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143)

作者:江边鱼翁 阅读记录

“邱总,咱俩也是熟人了,有什么话您直说就好,什么样的结果我都能接受,也能理解。”

李敬生也不是那种没经历过社会的人。

不管怎么说,魔都优药的胡经理、邱少峰现在对他的态度要比利通医药的田总好上一百倍都不止。

特别是胡经理,虽然很少与李敬生沟通。

但是能照顾到的地方,都会照顾到位。

总共才跟魔都优药拿了七万左右的货,小诊所的椅子、饮水机、体重秤、血糖仪、笔……都是魔都优药免费赠送。

如果没有胡经理的点头,邱少峰绝没有这么大的权力。

“胡经理上次告诉您,只要这个月的拿货量过10万就会帮您争取装修名额,但是我必须告诉您,就算胡经理顶着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再怎么争取,成功率仍然很不乐观。您这个月的拿货量要是能超过15万,那么总部那边同意的机会就会大很多。签约首月的业绩,是总部衡量客户潜力的重要依据。”

邱少峰说完后,又补充道。

“这些话都是我个人给您的一些建议,胡经理并不知情。其实我这么做,已经违规了,所以请您一定保密。以后有其它内部信息,我也会在适当的时候透露一些给您。”

这番话就很有意思了。

李敬生与邱少峰除了业务往来,私并并不密切。

邱少峰平时与他交谈都是谨言慎行,很客气,也很公事公办。

今天冒着违反公司规定的风险,把这种有可能打破竞争规则的信息提供给李敬生。

还说胡经理并不知情。

嘿嘿……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有些事情,心知肚明即可,绝不能说破。

“好的好的,谢谢邱总提供这些宝贵的信息给我,肯定会守口如瓶,绝不让您为难。我也会尽最大的努力提高销售业绩,努力冲击15万/月的拿货量。”

李敬生郑重表态。

“反正就是让您心里有个底,如果实在达不到,也没必要强行囤积大批药品。因为总部通过审批后,还有两到三个月的考察期,如果只有第一个月拿货量超过15万,后面拉稀,最终还是会驳回。”

邱少峰把该说的都说了后,结束了通话。

李敬生却有些小郁闷。

十万的拿货量本来都没办法实现,还是因为有了小高的加入,才能有现在的销售业绩。

一个月拿货十万是啥概念?

意味着他的小诊所一个月起码要卖到二十万以上的销售额。

哪怕平均一个客户买300元,也得近七百个客户才能达到这个销售额。

对他这种没什么客户基础的小诊所而言,这已经够难了。

现在要冲击15万一个月的拿货量,意味着一个月还要再多卖10万元保健药,李敬生根本不敢想像。

蛇吞象,最后的结果很可能被活活撑破肚皮。

李敬生这人生性谨慎,大的跳跃进步固然刺激,但是他更喜欢求稳。

为了抢一个装修名额,要他大量囤药,他绝不会这么干。

弄虚作假,本身也不是他的个性。

此事只能量力而行,肯定要努力冲一冲,实在冲不上去,至少努力过,也就没有遗憾了。

“高医生,礼品袋明天就会到,后天应该能用上。医药公司那边不同意印我们的logo,我个人的想法是,先去广告店印一批不干胶广告贴。到时候贴在礼品袋上面就可以了。”

这个费用不高,而且操作方便,宣传效果应该还行。

唐萍闻言,拿了一个礼品袋走了过来。

“老板,医药公司提供的是这种礼品袋吗?”

“应该是!”

“您看,这个袋子的里面是白色的。我个人建议在外面这个位置贴上咱们诊所的logo,然后在袋子里面盖上咱们诊所的印章,效果会更好。”

唐萍难得的帮着一起出谋划策。

女人不但心细,而且心思更敏感,在形象这一块,她们的理解要比男人更深刻。

“老板,我觉得唐姐提的这个建议特别新颖,咱们可以试试。很多贵一点的商品都喜欢弄一个防伪码,咱们在袋子里面盖上诊所的印章,会让客户觉得很正规,品质更有保障。同时还能让客户记住阳光诊所。”

小高非常支持唐萍的这个提议。

两人均看向老板,等着李敬生决断。

第119章 来了个大活,恶婆婆与可怜的儿媳妇

“嗯,就按你们说的试试,我等会就去刻一个阳光诊所正品保证章。你们说,上面要留诊所的联系电话吗?”

李敬生同意了这个很有新意的方案。

只要是对诊所发展有利的建议,只要能力允许,他都会支持。

“我觉得不应该留电话,否则有了明显的广告嫌疑,公章的威严与神圣被大幅削弱,反而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唐萍想了一下说道。

李敬生听了后,沉得她说得有道理。

公章代表的权威与神圣,留个电话号码在上面,起到的是反效果。

“唐姐,真看不出来啊,你昨天还在谦虚,说什么运筹帷幄是男人的强项,我看你分明就是巾帼不让须眉。”李敬生觉得群思广议,比一个人考虑问题要好得多。

以后有什么事,还是要多找手下的两员‘大将’商量。

“嘻嘻,我可不想当什么女汉子!我最想当的就是有人疼有人爱的小女人。”

唐萍被夸得开心了,也是难得的透露了一些个人向往的生活。

正说着话,有客人进来了。

是两个结伴的老太太,瞧她们手里提着的印有黄山养生堂字样的绿色环保袋,李敬生心中暗乐,小高的业务来了。

果不其然,小高立刻露出招牌式憨憨的笑容,上前招待两位老太太。

一口一个阿姨,叫得两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笑容满脸。

陆续又有顾客进入诊所,李敬生与唐萍都忙了起来。

小高所在的柜台前,很快围着六七个老人。

李敬生甚至严重怀疑小高以前在大街上卖过狗皮膏药,因为这种轻易把一群老太太、老头吸引到前面,并且宣传介绍产品时,能让他们听得津津有味,除了集市上卖狗皮膏药的人有这个本事,就只剩传销精英们有这个能力了。

唐萍招待年轻客户则是显得游刃有余。

不论是四十岁以下的女客户,还是男客户,她都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成交率。

不过毕竟是护士专业,销售只不过是为生活所迫,练出来的第二个能力而已,所以远称不上特别优秀。

最多就是她的形象气质佳,声音悦耳,身材也是十分吸睛,很多男顾客喜欢被她接待。

这时,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妇女抱着一名婴儿走进诊所。

跟在后面的还有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女子。

手里拿着婴儿喝的奶瓶。

这三人肯定是一起的。

李敬生发现那个婴儿看上去面黄肌瘦,丝毫没有正常婴儿该有的粉里透红,肌肤嫩白。

他的心头微微一沉。

小诊所对儿童患者既喜又怕。

儿童患者多是小病,康复能力强,进来后,心黑点的医生给孩子挂水打针,轻轻松松赚几十块上百块。

怕就怕这种不满两岁的小宝宝。

他们的身体娇嫩,无论是给他们做检查还是治疗,医生都是胆战心惊。

就怕出点什么事。

“请问谁是李医生?”

抱孩子的中年妇女扬头问道。

“我是我是!请问你们有什么事情吗?”

李敬生起身招呼她们。

“我们就住在附近,也是听说你这里的医术好,特意过来找您看看。这是我的孙子,现在是七个月大。最近这一个多月老是发烧,拉肚子,孩子的腿好像也有点浮肿。在附近的医院,还有儿童医院都治过,就是不见好,病老是反反复复,请您费心帮忙看看。”

中年妇女抱着孩子坐到诊台旁边,年轻妈妈站在后面一声不吭的看着。

上一篇:上流癖好 下一篇:到此为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