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顽(62)

作者:宴峥 阅读记录

“你是糊弄过去了,”晏司臣叹了口气,“明天去警局,遭殃的还是我。”

霍止笑道:“她问什么你都应着就是了,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想知道你是不是被我追到手了,昨晚咱俩是不是睡一起了,其实承认也没什么。”

廉润颐给晏司臣发了几条消息,大概意思是今天不忙,董局知道他请假后特意来科室问了几句才放心,晏司臣于是有些不好意思,犹豫着要不要给董成辉打个电话,霍止在医院附近停好车,凑过来替他解安全带,屏幕上还停在聊天界面,霍止看了个大概,随口道:“你要是觉得过意不去就亲自告诉你们局长一声,难为他惦记你。”

晏司臣点了点头,“我一会儿抽空打给他。”

医生姓姜,还不到四十岁,戴着一副半框眼镜,看起来年轻又斯文,实则是这家私人医院的院长,因为是董成辉的故交,所以对晏司臣的身体状况格外关心,特意空出一下午时间来等他们。

姜院素日痴迷书法,更是练得一手好飞白,霍止准备的一方镇纸是投其所好,他是衷心感谢,姜院也没太推辞,只是笑眯眯地说:“早些年与霍老爷子有过一面之缘,如若他还记得,代我问声好。”霍止从善如流地应了,态度沉稳宛如恭顺小辈,晏司臣才被护士领走,复查项目繁多,院长坐在电脑桌前等待排序在前的化验结果,办公室太静,霍止心神难宁,过了一会儿,他听见自己问:“还有多久?”院长安抚道:“再等等。”

霍止转身瞧见院长将皱未皱的一双眉,心里咯噔一声,顷刻间脱口而出:“怎么了?”院长诧异抬眼,正撞上他深杳眼神,连忙换了一副神情,“没怎么,不是小晏的事。”

霍止满腔疑虑要问,犹豫再三还是忍了回去,院长倒是看出他不放心,于是换了个轻松些的话题,“听说霍少爷认识咱们小晏警官后收了不少心。”他早些年留学在外,思想很是开明,霍止一怔,随后笑了一下,“从前不懂事。”院长调侃道:“老董爱操心,总犯愁小晏性子冷,还以为你俩成不了。”这局长也未免管得太宽,霍止无言以对,只得含混道:“的确才追到手不久。”姜院扶了扶镜框,听罢止不住地笑。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晏司臣才带着一沓子成片回来,姜院从办公桌后站起来,晏司臣将东西递过去,姜院问:“头晕吗?去坐一会儿。”晏司臣摇头,霍止拧开一瓶矿泉水递到他手边,晏司臣接过,又看着他轻声说:“真没事。”

姜院调出晏司臣的病历细细比对,良久后长吁一口气,看起来十分高兴的样子,“还好,没什么大问题。”霍止却听出另一番意思,正待开口,忽被晏司臣握了手,姜院没发现他们之间的小动作,一直在迎着光线看晏司臣的脊柱光片,他原本担心会发生病变或侧弯,但这两种情况晏司臣都没有,姜院欣慰地说除此以外都不是大问题,话锋一转,笑容也淡了几分,“你的手指灵活度有些下降了,腕力也不比出院前。但这些都在可接受范围内,总体上来看,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霍止下意识看向两人交握的手,然后他听见晏司臣说:“我不会永远待在警局,姜叔,你是知道的。”

姜院沉吟片刻,仍是摇头:“我不建议你回到之前的那份工作,你也知道手指灵活度下降意味着什么。”

晏司臣垂着眼不再说话,姜院似乎有些于心不忍,碍于霍止在旁,他不敢说得太深,只能叹气,“小晏啊,有些事犯不上你拿命做赌注。”姜院这一番言辞恳切的话相当于医嘱,霍止听着十分顺耳,愈加觉得送镇纸是对的。他仍旧不太放心,适时道:“他一直吃得不多,体力也不好,您看……”

“体力不好?”姜院皱了皱眉,“哪方面?”

霍止面不改色:“运动多了就嗜睡,今天也是睡了一上午才缓过来。”

“……”姜院的目光在两人之间逡巡了一个来回,确定自己想的就是霍止说的那个意思后,饶是再见过世面也有些招架不住,“哦,这个啊。”他故作镇定地喝了口水,“小晏之前受过很严重的伤,体力不好是正常的。”停顿半天,还是秉着医者仁心的处事态度谆谆嘱咐:“不宜太激烈,他这个脊椎啊……你懂我意思吧。”

毕竟是在长辈面前,晏司臣哪里想到霍止会提起这茬,当下只想将他踹出去了事,霍止却大言不惭地应下来,极其认真地说自己知道了,姜院显然也不愿多谈,迅速道:“至于饭量方面,吃得少也是正常的。”他迟疑地看向晏司臣,见他神色坦然,只是耳根发红,姜院这才接着说了下去,“他之前因为胸椎断裂太严重难以植入钢钉,不得不切掉四分之一的胃。但你别担心,这对他的身体没什么影响,他的体重还在健康范围以内。”

作者有话说:

姜院: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吗?????

第五十四章

最后一场连绵夜雨落在七月中旬,夏天悄然别离。弹指间兔走乌飞,蓦然秋深。

凌晨两点半,警局内灯火通明,三间审讯室门窗紧闭,晏司臣的科室一改往日清闲作风,全员彻夜加班。他们忙了大半个月,对此早已习以为然,起初只是涉黑人士聚众闹事,巡警们隔三差五就抓一批,被带回警局的小混混大多留有案底,故而谁也没放在心上,以至于后来出了人命都显得毫无征兆。巡警一死三伤,现场搜出违禁枪支和大量海.洛.因,显然是瘾君子的狂欢。

刑侦与缉毒两大支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城西,陈旧胡同年代已久,首尾封着明黄色警戒线。简要交接后,刑侦负责押人,缉毒四处取证,傍晚时收队回警局,又马不停蹄地各自提人去审。案发有因,供词倒是出奇一致,虽然解释得通,但听起来总透着几分匪夷所思,说是两伙黑帮前段时间为一个船厂争得不可开交,昨天其中一伙的太子爷突然以双倍价格把船厂买走了。另一伙不甘心之余更眼红对家这笔横财,于是派小弟暗中打听,原来这太子爷不知从哪儿摸来一条门路,只经手倒卖一批毒品就狠狠捞了一笔。小弟鹦鹉学舌似的交了差,当大哥的听罢眉头一皱,凶神恶煞地问此话当真?小弟缩着脖子说当真,大哥顿时拍案而起,领着几十个弟兄雄赳赳气昂昂地砸场子去了。

小弟为表忠心在前辟路,踹开门只见一屋子乌烟瘴气,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嗑嗨了。混黑的最忌讳这么打架,一是打不过,二是搂不住,结果大哥正在气头上,秉着来都来了的四字箴言,二话不说就比了个手势,事态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赤手空拳哪能打得过拎刀的,更别提枪声一响把所有人都吓成了鹌鹑。才嗑出幻觉的几个小年轻纷纷清醒过来,定睛一看迎面这人已经被自己捅穿了。刚闹出动静时有路人报警,巡警以为是寻常斗殴,对此见惯不惯,来了才发现不仅有枪还有白面儿,区区小分队简直就是单枪匹马入狼窝,一片混乱中,有人失手把警察打死了。

录完口供后,刑侦支队长和缉毒支队长正商量着谁去请一趟太子爷,鉴定科的人就带来了一个委实不太好的消息——从现场提取的海.洛.因纯度极高,成分分析的结果也不属于任何一个公安备录在案的毒品货源。两大支队长还没反应过来,又接到董成辉的电话,让他们别动太子爷,换言之,吃了这个哑巴亏。

汜江多年来扫黑除恶力度严苛,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世间万事万物难有非黑即白,于政于商更是如此,利益在前,少不得官匪勾结。纵观汜江这些名门望族近廿载荣盛兴衰,无一姓氏是干净的,但凡屹立风雨,身后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势力在暗中扶持,便是霍行鸾当年也曾用黑道的规矩铲除异己,借刀杀人是白道惯用手段,黑道听凭差遣,实乃互惠共存,正如这太子爷说不能动就不能动,连董成辉都得任其左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