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明星的我爆红了(558)

作者:仇雕 阅读记录

看了一遍墨帅杰写的歌,“挺好的,就是这里的和弦有点不协调,这样改一改……”

周游“小试牛刀”。

按照周游所说的改动后,墨帅杰道:“果然好了许多。你刚构思好了作品?”

“有点灵感。”周游说。

“写出来瞧瞧?”墨帅杰说。

“也行。”略微沉吟周游答应下来,“用一下你的纸笔。”

周渔鸥迅速写下《山水之间》的词曲。

“这……就写完了?”墨帅杰惊讶。

“嗯。”

“就刚闭眼的一会儿时间,词曲都完成了?”墨帅杰下巴都快惊掉了。

周游不仅完成了,而且完成度很高。

怪不得被称为创作天才。

这位A级创作人的含金量至少是S级。

“编曲主要用东方器乐,琵琶、竹笛、古筝……”周游淡淡说。

好家伙!!编曲也构思好了。

“佩服得五体投地。”墨帅杰道,“从今天起你就是我大哥了。跟你写的比起来,我感觉我写的词就是垃圾。”

墨帅杰有种想把自己写的词曲扔进垃圾桶的冲动。

“没那么糟。”周游说,“我的创作能力其实也一般般。”

他说的是实话。

毕竟都是靠系统。

但听在墨帅杰耳里就太草了。

你管这叫一般般……那不一般是什么样子的啊?

第二天大家都起得挺早。

不到九点已经收拾好了。

原因嘛……是因为周游昨天去吃了三虾面,唐梦溪和墨帅杰他们都想吃。所以并不是他们变勤快了。

单纯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不过周游想换点花样,于是和李青瑶一起去吃哑巴生煎。

末了二人又去买了梅花糕、桂花糕,给吃三虾面的唐梦溪等人也带了一点回去。

周游挺喜欢姑苏。

尤其喜欢这里的糕点糕团。

太好吃了。

回到面馆,将带回来的哑巴生煎和梅花糕桂花糕分给唐梦溪等人。

唐梦溪:“我有点后悔吃三虾面了!!还是更爱姑苏的糕点啊,太好吃了。”

墨帅杰、齐昊阳还在嗦着面。

对148的三虾面赞不绝口。

墨帅杰:“还想再吃一碗,就是太贵了。导演,第二碗报销吗?”

王侯:“不报销。”

墨帅杰:“王导!你也太抠门了吧。”

王侯:“要不我拍拍他们的招牌?然后找老板谈谈赞助?”

墨帅杰:“这个可以有!!我甚至可以说两句广告词!问问老板给免单不。”

当然这都是开玩笑的。

墨帅杰没有吃第二碗,因为即使不是他自己掏钱,他还是觉得一碗面148太贵了……想改善生活的时候吃吃就好。

徐健聊起“结束曲”的事,“周游,听说你昨晚结束曲已经写好了?”

周游:“写了一首。”

徐健:“看看?”

周游:“今晚上吧,大家再碰碰,再改改。”

吃完早餐踏上行程。

今天去寒山寺。

没错,

就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寒山寺。

游完寒山寺,又去西元寺。

总之今天的行程和寺庙分不开了。

在寒山寺盖套章,在西元寺抄经、吃素面。

值得一提的是,西园寺有很多猫。李青瑶挺喜欢猫,恰好周游也喜欢,于是他们俩在那里撸了非常久的猫。

“这里为什么这么多猫啊?”墨帅杰一直纠结于这个问题,“树丛里长猫,草里长猫,地上长猫……还以为这里是猫寺。”

这里的猫多得的确夸张。

而且长得肥。

慵懒至极。

随便你摸它……只要你是个善良的投喂者。

结束了寺庙之旅,晚上一行人去听昆曲。

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一种。

百戏之祖的南戏系统下之一的曲种。

《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应该是颇为人所知的昆曲。

蓝星虽然极大的保留了传统文化,但和地球类似的是,随着时间推移时代变迁,昆曲这种传统艺术渐渐不受到人们的青睐。

走向衰落与没落。

《边走边唱》和《旅行者》还有些许不同。

《旅行者》拍摄的时候导演组几乎不会干涉嘉宾的活动与安排。

而《边走边唱》节目组则会发布任务,安排活动。

这聆听昆曲便是节目组安排的,一方面是为了丰富节目内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宣传和发扬传统戏曲。

不能让这种艺术形式失传了。

演出结束后六位明星在后台与刚才演出的老生、旦角碰面攀谈。

老生名叫魏传。

旦角名叫邹英。

两位都是昆曲艺术家。

且是夫妻。

得知周游他们在录节目,也很乐意谈及昆曲方面的事情。

魏传道:“你们也看到了,每次演出台下观众并不多。今天算多的了,因为有你们还有节目组的人。”

邹英:“我们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说发扬昆曲艺术,但至少要传承下去。不能让它砸咱们手里了。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周游若有所思,说道:“现在纯粹的戏曲年轻人很少能沉下性子来听了,如果要推广传承,倒是可以开拓一下思路,寻找一些新方式。”

“新方式?”魏传道,“怎么说?”

“比如将之与流行音乐结合。”周游道,“我之前推出的作品《囍》中融入了戏腔,似乎有不少年轻人喜欢。由此可见,年轻人不是不喜欢戏曲,而是需要找到一种他们能接受的方式。”

众人闻言,眼睛顿时一亮。

“这倒是不错的思路。”魏传道,“不过我们……”

他想说他们并没有那样的能力。

墨帅杰最擅长起哄,说道:“第一次听《囍》的时候的确给了我很多惊喜,我也的确喜欢这首歌。不过昆曲要如何融合?周游,你给咱们打个样?”

徐健:“是啊,唱两句我们听听。”

都想听周游唱歌呢。

都想看他即兴创作呢。

周游也不推辞。

手里正好有一首昆曲与流行音乐结合的曲目。

《盖世英雄》这张专辑中的《在梅边》。

周游随口唱了几句。

首先是一句昆曲腔开场。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周游一开口就惊艳了所有人。

“他竟然还会昆曲?”徐健、墨帅杰等人心中惊讶。

魏传也对周游刮目相看,这腔调……已经是专业昆曲演员的水平了。

这个流行音乐人不简单啊。

一段昆曲唱腔开场,紧接着周游唱了一段流行唱腔,还有rap、说唱。

“这厢是梦梅恋上画中的仙”

“那厢是丽娘为爱消香殒碎”

“为了爱不吃不喝不睡”

“……”

“在梅边落花似雪纷纷绵绵谁人怜”

“在柳边风吹悬念生生死死随人愿”

“千年的等待滋味酸酸楚楚两人怨”

周游小唱了一段。

并没有完全将《在梅边》完全呈现出来。

清唱也表现不出那种感觉来。

“大概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去结合,”周游说,“编曲的时候再将昆曲的打击器乐元素加入进去,一首满是昆曲元素的作品就出炉了。”

众人听呆了。

“太好听了。”唐梦溪夸赞道,“流行与传统艺术结合起来,完全没有违和感。”

魏传也感到惊艳。

但他更好奇的是:“你以前专门学过昆曲?”

周游:“没有。”

魏传:“那你怎么唱得比专业的还好。”

周游:“学过一段时间吧。”

众人更惊讶了。

学过一段时间就是专业水准了?

戏曲这玩意儿可是要从小开始学,是日积月累的功夫。

但听周游的意思,似乎随随便便就学到了专业的水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