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阎家老大(463)

作者:黑虎村民 阅读记录

当然了这工人就是学生,所以说这个时代的人动手能力都是很强的,什么东西坏了一般都是自己动手去修。

除了因为穷,还因为他们真的强啊。

在丹霞山玩的时候,常可欣脚步比起以往,也轻快了不少。

阎解成仿佛看到了他们刚认识的时候。那个时候常可欣就是这般无忧无虑,没有那些生活琐事的烦恼。

阎解成看着看着,觉得自己媳妇这是满满的少女感。

“怎么了,看着我做什么?”常可欣诧异的问道。

阎解成看着她笑道:“这些年辛苦你了,以后我们有机会多去外面走走吧。”

说实话,以阎解成如今的地位,按照相关规定,每年也是有一次外出休养的机会。

按照18号文件规定的,高级干部外出休养,公家一般可报销家属一人的同席车、船费和住宿费。

所以,阎解成准备今天休养的时候带着常可欣。

常可欣听到阎解成这样说,白了他一眼,说道:“呵呵,你呀就会说好听的骗我,嗯以后要是能少出点差,我就谢天谢地了。”

阎解成听常可欣这么说,也是有些尴尬。他们结婚这么多年,他还真的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出差。

这会听到常可欣抱怨,也是有些尴尬。

只好摸了摸鼻子,说道:“呵呵,你放心,以后不会了。我可是说到做到,以后肯定带你出来多走走。”

接着阎解成赶紧岔开话题,说道:“我出来的时候,听说爸妈去北戴河休养了,有没有告诉你什么时候回来?”

常可欣听了,点了点头说道:“没有,老俩口这些年东奔西走的,也没有好好休息过。

这次去了那边,找他们的人也少了,顾委那边的事情也很少参与,待得乐不思蜀的,一时半会也没想着回来。

我估计最快估计也要到了秋天。毕竟京城的夏天你也知道,热得要死。”

听了这话,阎解成不由得点了点头。老常这做法就很好,退了就赶紧走人,到各处的疗养场所去待一下。

上面很乐意他们全国各地去享受生活。要是赖着不走,天天盯着这个,指导那个,只能招人烦。

顾问嘛,毕竟不是参谋。人家不想问,就不要主动出谋划策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做好自己就行。

再说了二代也都全部成长起来了,大舅哥的快递事业,已经完全自己说了算。二舅哥主管一军,也是军中的后起之秀。

所以,也没有争的必要。

毕竟,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有时候不争才是争的最高智慧啊。

丹霞山一天下来,虽然大家都累的精疲力尽,但是心里却都很高兴。

离开羊城后,阎解成他们便前往了柳州。

来了柳州阎解成自然是要去一趟柳钢,毕竟人家上次大瑶山隧道抢险的时候,是做了贡献的。

阎解成一到柳州便直接去了柳州路局,路局的邵局长自然很是激动。

阎总工可是当着众人的面表扬了他。说他勇于担当,是一名可靠的好干部。

到了柳州的当天,阎解成宴请了当地的地方领导,当然了柳钢厂的尚厂长,邵局长等人都参加了。

阎解成在宴会上很是直接了当。感谢了柳钢厂及尚厂长对于他们大瑶山隧道工程的支持。

还专门给尚厂长敬了一杯酒,惊的尚厂长差点找不到北。

阎解成也给当地领导知道恩怨分明,有恩必报的印象。

阎解成这样直接夸奖尚厂长,作为他们的领导,当地领导也表现的很高兴。

毕竟这自己人被京城来的领导夸了,那就相当于自己被夸了。

尚厂长对于这次宴会,也是没有想到的。他本来想着,大瑶山隧道工程指挥部已经给他们当地政府发了感谢函,这事就算结束了,没想到阎解成做事这么大气。

人情是直接送满了啊。

这简直是往嘴里喂功劳啊。

尚厂长私下里对邵局长说道:“邵局长,没想到阎总工居然这么的和蔼可亲。我就做了那一点点事儿,还被领导拉着亲自敬酒感谢。

这实在是让我诚恐诚慌。

我是真心羡慕邵局长你有这么好的领导。”

邵局长看着老尚如此,也是感觉心里很痛苦。

虽然,他被阎解成亲口表扬过,可也没少批评他啊。

他是有苦说不出啊。

阎总工对尚厂长这种不是一个体系的人,自然是客气了。

可对他们这些下属,那是真的严厉呀。尚厂长不知道,他可是很清楚。阎总工刚在羊城就撸了一个势头正旺的厂长。

所以面对尚厂子话,邵局长也只好呵呵笑着附和。

到柳州第二天,阎解成便去了柳州车务段、柳州工务段、柳州机工段、柳州供电段进行了视察。

第三天跟这些单位的一线职工召开了茶话会。

这些职工,大多数都是五十多岁的老工人。

履历也极为惊人,各个都是单位的技术骨干,人人都是劳动模范。

老师傅们说话直接,性子执拗,还没有学会遮遮掩掩。

阎总工自然很是亲切,对大家的工作跟生活都很关心。

这年头大家的问题其实都不多,除了举办个别领导的不作为,就是抱怨了一下住房问题。

阎解成也是详细问了一下,他知道铁路职工的住房问题,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其实要好很多。

毕竟,铁路职工不像其他行业,全部集中在城市,缺少土地建房成本又高。

其中大家反映的最尖锐、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这几年,铁路招工名额明显减少。

这导致有大量的铁路子弟,都没办法通过正常招工进入系统。

只能像别人一样等着接班。

阎解成看着面前的一群人,理直气壮的说着。

心里也是有些无奈。

前世,他对于这种情况,心里是充满了不满跟抱怨。

可如今,他其实对这些老师傅的话,对于子女接班这件事儿也是一颗平常心。

不支持,不反对。

要说这些子女有没有资格接班,阎解成觉得大多数人还是有的。

这些年,他参与过很多工程。见识过很多铁路人,都是舍身忘记的为铁路付出。

这些人为了铁路,可以不顾自己的生死。这种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人。

所以阎解成心中,对于他们想要子女接班,或者是有优先的招工权。

这也是应该的。

至于三代、四代,阎解成就不认同了。

阎解成跟大家说了一下这两年国家经济形势,也说了铁路建设减少后,这种招工自然就少了。

然后告诉他们,以后铁路职工素质要求会越来越好。让他们重视子女文化教育,让他们尽可能的多读书。

读铁路院校,最差也要在子弟学校去学习一下。

“各位老师傅。俗话说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驴。这话虽然糙了一点,但话糙理不糙……”

阎解成心里明白,以后铁路大规模向社会招工的情况不多了。

今年开始,路局就安排了不少转业的,后面可能很多。所以,阎解成也建议他们送子女去参军。

跟这些老师傅的谈话,阎解成感觉很轻松,比跟那些干部好多了。

至少不用猜。

第四天,阎解成去了这边的设计所跟研究所,听取了他们的科研汇报。

以后便在柳州路局技术学校一番视察过后,便直接返回了京城。

七月底,京城的天气已经让人炙热难耐。

与南方的温热相比,这京城的太阳就像是炭火一样,白天晒的人皮肤生疼。

阎解成这会正在跟戴茂俩人,在办公室鼓捣空调。

以前他办公室的空调是沈阳产的双环,如今他们部里,已经全部换成他们自己生产的红星。

那批双环也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丢是不可能的,全部给送交通大学了。

上一篇:华娱之天生主角 下一篇:错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