度还能更快。您以后也可以继续拿着东风广场的招牌,去开发其他广场,那些广场,您可以独资占有。每年只需要向东风国际地产支付一笔品牌使用费就行,我承诺,最多只收您五个点。”

说完,就静静地看着老王。

老王皱起眉头,一时间,陷入了深深的犹豫和挣扎。

梁鑫的提议,显然是非常令他心动的。

十二年左右的时间,收回所有成本,之后就能躺在家里收租。

虽说利润比他之前构想中的要少很多,但梁鑫说得对,现在土地资源已经基本掌握在东风广场手里了,并且东风广场要比整个市场都早起步将近两年的时间。

他们这些后来者,无论从成本还是进度,乃至影响力上,都无法和东风广场相抗衡。

在今天过来之前,老王本来想过要组建“中华抗梁房产联盟”,可是国内的房地产大户们背后支持者普遍不一样,行业内部一片散沙,北方那边,最近沈瑞龙和石老板都还想自立门户,搞得市场一团乱麻,而沈瑞龙又是三金科技的股东之一……

踏马的,都乱成这样,还玩儿个球啊!

所以眼下加入梁鑫,加速市场发展周期,确实可以说,已经是最好的一条路。

只是这个成本,要比老王想象中的,多出得太多。

“一百亿……”老王茶也喝不下去了,他站起身来,走到那副巨大的中国地图前,看着上面繁星似的红点,内心天人交战。

梁鑫看着老王的背影,转头又看看郭沁。

郭沁单靠一个眼神,就猜出梁鑫想要什么。

她小声和小杨说了几句话。

小杨飞快跑进会议室隔壁的小茶水间,拿了一盒雪茄出来。

过了一会儿,梁鑫自己叼着一根,走到老王身边,递给他一根,吞云吐雾着说道:“我家玲玲现在闻不了烟味,我只能等她不在家才能抽一根,不过本来也没什么烟瘾,其实都快戒了。但是此情此景,我觉得抽根烟,更有意境。”

老王一笑,接过来,塞进嘴里,嘬了两口,“我也不怎么抽,没这个念头。”

梁鑫这时伸手在地图上一戳,说道:“王总您看,您这一百亿入我们的账面,我们接下来能多缓十个月。加上我们自己手里的,差不多就是两年。我赌两年之后,中国的房价至少比现在上涨百分之三百,我们就快快盖好楼,但可以捂着盘子慢慢卖。

您也一样,您这一百亿借出来后,每个月需要还的钱,大概是一个亿左右。您只需要保证您的集团,每个月能挣到一个亿,就能覆盖住这个成本。现在国家四万亿的大水一出,接下来全国各地,必定会有大量的旧城需要改造,同时还伴随着全国房价的上涨。

您本身就是做这个东西起家的,里面的门道和利润,您肯定比我更清楚。等熬过这段时间,到二零一三年、二零一四年,我们的三百座广场,怎么的也该弄完了,因为我们的建设成本,就是靠卖楼,房价涨得越快,我们的楼就卖得越快,我们的建设速度,会越往后越夸张。

今年第一期,我们是同期建设三十座广场,年底就能基本完工。那明年就是落地六十座,后年一一年,就是一百座落地。这就一百九十座,完工一大半了。一二年我们再搞个一百五十座,问题不大,一三年上半年,工地就能收工。然后到一四年,各地的招商情况,我不说得太满,但完成七成左右,问题应该不大。等到一五年,咱们百分百,就全面奔小康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