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阎家老大(378)

作者:黑虎村民 阅读记录

高木文雄听了阎解成的介绍,心里也是一喜。如果阎解成说的是真,那么这款轨道检测车真的跟适合新干线。

所以高木文雄便将这个情况,转给了专家团,让他们分析一下,是否采购。

阎解成看着高木文雄这样,也是心中一喜,知道这老鬼子动心了。

俩人便再没有提轨道检测车的事情,又聊了一会对老旧线路的改造经验。

两国都有很多老旧的窄轨铁路,在这一点上俩人都有很多话要说。

国内现在不仅有一米轨距的米轨,还有更窄的726毫米的。

反正是乱七八糟的,什么样的都有。

而小日子以前修的铁路都是1067毫米,这些年修建的新干线又是1435毫的。

华夏造成如今这种局面,有很多窄轨的原因很复杂。

以前,部分铁路是列强修建的,都是按照他们国内的标准修建的。还有,以前地方军阀故意如此,大致就是这样了?

而小日子,之所以存在这两种轨距。

可能是由于路径依赖吧。

铁路轨道的确立,它是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选择某种轨距,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一般不会轻易更换。

所以,小日子这些年也很痛苦。他们早就想将自己的铁路改成国际通用的1435。

可由于,以前修建的铁路太多,这改造费用成本太高。

沉默成本一直影响着他们的改造进度。

再加上小日子由于航空、公路运输发展迅速。对于老旧铁路的改造,还没开始就已经基本停止了。

这就导致他们国内目前,铁路轨距无法统一。

这种情况,制约着小日子铁路的发展。

由于新干线,采用了国际轨距,很多先进的技术、设备无法直接应用在老旧的线路上。

这就导致了一边是200公里每小时的的新干线,一边还是30公里每小时的老旧慢车。

新干线毕竟没有多少公里,普通小鬼子出行,还是依靠普通铁路。

由于普通铁路的速度太慢,他的出行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小日子民众的需求。

大家也渐渐地抛弃了铁路出行,这样小日子铁路会社,这几年的日子也极不好过。

跟国内一部分人认为的一样,在小日子普通铁路真的成为了夕阳产业。

说起这些,高木文雄整个人都很沮丧。

所有人知道问题在哪里,可就是无法改变。

他们也知道这里面的问题,但是要进行线路改造,就必须扩大铁路用地,对于小日子这种土地私有国家,这简直是不能想象的。

所以,他听着阎解成在国内大刀阔斧的进行着铁路的升级改造,高木文雄表现的很羡慕。

他都恨不得,跟阎解成互换一下身份。

如今的高木文雄,以及小日子铁路会社。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新干线上,这新干线不仅代表了他们小日子,代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铁技术。

也给他们小日子的铁路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拉动了小日子铁路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听到这里,阎解成对于铁路轨道检测车跟钢轨探伤车的出售,更有信心了。

毕竟这些设备都是能够加持新干线的科技含量,可以对新干线轨道养护更加有益。

所以,在接下来的交流中阎解成表现的更加热情了。

访问团成员对阎解成的变,化感受很明显。他们爷没有想到号称阎怼怼,嘴毒的研究城,也能好好说话,还这么好听。

赚钱嘛,不寒碜。

俩人就此聊了很多,最后大概过了一个小时。

俩人中场休息。

也不知道小日子技术专家跟高木文雄聊了什么。

反正最后,高木文雄被阎解成说的有些心动,对于华夏铁路工程作业车,是彻底的有了兴趣。

他们也不像别的国家那样,对华夏产的铁路轨道作业车心有疑虑。

他们可是引进了两台钢轨焊接车,性能跟阎解成说的一模一样,确实不错。

所以这时候动心了,也准备试一下华夏的轨道检测车跟钢轨探伤车。

虽然,华夏的这种设备性能并不能吊打其他同类产品。

可它便宜啊。

阎解成的报价只有其他国家的一半。

在这样的价格下,其他缺点那都能容忍了。毕竟小日子铁路会社这几年的日子也不好过,经费上并没有大家想的那样充足。

阎解成见对方有了意向,便积极的邀请对方来华夏访问,亲自去看看轨道检测车跟钢轨探伤车的具体性能。

高木文雄听了阎解成的话,也觉得有道理,买不买先去看看。

毕竟,就算阎解成报价低。那一辆轨道检测车也是要四千万美金,钢轨探伤车也是一千万美金。

他们如果采购这两种作业车,可都是一起采购两辆的,这可是一笔一亿美金的交易。所以还是要谨慎一些的。

俩人简单谈好这意向后,阎解成整个人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显得很高兴。

真要促成这项交易,高铁研究所不算研发费用,那利润可是整整超过了八千万美金。

阎解成不得不心动。

这可跟田中龙夫说的那八千万美金不一样。这可是咱凭本事挣来的,花着踏实。

阎解成觉得小日子一定会采购。在这点上阎解成可谓是吃定了他。

这些设备这年头能生产的国家不多,阎解成敢说华夏的产品是性价比最高的。

并且没有其他附带协议,就是一笔简单的生意。

他知道只要是小日子不傻,肯定会从华夏采购的。

最后,阎解成跟高木文雄两个人会谈期间,高木文雄提出来的一个建议。说是双方互配专家成员,以访问学者的名义到各自也研究所学习。

对于高木文雄这个提议,阎解成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

别看这件事表面上,是两国铁路行业之间,为了更深层次的交流学习。

它涉及到的深层次的东西比较复杂。

阎解成又不是一直做技术,没做过管理的傻白甜。更何况,后世各种传闻听的不要太多。

因为他知道这件事很复杂。特别是在两国经济水平差异很大的情况下,这种访问学者是很敏感的。

所谓访问学者,其实也是一种公派留学的方式。

阎解成知道这其中的事儿不少,有很多现实的问题需要处理。

如果大学好比一辆前进着的客车,留学生则是能坐上几站的有座的乘客。

而公派访问学者,则是在过道上拥挤的临时乘客,最多乘一站就下车。

这些人,都已经是单位里面的技术骨干,不管是从保密还是从生产上讲,都不能轻易的让他们离开。

国内对于公派访问学者,绝大多数是要经过层层选拔的,基本是为人正派、业务拔尖的学者才能入选。

但是尽管这样,还是有很多的问题。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经历社会毒打的中年人,已经丧失了上进心,磨灭了梦想。

他们很多人都是拿国家的钱出国,不像那些大学生靠自己奋斗,挣钱、求学,有所求,有目标。

很多访问学者,到了国外就钻到餐馆里打工的。

所以,这些人简直是在糟踏人民的血汗钱!

对于国门外,阎解成知道不仅有异国风光和美食。

还有很多的陷阱与圈套,阎解成他这次就遭遇了很多,他不知道那些来做访问学者人,能不能扛得住?

阎解成前世,在华夏经济发展,伟大复兴的时刻,都有很多出去就忘了自己的根,不回报祖国反而诋毁的东西。

阎解成觉得,目前访问学者项目在实施中一定会出现问题。

并且是群体行为性质的,这跟政策和国情有关。

他知道这个很复杂,不是光靠提高生活补贴就能完全解决的。

但是,又不能因噎废食,废弃访问学者这项培养人才的方式。

上一篇:华娱之天生主角 下一篇:错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