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天生主角(683)

作者:褶皱的丑橘 阅读记录

今晚的主持人一共四人,撒北宁、李思司、舒东以及一个瑞士的女留学生,中文名叫朱索菲。

朱索菲的身高有178,撒北宁即使穿了增高鞋垫,依旧压力很大。

张南壹看了看李思司,很客观的评价道:“这件衣服很好,非常适合你,但是你的妆造有些问题。

首先发型就不对,你的头发不要全部盘起来。

你今晚的风格是典雅知性,盘发显得过于清冷高贵,头发最好蓬松一些,用一点斜刘海,加上合适的耳饰点缀,这样会更优雅。

还有你的脸妆修饰得太过,过于精致了,尤其是假睫毛和鼻子,太精致就显得假,破坏了自然松弛的感觉。”

李思司本来觉得自己的衣服好看,就想在张南壹面前撒个娇,求一点夸奖,没想到张南壹说出这么专业的一段话来。

撒北宁感叹道:“看到没,学妹,什么叫专业,张总这就是专业!”

张南壹说道:“找个化妆台,我来给你做妆造吧。”

张南壹的化妆能力,只有他的女人以及剧组小部分人知道,还没有传出去过,李思司自然是不知道的。

她听到张南壹说要给自己化妆,有点将信将疑,不过还是乖乖的坐到了主持人的专属化妆台前。

张南壹的威望摆在这里,李思司根本没法拒绝。

很快,她就庆幸自己没有拒绝,张南壹在她的头上和脸上弄了十分钟左右,李思司就完全不一样了。

她看着镜子里美丽优雅的女孩,不敢置信的问道:“这,这真的是我吗,原来我这么美?”

在一旁背词的撒北宁,听到李思司的话,看了过来,他的眼里闪过一抹惊艳的神色,惊叹道:“张总,你这不是化妆,是大变活人吧!”

张南壹淡淡的说道:“我只是把思司的优势发挥了出来,美人在骨不在皮,妆造只是修饰,关键是思司底子好。”

被张南壹这么一夸,李思司心里开心极了,她看张南壹的眼神,那是水波荡漾。

另外两个主持人,舒东和朱索菲,听到这边的对话后,也看了过来。

舒东愣了一下,看到这么美的李思司,他心里更酸了。

朱索菲跃跃欲试,她大着胆子说道:“张总,你可以帮我化妆吗?”

张南壹看了看朱索菲,长得很一般,身材也一般,就是腿比较长。

这也很正常,在国外,帅哥美女也是稀少的。

朱索菲的底子,张南壹化了妆也改变不了多少,除非用易容术,于是他说道:“不好意思,我还要帮老校友们化妆,忙不过来。”

说完,张南壹就离开了,他真的开始给合唱的老校友们化妆。

今天的合唱,张南壹其实更像一个导演。

节目的视频剪辑、编排以及大家的穿着妆造,都是张南壹一手负责。

在舞台上,他只是担任指挥,主唱是老校友们。

这样做,主要也是为了节目效果。

36位老校友来合唱“少年”,既有老骥伏枥的豪迈,也有不忘初心的坚定。

张南壹一个青年人加进去,就有点违和,他来做指挥是最好的。

而且张南壹也愿意给这些大佬们打辅助,毕竟都是对国家有杰出贡献的大佬。

老校友们都有底妆,张南壹负责修饰和优化就可以了,他的手活很快,到了7点半,一切就全部搞定。

而在礼堂的大舞台上,已经开始了开场表演,一场盛大的舞蹈。

舞蹈表演之后,四个主持人登场,李思司的美丽优雅,立即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她今晚的状态非常的好,说话的口条、气息,以及在舞台上的仪态,都无可挑剔。

妆造的美丽,是可以提升人的自信的,李思司就是如此。

被张南壹美化了一下后,她变得更加自信,在今晚的主持工作上,丝毫不输撒北宁。

今晚的校庆晚会,由燕京卫视和大桔网录制后,在两天后进行转播。

本来就已经声名鹊起的李思司,因为这次晚会的出色表现,而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不过她不是今晚最闪耀的主角,今晚最闪耀的,还是张南壹和36位老校友的节目。

到晚上8点25分,随着李思司和撒北宁的报幕,张南壹带着36位老校友,精神抖擞的走上了舞台。

校友们按照彩排的位次,分成三排站好,张南壹站在大家面前,拿着指挥棒一动不动。

全场灯光变暗了一些,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于敏的采访。

“在燕大的学习,为我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爱国主义教育。

我在这里接受了优良的爱国主义教育,从此以后我明白,我们搞科研,就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所以我一路从机电专业,改到理论物理,又从理论物理,改到氢弹研究。

很多人说我是氢弹之父,这是不对的,氢弹的研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千千万万个跟我一样的,心系国家的科研工作者,一起努力出来的结果。

所以在爱国和科研的道路上,我并不孤单,有很多同志陪着我。”

于敏之后,是有着“稀土之父”称号的徐光宪大佬,他说道:“燕大有许多优秀的学生,我获奖的工作都是我的学生和研究团队一起完成的,我只是这个集体的代表。”

之后是屠呦呦:“1969年1月,我第一次接触了代号为‘523’的抗疟药物研究项目,就认准了‘523’任务就是自己的担当,当时我暗下决心,一定不负重托,把国家交给我的任务完成,就这样一直工作至今。”

……

看着视频里的老校友们用朴素的话表达自己的感想时,全场非常的安静,大家能感受到这些简单话语里的质朴情感和坚定信念。

随着采访结束,张南壹指挥棒轻轻挥动了一下,前奏响起,合唱开始。

“wu~oh~oh~”

“wu~oh~oh~”

一阵吟唱,伴随着苍老的声音和有节奏的钢琴乐,仿佛是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也是在回忆过往的美好。

“1898,壮丽篇章开启

自强不息,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博学审问,慎思才能明辨。

勤奋严谨,求实才能创新……”

“少年”这首歌,张南壹改编的歌词,更加契合燕大110周年的校庆主题,以及燕大的校风精神。

舞台上白发苍苍的老校友们,唱得非常的认真和投入。

与此同时,大屏幕上播放的,是他们年轻时或帅气或美丽的形象。

曾经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为了国家和事业,奉献了所有,如今白发苍苍,依旧大声的在舞台上歌唱。

台下的观众们,有的感动于老校友们的信念和奉献,有的感叹于时光的流逝,一股无声地情绪,在礼堂里流动着。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坚守初心不改变;

百年只不过是考验,伟大复兴目标不断实现;

这个世纪少年,使命永远放心间;

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只为了、为了,心中的信念!”

副歌的旋律响起,现场很多人已经悄悄抹泪。

虽然老校友们唱着仍是少年的歌曲,但岁月无情,他们的信仰仍然坚定,但是躯体却逐渐的衰老。

这首少年,仿佛是浓缩了他们过往的奋斗时光,唱着唱着,老校友们也非常的动情,眼里逐渐有了泪光。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少年~”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中年~”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老年~”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信念!”

在最后一段齐声的大合唱之后,现场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今天参加合唱的36位校友的名字。

这些人一起祝母校110周年生日快乐,愿祖国永远繁荣富强!

合唱的表演结束,大家一起谢幕,全场师生和嘉宾起立,掌声雷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