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捧男朋友结果我红了(163)

作者:雪杳兮 阅读记录

赵予西从小到大所有的课本都留着,这里没有太多课本,没有人能给解决,只能自己来。村里不通大巴,他千里迢迢把自己的书背过来,下了火车后晃晃悠悠骑着自行车带着书进村,从此以后一本教材一群人看。

就在这样困难的日子里,赵予西和村子里的人都熟悉了起来。

在这之前,大家一直以为赵予西是男人,直到有一天,有个村民发现了赵予西其实是女性。

村子里各家各户都认识,一时间风言风语传遍了几十户人家,甚至有的村民不许自己家孩子跟着赵予西学习,他们觉得赵予西不男不女是个变态。

然而,几十个孩子们联合起来,偷了村委会的大喇叭,轮流广播。

如今已经上了大学但当年还是初中生的杨萍说:“老师教育他们尊重所有人,我们也应该尊重老师的一切。”

当年只有七岁的苏小小说:“我只知道赵老师会教我们读书,他不是坏人!”

一直很沉稳的李圆圆说:“爸爸妈妈说我们有错的时候还能说出我们错在哪儿,怎么到了赵老师这里,就可以没有任何理由地认为赵老师错了呢?”

早早嫁做人妇但经常会带着一岁的儿子来听课的胡春秋说:“赵老师来教仔仔们读书,我们不能好坏不分!”

……

一句接一句,每个人都在维护赵予西。

他从未刻意隐瞒过自己的生理性别,只是外形特征让大家误会了太久,而他也确实是认为自己是男性,根本无法辩驳。

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愿意维护他。

就像是自己从前从未得到过的温暖,在这一刻全都回报到他身上。

最后,带头偷大喇叭的苏小小被批评了一顿,之后连续一周没露面,大抵是挨了揍。

只是后来,学校里又渐渐恢复了往日生机,大家还是说服了自己的家人。

往后再没有任何人背后说闲话,赵予西不知道孩子们怎么办到的,也不知道为什么村民们改变了想法,但是他会永远记得那一天。

赵予西一直教了下去,一年又一年过去,村子里通了电,修了路,有了大巴,也有了更多老师。

有人希望赵予西继续做校长,但是他还是喜欢在课堂里的感觉,随着老师越来越多,他从全年级全科目到只教两个年级的语文,任务轻松了,却并没有跟他看着长大的这群小鬼头疏远。

“赵老师,当年我们帮您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只是因为我们觉得您没有错。就像现在,您也不要是因为感谢我们才留下来,我们长大了,不是不懂事,我们不能耽误您的大好前程。”苏小小想到从前相处的画面,哽咽着说。

赵予西有些急了,蹙眉道:“既然你说你们懂事,那就该明白,你们马上就要读初中了,初中之后还有高中,只有考上好的大学,才能走出村子,往后才有选择在外工作还是回报家乡的权利。”

苏小小抬起头来,赵予西继续说:“谁教你们的为了这些事分心?你们还是孩子,这不是你们应该考虑的事情。”

“可是赵老师,我们还小,不代表我们看不懂。”苏小小不敢再看赵予西,双手死死地握在一起。

赵予西一下子就哑了火。说到底孩子们是关心他,他怎么能发脾气呢?

“小小,对不起,老师不是故意凶你,”赵予西怕苏小小心里不是滋味儿,蹲身握住她的手,“老师错了,但是我们不要再想这些了好不好?”

“一起出去看电视吧。”苏小小的声音细若蚊蝇。她没有生赵予西的气,不再说下去,只是怕赵予西伤心。

师生二人打开厨房门,门口竟然整整齐齐摞着两排毛茸茸的脑袋,感情方才这群人一直在偷听。

赵予西有些尴尬,指了指电视说:“你们怎么不看了?”

李圆圆红着眼,说:“老师,我们真的长大了,您走吧,如果有更好的地方,这小小的地方不该困住您。”

周围其他人附和,李圆圆又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是您教我们的,您怎么能不照做呢?”

第一百三十五章 学会放权

赵予西感到吃惊。

他从未想过,李圆圆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并且看其他人的模样,他们是商量好了推李圆圆出来说话的。

确实,他教过他们这句话,李圆圆这么说他也无力反驳,但这显然不适用于他们之间的关系。

“虽说良禽择木,但我今天再告诉你们一个道理,情谊不要轻易放到天平上与其他东西相较,也许你们现在不能理解,但是我并不认为择木而栖更重要。”赵予西揽着李圆圆的肩,挪动脚步,大家走到客厅,显得不似方才一样拥挤。

李圆圆抿唇沉默,苏小小低声说:“但是赵老师,您看重我们,我们也同样在乎您,我们不想耽误您。”

赵予西没有应声,一时间所有人都不知道如何开口。

节能灯莹白的光落下来,孩子们的睫毛投下小小一块阴影。赵予西看到大家眼底都挂了泪,心里不好受,拍拍苏小小的头说:“回去吧,回晚了,阿爸阿妈该担心了。”

没人动,赵予西急了,径自到门口,单手撑着门,催促道:“回吧。”

大家面面相觑,最后不约而同看向李圆圆,李圆圆蹙着眉头,有些委屈,却又说不出口,只能带着头离去。

呼啦啦一群人离开,赵予西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黑暗里,无力地松开手,被弹簧牵着的门重重地弹回来关上。

他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放空大脑躺在潮湿的床上,灯光似乎能穿透眼皮,刺得人眼球生疼,赵予西的脑海中反复出现方才的画面。

他要如何坚定,才能让孩子们有安全感?

正想着,忽然来了电话,赵予西接起来,是杨萍。

杨萍考上了深圳大学,成绩优异,是村子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

“老师,您最近还好吗?”听筒里传来杨萍的声音。

赵予西莫名心安,坐起身来,不知不觉扬起唇角:“我很好,你呢?开学了忙不忙?”

“我也很好,并且最近又多找了一份兼职工作,时薪很高,不耽误学习。”杨萍那边有一点杂音,似乎是在寝室走廊。

他们寒暄了会儿,不忙的时候,他们几乎每周都会打电话,所以其实能聊的并不多。

杨萍趁着俩人刚好都沉默了一下的空当换了个话题:“老师,您想过换个工作吗?”

福至心灵,赵予西一下子就猜到了杨萍这么问的原因,戳穿道:“谁跟你打电话了?圆圆?”

杨萍“噗嗤”一声笑了,赧然道:“我就说瞒不住您,圆圆非说没问题。”

赵予西也跟着笑,李圆圆从小到大都很能拿主意。

过会儿杨萍平静下来,认真道:“既然您知道了,那我直说了,您应该去试试那份工作。”

“我不知道圆圆跟你说了多少,但是我不能走。萍,我知道那些大道理不用我跟你讲,你应该能理解我,一旦我走了,可能就再也不会回来了。”赵予西低下头,盯着床单一角,一动不动。

杨萍说:“那您也应该理解一下大家,大家都希望你过更好的生活。”

赵予西冷不防被说得蔫了一下,很快他又反驳:“在这里有什么不好的吗?”

“如果真的好,您为什么叫我们努力走出去?您已经为了我们花费了七年,也该回到本来属于您的地方了。”杨萍心情复杂地说。

七年前,她在不知道多少位支教老师断断续续的教导下学习,当初赵予西支教结束,离开村里的时候,她也以为赵予西再也不会回来了。

但是赵予西和其他支教老师不一样,他孤身一人回到了村子里。

即使杨萍也很感激短暂教过她的老师,但是在她心里,只有赵予西才是她的启蒙教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