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107)

作者:江边鱼翁 阅读记录

要真这么说,哪个家属都不会答应。

李敬生一番摸骨后,渐渐的有了一点心得。

脑子里记住的X光片影像与摸骨后的实际骨位相应证,然后慢慢总结,纠正偏差。

足足摸了有七八分钟,患者的额头上冒出好几层冷汗,这是给痛的。

家属的忍耐度也渐渐接近极限。

李敬生也是见好就收,摸骨术练得差不多了,停手站起身。

“没发现骨折,患者的肌肉紧绷,复位前应该需要先想办法让他的髋关节周围的肌肉群松驰。”

徐医师听完后微微点头。

“哦,肌肉绷得很紧吗?我看看。”

说完,他亲自上手了。

与李敬生的生疏操作相比,他就明显老练多了。

只摸了十秒不到就站起身对家属道“正骨复位前恐怕需要打麻药,可能因为疼痛和紧张,肌肉绷得很紧,这根本操作不了。”

“可以可以,只要能够帮我哥手法复位好,打点麻药完全没问题。”

家属欣然点头同意。

“打麻药挺好的,手法复位时不会痛。”

“这里的技术果然很好,那两家医院可都说了要做手术才能复位。”

几个家属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讨论着。

肇事司机老实的站在旁边不说话,全力配合患者治疗。

麻药的作用除了阻断神经传导,让患者感受不到疼痛,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松驰肌肉。

髋关节的部位非常特殊,位于躯体主干与下肢交界处。

这个地方没法用局麻。

不像手臂,可以直接臂丛神经麻醉。

髋关节手法复位多采用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

徐医师已经让护士请麻醉医生过来了。

必须提一下,硬膜外麻醉并不是腰麻。前者常用,后者应用较少。

因为腰麻有可能损伤脊神经。

甚至有可能造成局部感染。

因为副作用比较强,医生们本着趋吉避凶的原则,鲜少使用腰麻。

麻醉医生到场后,迅速安排麻醉。

“来,把患者抬到治疗床上。”

徐医师指挥着李敬生与陈医生一起把患者抬到治疗床上。

这种治疗床是加固的,特别结实。

要比正常的病床略高一点点。

应该是为了便于正骨操作。

相对来说,硬膜外麻醉比全麻要安全很多。操作也更便捷一些。

麻醉医生与护士配合操作时显得非常谨慎。

穿刺成功后,先给入少许试验剂量。

然后耐心等待,严密观察患者。

过了足有十多分钟,询问患者没有腰部麻木现象,这才大量注入足量麻醉药剂。

李敬生在旁边看着他们操作,心中十分羡慕。

看似轻松的穿刺,实际上风险重重,技术含量也是极高。

别看麻醉医生们一个个沉默寡言,异常低调,但是他们在手术中被称之为患者的生命守护神。

自古以来便有着主刀治病,麻醉保命的说法。

术前风险评估,麻醉医生有着否决权。

主刀认为这台手术可以做,麻醉医生认为风险太大,那就只能放弃。为此,会诊室内经常会传出主刀与麻醉医生的争吵声。

其实他们是一对亲密战友。

“老余,差不多了吧?”

徐医师询问麻醉医生。

“嗯,行了。”

叫老余的麻醉医生四十岁左右,脸上全是络腮胡子,个子有一米八左右,挺高的,但是并不壮实。

从进来到现在,总共说过的话只有四句。

“要做硬膜外麻醉的是他吗?”

然后给患者检查、评估,护士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与基础疾病。

“没问题请家属签个字。”

“给你实施麻醉过程中一定不能动。”

这就是麻醉医生进来后说的四句话。

李敬生总觉得很多不爱说话的麻醉医生是在工作过程中长期高度紧张,然后出现了精神与心理疾病,才会面容冰冷,不爱多言。

当然,这话是绝不敢当着人家麻醉医生的面说出来的。

徐医师走到病床左侧,对李敬生与陈医生道“对于这种髋关节I型损伤复位,需要先松弛肌肉,接着进行麻醉,然后才能进行手法复位。”

“复位时让患者仰躺在病床上或者地上都可以。陈医生,你在旁边用双手按住患者,固定他的身体。”

“好嘞!”

陈医生总算有了一点存在感,脸上也露出高兴的笑容。

髋关节复位别说是他,就算是科室的主治医师们也鲜少有人能够熟练操作。

大概方法基本上都懂,但是实操完全是两回事。

没学会摸骨术,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的正骨复位就很难成功。

“小李,看仔细了。”

徐医师接下来的一句话,让陈医生脸上的笑容瞬间僵化。

亲生的还是亲生的。

野生的还是野生的。

除了羡慕,他更想知道李敬生到底跟徐医生是什么关系?

徐医生连院长的面子都不给,却处处对李敬生悉心指导,太让人嫉妒了。

“正骨复位时,要面对患者站立,让患者的关节弯曲,然后双手握住患者的膝盖后方做持续牵拉。这时候你要感受患者的肌肉松驰程度,达到条件后略向外旋转……”

咔!

一声骨鸣响起,患者的右腿看上去自然多了。

徐医师则是看向李敬生“看明白了吗?”

“嗯,大概看懂了。”

李敬生点头。

“你给患者检查一下,髋关节是否复位成功。”

这是又送一次摸骨的机会给李敬生啊!

得到老师的认可,待遇就是不一样。

李敬生想起以前在另一家大医院上班时,上级医生连拉钩都不用他,与现在的处处给足机会,完全就是两重待遇。

他弯下腰给患者摸骨。

明显感受到患者的腿部肌肉处于一种松驰状态,骨骼位置也有了变化。

摸上去更显自然。

由远及近,摸到髋关节时细细感受关节处的骨骼位置,以及关节形状。这还不满意,他摸了摸患者的左边髋关节,加以对比。

家属这次倒是没说什么,而是一脸紧张的看着,期待能有一个好结果。

肇事司机就更不和说了。

真要做髋关节手术,他听说治疗费贵一点的要十几二十万,便宜点的也要三万多。

哪怕是18个月以下的婴儿治疗费用都需要六千以上。

关键还有患者的误工费、营养费、护工费,七七八八的加起来,绝对能让司机大哥哭晕在厕所。

如果能够手法复位成功,许多费用将会大大缩减。

众人都是期待的看着李敬生,等着他给出结果。

陈医生站在旁边羡慕得要命。

“两边髋关节的骨位已经基本对称,右侧骨骼位置自然,关节处已经没有脱位现象,说明手法复位已经成功。不过想要更精确的话,拍个X光片会更好。”

李敬生最后又补充了一句。

拍个X光片并不贵,可以减少纠纷。

万一复位没有成功,但是又没有摸出来,时间长了引起股骨头坏死,这个责任可就大了。

司机和家属的脸上均是露出了笑容,包括病人自己同样露出劫后重生的喜悦表情。

“陈医生,请你带患者和家属去拍个片子看看。如果复位成功了,再给病人办住院,需要卧床做皮牵引,穿防旋鞋。”

徐医师一句话,又让陈医生再次虐心了。

为什么不能叫新来的李敬生去?

他用幽怨的小眼神瞥了李敬生一眼,然后老实的带着患者去拍片子。

麻醉医生老余收拾工具箱,带着麻醉护士准备走人。

盯着李敬生看了看,然后询问徐医师“新收的徒弟?”

“不是。”

徐医师矢口否认。

“哼哼,这待遇怕是也只有徒弟才有。走了。”

老余意味深长的再次打量了李敬生两眼,提着百宝箱走了。

上一篇:上流癖好 下一篇:到此为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