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阎家老大(180)

作者:黑虎村民 阅读记录

他们一群干工程,做运输的,谁特么闲得蛋疼去研究历史人物啊。

正经人谁去研究历史!

早上开完会,部里的笔杆子们个个都叛变了,张口就是咱们工人怎么怎么。

阎解成看了看自己的双手光滑细腻,没有一个老茧。

心道:谁还不是一个建设者呢。

便心安理得的说道:“是啊,咱们工人真不容易。”

开完会,阎解成是一刻都不想在部里待,准备找老谢一起离开。

结果老谢被部长喊去了,阎解成只好在办公室等着。

大家都是老江湖了,这些动静早就让很多人警觉起来了。

所以,部里各个大大小小的头头都不说话,或者变得警言慎行。

这氛围,自然让部里的一众干事感到压抑。

阎解成也只是跟遇到的人点点头,不敢过多交流。

等到老谢,俩人也没有多说什么,都是直接出了总部大楼。

在停车场发动车子,阎解成一脚油门便出了部里的大院。

阎解成出行,一般都是自己开车。

所以这车上只有他们俩,车子离开部里大院后。

老谢这才叹了一口气,无力的说道:“主任,我感觉到了恐惧。

今天部长找到我,让我一定要控制住工程局,不能让地铁工程局乱了。

可工程局怎么会乱了呢?”

老谢说完,抽出了两根烟,一起点燃,给阎解成嘴里递了一根。

两个人在车里吐云吐雾了起来,一时间气氛有些压抑。

阎解成抽完烟,将烟头扔出车外。

他在想老谢的问题,想自己的问题。

他知道工程局乱不起来,他们项目毕竟全程都是军管的。

所以,也许小的骚乱会有,但是肯定不会乱的。

所以,阎解成说道:“你也不要乱想,部长怎么安排,你怎么做就行。”

“以后,咱们管好嘴,少说话,或者不说话了。”

老谢听了也是漠然。

其实,这个时候事态还不严重。也没有涉及到他们部门。

主要,这还是一群文化人的事。

关他家大老粗什么事嘛。

文人嘛,最擅长的就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含沙射影。

他们自诩学识博古通今,又觉得自己对现实体察深刻。

现实中这些人往往仕途坎坷,所以便觉得怀才不遇,感到生不逢时。

于是便觉得心中郁积,却又太怂,不敢明说,便有了那些酸文。

他们为了彰显自己比别人聪明,便搞了一个揭露时弊。

说到底这些人是又当又立。

既不能跟古之圣贤一般,真的遁入山林,不食周粟。

又不能跟后世网文作者一样,恬着一张逼脸大喊着:求月票,求订阅,求推荐。

所以,垃圾。

阎解成是见过这些人的嘴角的,所以对于这些人的遭遇,他是一点都不感到惊讶。

可有些坏怂要把这事扩大,是真的心坏了。

汽车很快便到了指挥部。

报纸上的文章,大家都看到了。

大家也都看不清楚如今的局势,所以整个指挥部显得有些沉寂。

大家都不敢随便说话,就怕不小心说了不该说的。

阎解成跟老谢俩人见这种情况,对视了一眼,便各自回办公室了。

阎解成回到设计部,这里的气氛比别的地方更加压抑。

阎解成想了一下才明白。

这设计部大多数人可都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

像阎解成这种出身大杂院的。

有!

很少!

所以,这些人都在担心家里的情况。

晚上,阎解成对阎埠贵叮嘱了一番。

让他在学校谨言慎行,不要叫人给抓住把柄了。

又让可欣将他的衣服都拿出来,让翠花帮忙给缝上补丁。

常可欣曾经烧过自己那些花花绿绿的布拉吉,自然知道阎解成为什么要这样了。

她明白,有时候穷才是最安全的。

人穷了,便就有了道理。

人穷了,便干净的光荣。

阎解成见常可欣都明白,这会已经开始准备军便服了,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第181章 搭天梯的人

1966年,5月。

京城的气氛变得更加压抑。

大街上到处都是头戴绿军帽、身着绿军装、腰间束武装带的青年。

他们随时观察着周围,见可疑人员便会立马进行纠正。

五一,阎解成两口子带着孩子去老常家了。

今天常可欣的大哥常胜回京了,阎解成与这位大舅哥第一次见面。

三十几岁的年纪,脸上写满了故事。

见了人很亲热,拍着阎解成的肩膀一个劲的喊着妹夫。

手劲如果小一点,阎解成估计也就真的信了他的热情。

虽然对阎解成有报复的心理在里面,可对两个孩子那是真的好。

这次从南边过来,给孩子带了很多礼物。

这次他的工作有所调动,需要到有关地方汇报,所以才有机会回家的。

前些年一直在南边打仗,如今已经是个副师长了。

这次回来,据说是新成立的兵种,给他安排了一个营长的位置。

常家书房里,阎解成听了大舅哥说了新单位的名字,便知道他这个营长不亏,绝对是赚大了。

没想到自己这大舅哥还是个做娘家人的命。

他们新单位就是专门负责邱小姐出嫁的。

所以跟阎解成也算是同行了,都是搞运输的。

只不过大舅哥人家是做快递的,服务态度又好,从来没有差评,讲究一个使命必达。

说完大舅哥的事,老常语重心长的对阎解成说道:“你,这段时间低调点,我这里以后也就不要经常来了。”

阎解成知道老常最近的处境,跟吕部长比起来,老常这段时间过得日子简直不是人过的,太激烈太煎熬了。

很多人受了无辜的牵连,他们作为当地政府管不管呢?

这个很考验人性。

如今老常这些人都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维持着各方的平衡。

显而易见他们这种做法,让各方都不满意。

上面已经对他不满了,各种敲打了。

日子难过啊。

阎解成夫妇俩回家后,把两个孩子哄睡着后。

常可欣靠在阎解成肩膀上,轻声说道:“你说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阎解成想了想,最剧烈的也就头两年,68年以后其实就平和很多了。

所以便安慰道:“没事,不会一直这样的,我们要相信组织。”

世间的所有纷纷扰扰,都挡不住打工人干活的命。

过了五一,阎解成便被派去彩云之南出差。

这次出去,他是代表部里巡查的,主要是考察昆铁路建设情况跟总结一些经验。

成昆铁路也是好事多磨,经历了三上三下的磨难。

53年经过选线专家们的徒步踏勘和地质研究,成昆铁路工程形成西线、中线和东线三大线路走向方案。

同年3月,在定夺成昆铁路方案时,以罗工为首的专家与毛熊专家就线路走向的问题产生了激烈争议。

毛熊专家坚持的中线方案途经水城煤矿,线路里程短,工程小、投资短,发挥效益快,又接近当时即将开发的东川铜矿。

罗工支持的西线方案,线路里程最长,地质复杂且地势险峻,人烟稀少、物产匮乏,途经众多少载歌载舞人家区域。

但西线途经地区的待开发矿产及其它自然资源丰富,能借机发展地区地区的经济。

对国家后来的发展很重要,所以罗工才主张西线方案。

但是当初由于受国内执行学习毛熊政策的影响,成昆铁路施建初期采用中线方案。

54年,按照毛熊铁路技术标准初步设计的方案随即送至京城鉴定。

同年6月,渡口丰富的矿产资源得到证实,促进成昆铁路改用罗工的西线方案。

上一篇:华娱之天生主角 下一篇:错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