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阎家老大(80)

作者:黑虎村民 阅读记录

好在这会列车到了国际庄,停靠在站台了。

老谢赶紧打开车窗,招呼大家打热水。

阎解成他们车上没有热水,到每一站,站台上都有工作人员提着一个大铁桶,有一个长长的壶嘴,给乘客们从窗户伸出来的大茶缸倒水。

打完水,阎解成见站台上有一些售货的摊位。

其中一个在卖驴肉火烧,顿时觉得自己可以吃一头驴了。

他这人没别的爱好,就喜欢一口吃的。

跟俩人招呼一声便下车了。

要了四个驴肉火烧,给付了钱票。阎解成在站台上点了一支烟,静静的抽着。

站台上除了上下车的,还有一些跟他一样买东西的,还有很多下来透气的人。

等到工作人员吹响哨子,他们这才上车。

“给,见者有份,你俩一人一个我自个两个。”

阎解成将纸包着的驴肉火烧放小桌上,说道。

老谢也不可以,拿起一个说道:“那我可得谢谢主任了,小田你也不要客气。”

见田福军还在迟疑,又道:“嘿,你不知道吃我们主任的一顿,有多不容易,我们主任可是出了名的铁公鸡。”

“吃吧,吃吧田大哥,去秦地我还等着你请我吃biangbiang面呢。”

见此,田福军也不客气,笑道:“那我也就不客气了。”

几人正吃的欢呢,乘务员带着三个人来了。

“这里还有三个卧铺,刚好够你们一家三口。”说完便离开了。

“蔡教授,好巧呀,你怎么也在这里?”阎解成见到来人原来是熟人,交通大学的蔡教授。

“小阎主任,你们这是去哪?”蔡教授戴着一副圆圆的眼镜,看着阎解成也是一脸惊喜。

“嘿,不说了,我们先帮您将行李收拾一下吧。”

阎解成说完便赶紧帮忙放行李。

蔡教授带着夫人跟女儿,小姑娘七八岁的年纪,长得很秀气,看样子是像蔡教授。

蔡夫人看样子也是知识分子,三十岁左右。

等收拾好行李,几人这才坐在下铺聊天。

“小阎主任,你也被调到甘省了?”蔡教授问道。

阎解成点头道:“是啊。我跟谢老师都被调去那边了,也不知道要待多久。”

蔡夫人说道:“那可回不来了,都是举家搬迁。”

阎解成跟老谢俩人对视一眼,说道:“蔡教授,您俩这该不会是去支援建设金城铁路学院吧?”

阎解成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

三年前政务院决定唐山铁道学院迁往金城建校。

当时在金城市安宁区勘测了校址,并正式动工修建了部分校舍。后因故未迁。

去年总部报经上级批准,确定金城铁道学院所需的师资、设备,由唐山、京城两所铁道学院对口支援。

所以阎解成以为蔡教授是又一批支援者。

蔡教授笑着说:“那倒不是,不过也差不多。”

接着便对众人说了其中的渊源。

原来,今年一月份金城铁路学院向总部申请建立了金城铁道科学研究所。

他便是支援的科研技术人员。

他夫人跟小孩在国际庄,这才在这边上车的。

阎解成跟老谢俩人听的也是一阵唏嘘。

阎解成这才说了他们俩人是支援工程建设的。

蔡教授听了来了兴趣,阎解成也索性拿出资料来。

三人就摊铺在卧铺上研究。

一会说这工程最大的问题是土方作业,一会又觉得黄土层地质松软,一定要做好防洪。

几人在那里说的热火朝天,蔡夫人是见怪不怪。

田福军是个实干家,这会也饶有兴致的在一旁听着。

三人从中午讨论到了晚上,阎解成的笔记也做了十几页,毕竟群策群力比一个人要想的周到。

“好了,我们三位工程师先生,天不早了,缓一缓准备吃晚饭了。”

等外面都黑了下来,蔡夫人这才提醒道。

三人见天黑了这才把资料收了起来,各自拿出食物开始了晚饭。

哐哧哐哧,列车上的时间漫长而无聊,还好几人能够谈到一起。

第三天中午,几人携带的吃食已经没了,好在都是高收入人群。

老谢提议去餐车聚餐,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一众人穿过了好几个车厢,终到了餐车。

餐车打扫得很干净。

用餐的都是一些穿着讲究,一看都是知识分子或者干部。

老谢很熟练的找乘务员要了菜谱,点了一个京酱肉丝。

将菜谱递给了蔡教授,陈教授也随便点了几个。

几人点完菜之后,阎解成笑着问道:“谢老师,很熟练呀。这车上居然还有菜谱。”

老谢说道:“我以前经常出差,知道他们车上都有一本总部下发《烹饪技术》。

这些菜都是严格按照这个规定做的。

这些菜谱有一个共同特点,菜色都不出其铁路所辖的范围。

比如蜀地路局的《烹饪技术》这本册子里,里面基本是以川菜为主。

不过像豫章路局这本菜谱中,也有很多赣江的菜点,比如龙头酥、糯米鸡、生炒糯米饭等。

这些铁路如果跨省,就会综合各地的美食。

我们坐的是京城局的车,所以你看这大多数菜都是京菜或者鲁菜。”

阎解成听得连连点头。

果然,这些好东西后世都没了。

不过他也理解,自从五八年实施户籍制度以来,大多数人出门不方便,需要介绍信。

一般能坐火车的都是有单位的,大多数都是公干。

再说这年头高级专家、文化界名流才是餐车的座上宾,一般人不敢进餐车。

不过这菜也太丰盛了吧。

如今食物紧张,四九城有些小餐馆都没有这么齐全的菜。

不得不说,供给制度下国家对特殊行业的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

阎解成不禁想起,前世听说坐飞机的趣事。

那会儿传言当下坐飞机,飞机餐可是大厨手笔,还有喝不完的茅台。

见阎解成感兴趣,蔡夫人也说道:“我以前做过蜀地的车,他们那车上有很多的高档菜式,有棋盘鱼肚,桂花瑶柱、鲜花海参丝、干烧鱼翅、雪花鸡酪、兰花鸡丝、肝油海参等等,都是川菜中上等的名菜。”

听了蔡夫人的话,阎解成有些吃惊。

像这些菜,他在后世也就吃过那么有限的几次,要么是土豪朋友结婚,要么是一些特殊的宴请。

他自己可吃不起。

阎解成有些沉默,在这个贫穷和物质匮乏的年代,餐车的美食依然如此丰富。

让他内心很复杂。

阎解成也不想想,这年头知识多金贵,建国初对知识分子那可算是独宠有佳。

就他们五个人的工资都六百多了,抵得上四合院二十户人家的总和了。

他就是前世今生在底层待久了,自己尚未吃饱,却见不得人间疾苦。

蔡夫人毕竟是女性,性子细腻立马瞧出阎解成的想法。

笑道:“就这种情况当时有很多人致信路局总部,要求降低列车餐标准。

当时的回复大概意思有两层。

第一就是这些东西外国人不喜欢,没办法换外汇,他们这些收入高的人不消费,那些以此为生的人怎么办?

第二就是大多数学者专家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大家建设国家的积极性都很高,都是下了火车就开工,没怎么好好休息,如果再吃不好,那还不都病了。”

看了一眼阎解成,蔡夫人又笑道:“当然了,他们也没想到有小阎主任这么年轻的专家。”

说完又感叹道:“我原以为像我和老蔡已经是算年轻了,没想到人外有人啊。”

阎解成听了这话,也算是说的过去,也就不在纠结。

不一会菜上桌了,阎解成连吃了两天的馒头咸菜。

看到这热气腾腾的饭菜,阎解成顺时便将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抛到一边。

上一篇:华娱之天生主角 下一篇:错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