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468)

作者:江边鱼翁 阅读记录

不过因为受伤的位置较为特殊,在膝关节处。

然后从片子来看,月牙板也有可能存在一定损伤。这个修复最为困难。

所以手术治疗更为稳妥。

治疗方案并不复杂,直接复位骨折部位,加以内固定就可以了。

考官不可能出一个这么简单的题目给选手们加分。

根据经验,考官似乎很喜欢让优秀的选手在前期获得一些分数上的优势,以便后面抢到手术资格。

这也是为了筛选掉一部分水平较弱或者粗心大意的医生。

从而提高实操比赛环节的安全性。

李敬生先把治疗方案写好,但是并没有急着提交。

患者做一个右下肢的局部骨折手术,为什么还要测黄疸、谷丙转氨酶这些数据呢?

要知道,这些并非血常规的检查内容。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患者的肝脏功能存在问题。

有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肝硬化。

患者的红细胞数只有3.2,这个算是很低了。要低于正常成年男性的4.8-5.8水平。

这就进一步提示患者的肝脏功能存在问题。

还有出血与凝血测试,小一点的手术一般很少做这项检查。

现在基本可以断定患者的肝脏存在问题,那么手术中有哪些风险事项应该注意?

肝功能有问题的人,最害怕的就是出血不止。

但是这个病人没这个风险。

那么风险在哪里?

李敬生平时在诊所给人做手术,打局麻药剂之前都会皮试。

因为怕患者对药物过敏,然后出事。

这个患者的手术使用的麻醉方式就是局麻。

除了打局麻前要测试是否过敏,还要注意什么?

他觉得自己的药效与药代有些跟不上现在的水平。

绞尽脑汁排查风险时,好像有一些发现,却又抓不住重点。

“不行,必须得提升一下药效与药代,也有很长时间没升级它们了。”

现在有着还算充足的生命值,他也不吝啬。

当场把这两项医术从小成提升到了大成。

瞬间,他对药物效果动力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理解,以及用药经验,分析能力,都有了质的提升。

此时再来分析这个病例中的麻醉风险,他显得轻松多了。

已经有能力从中发现一些潜在危机。

经过认真推敲,他认为最大的风险应该来自于患者的肝功能低下。

患者的肝功能低下,存在低蛋白血症,血球蛋白比例倒置。

这意味着药物进入患者的身体后,代谢速度会变得相当缓慢。

肯定要比正常人慢很多。

这种情况下,当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过高时,非常容易局麻药物毒性反应。

因为局麻药物一般会首选普鲁卡因,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的方式注射给药。

用药以后,患者并不会立刻发生中毒反应。

等到过一段时间,局麻药物从末端的微循环进入血液,就会产生可怕的中毒反应。这时候抢救已经有些迟了。

患者本身年龄过大,肝功能又存在问题,再加上摔伤。

这么多问题合在一起,这将会是一具脆弱的身体。

等到医护人员发现不对劲时,已经在给患者做手术了。

很可能已经完成了手术的一半,甚至到了收尾阶段。

这就要在前三个不利条件的基础上再加一条,手术创伤。

四个不利因素合在一起,然后发生中毒反应,患者就算是猫变的,有着九条命都不够。

想到这儿,李敬生不由冒出一身冷汗。

赶紧写明手术中的风险项,并且认为宜采用全麻式方案,或者严密监视患者的血液药物浓度。

后者的难度极高。

几乎没办法时刻监视患者的血药浓度。

提交之后,他算是暗自松了一口气。

等着结果出来就行了。

大屏幕上出现第二医院的骨外科排名,提到了第七位。

陈暗琛与胡佳的得分均为零,李敬生的后面显示+1字样。

大屏幕上的显示是这样子的。

第二医院骨外科陈暗琛团队,队长陈暗琛教授,成员胡佳副教授,李敬生主治医师+1分。团队总分1分。

高手比想像的要多得多。

因为拿到加分的团队数量还在增加中。

所有答对的团队都是加1分。

有的团队有四五个人答对,感觉真是太牛了。

基本上都是人民医院、侨邦这两家顶尖三甲。

另外,江离市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今年的表现也很抢眼。

特别是在内科、药理等方面,它显得非常强大。

手术能力略显薄弱。

不过它仍然在普外科比赛项目中拿到了两个铜奖。

这非常不错。

怪不得有业内人士传言,说是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想要与人民医院、侨邦医院三国鼎立。

看来并非空穴来风。

这些大医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渐渐变得白热化。

江离市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

基本上各大医院之间的竞争也是越演越烈,每年的世界著名医院排名就不必说了,比福布斯富豪榜的热度还高。

国内一年一度的医院综合排名,科室单独排名,同样备受关注。

哪家医院的哪个科室强,评分包括科研项目、医疗质量、患者评分三大项。

有的科室虽然强大,但是患者的评分低,口碑不太好。

普遍反应最多的就是服务态度不好。

这个真没有办法。

那些牛一点的科室,对待患者的态度基本都差不多。

医生不让患者的伤口碰水,有些患者非要矫情,一天不洗澡就觉得难受。然后伤口碰水了,护士的脸色能好看吗?

很牛的科室,必定特别忙碌。

患者不配合,还给护士和医生找麻烦,护士不骂人才怪了。

“李医生,看看你的答案。”

胡佳的学习劲头很足,他与李敬生的关系也是越来越熟。

本身又是同一个科室的同事。

此刻看到李敬生居然拿到了加分,他感到特别好奇。同时也对李敬生更加高看了几眼。

陈暗琛好歹是教授,骨外科的元老,又是主任医师,终究拉不下这个面子。

此时只能竖着耳朵听两人的谈话。

他对自己提交的手术方案极有信心,明明没有任何问题,为什么就是没拿到加分呢?

反倒是李敬生这个半吊子水平的年轻医生,又一次立了功。

别说是他,胡佳同样纳闷得很。

自问在骨创伤的手术治疗这一块,水平不差。

问题到底出在哪?

“握草!原来是局麻风险,我当时也想到了,但是没想这么深。”

胡佳看完李敬生的答案后,不禁猛拍大腿。

“局麻风险?我看看。”

陈暗琛教授装不住了,在追求医学的真理时,每个想要上进的医生都差不多。

遇到出错的地方,总会想方设法了解清楚,避免下次再出错。

他也凑过来看李敬生的答案。

“这,这……真是气死我了。还以为考官要考的是如何修复膝关节创伤,没想到考点是这个呀!我就说我的手术方案接近完美,为什么不给我加分呢。”

陈暗琛看过后,同样懊恼无比。

论水平,他并不比李敬生差。至于方药水平能否达到李敬生现在的水平,不好说。

毕竟方药的提升非常困难。

需要医生在临床用药中不断观察用药效果,并且加以总结,然后改进。

最终对各种常用药物的药效,药代,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因为现代医学高度发达,药物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医生们想要把所有的药物弄得清清楚楚,几乎不可能完成。

能对一些常用药物做到心中有数就已经非常优秀了。

他和胡佳的回答,都是答非所问。

考官考的是用药安全,他们却把重点放在了手术方案上,回答就算再精彩也是白搭。

上一篇:上流癖好 下一篇:到此为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