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1053)

作者:奔跑的八零后 阅读记录

“我知道文勇很崇拜你这个舅舅,希望吴老板今后能继续关心孩子,促进孩子成长。”

吴远不假思索地道:“那当然,我一定全力配合罗老师。罗老师有事,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

挂了电话,吴远的中饭也吃得格外地香。

下午三点半钟。

宾利慕尚短暂离开启华大厦之后,又回到启华大厦的地库。

只是车上这回坐的并不是吴远,而是杨支书、李会计和赵富仁仨人。

对于车子,这三位在家里,早就见过了。

可从地面钻入地下,跟进入防空洞似的,老三位还是头一回见。

下了车来,瞧着周围的一切,倍感新鲜不说。

而且周围小车的数量,也颇为可观,令人震惊。

杨支书解下系在胳膊上的蓝白条相见的毛巾,不管有汗没汗,就顺带着擦一把道:“不愧是大城市,这一个停车场的四轱辘数量,就比咱们一个县城,乃至一个市都要多。”

李会计有些疑惑道:“这比咱们县城指定是要多的,可比市里……”

杨支书笃定道:“比市里也多!你去的少,你不知道。”

赵富仁抓着下车的马明朝道:“明朝啊,这里哪来这么多车?”

马明朝就事论事地解释道:“这栋楼里很多外国领事馆,大部分车都是他们的。”

杨支书恍然大悟道:“那怪不得。”

马明朝边带着仨人往电梯走,边道:“别看这栋楼里都是老外,可当初装修,愣是找腾达来干,别的公司干不了!”

说话间进了电梯。

李会计啧啧道:“要不说吴老板人能在上海站稳脚跟呢!没那金刚钻,敢揽瓷器活?”

饶是有如此的心理准备,电梯直上17楼的过程中。

时不时地开门,上客下客之余,仨人还是得窥一斑的。

各种风格的门面,实在大相径庭,充满着各自的文化因素。

很难想象,这些都是出自一家公司之手。

等电梯终于到了17楼,迎面而来的大气、现代,外加上一点点奢华的公司门面和前台,顿时让老三位有点子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之感。

连迈出电梯都忘了。

直到马明朝提醒道:“杨支书,走吧,咱们到了。”

杨支书这才一马当先地跨步而出,啧啧惊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怪不得那些个老外,都得找自家闺女婿装修。

单单这进门的灯光和灯带,一天到晚,得耗费多少电!

前台宁汐抬起头来,看着土里土气的老三位,一脸疑惑。

直到看见马师傅打三人身后露出来,才有了主心骨道:“马师傅,这几位是?”

明朝直接道:“咱村的人,老板的贵客!”

宁汐不敢怠慢,当下给老板办公室去了个电话。

结果话还没说完,电话那头就没了声音。

紧接着,就见老板亲自迎接出来,带着异乎寻常的热情道:“爹,李叔,赵主任,你们总算是来了,一路上辛苦了吧?”

宁汐顿时一个好家伙,原来是老板的老丈人。

杨支书点点头道:“小远,你这里搞得不错。”

这口气,听着还挺端着。

李会计则不然,实话实说道:“何止是不错,简直是太好了!”

赵富仁:“牛比!”

第1301章 如今你所处,吾辈难企及

对于杨支书三位来说。

单靠搁家里坐井观天地想一想,感觉不出来。

真正出来走南闯北地看一看,走一走,才发现,一个乡下人,到了外地,想要站稳脚跟,会有多难。

更何况,还搞出这么大个公司,在如此富丽堂皇的写字楼里办公。

随着吴远往里走,杨支书是越走腰板越是硬挺。

一直以为闺女婿的家里,吴家小楼,首都四合院,奢华得有些离谱,像是过去旧社会地主老财、大户人家了。

可跟眼前这公司内部比起来,那才是哪跟哪呀!

别的不说,就这公司里,这么大一片地方,大白天的开着灯。

一天下来,得多少电费?

再加上镂空隔断里的装饰性灯具,以及每个人工位上的台灯,电脑,还有各种滋滋响的电器。

这电费开支,恐怕是全村加起来,都比不过。

跟在后头的李会计,左右四顾,俩眼都不够使的。

边走边忍不住道:“换我再这样的环境里上班办公,叫我二十四小时待在公司,我都乐意。”

杨支书转头怒目相向:“那你得糟蹋多少电!”

赵富仁没掺和俩人之间的讨论,他只是默默地计算着目力所见之内的人头数。

换算到村里的民兵数量上,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加强连了。

就在这时,范冰冰打副总办公室迎了出来。

都是乡里乡亲的,范冰冰这一面是逃不掉的。

迎出来之后,先跟老三位打了招呼之后,这才冲吴远埋怨道:“老板,老支书他们要过来这么大的事,你也不说一声,我好提前做个安排。”

吴远笑道:“事发仓促,我也是昨晚才通知他们过来的,怎么提前跟你说?”

杨支书也开口道:“小范,你不用管我们几个老家伙。我们是来跑业务的,不是来旅游的。”

李会计和赵富仁连连附和。

范冰冰不再多说,便陪着几人进到总经理办公室。

而后征询了几位要喝什么,亲自去准备了。

等到范冰冰离开,杨支书径自走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极目远眺,顿觉心广天地宽。

吴远现拆了一包华子,先散给李会计和赵主任,接着才走到老丈人身后,就听杨支书慨叹道:“小远,你现在所处的位置,远不是我们这帮老家伙能企及的了。”

说完,接过吴远递上来的华子,凑头点上了烟。

吴远收回打火机,给自己嘴上的华子也续上,然后习惯性地甩了甩道:“爹,甭管我处在哪个位置,也是你女婿,落雁的丈夫。”

杨支书无比爽朗地一笑。

就见办公室门口露出一个脑袋来,连忙招手道:“朱老六,你苟日的,也在这里头办公?”

朱六标笑嘻嘻地进来道:“老支书,叫你猜对了。”

走到吴远跟前,腆着脸盯着师父手里的华子。

吴远直接把烟和打火机,一股脑地全塞给了他。

杨支书继续打趣道:“跟着你师父,到叫你跟着鸡犬升天了。不然的话,现在你怕是还在家里拽老牛尾巴吧!”

“谁说不是呢!”朱六标不仅丝毫不以为意,反而得意洋洋地道:“不瞒您说,老支书,咱现在连电脑都用上了!那可是高科技啊。”

杨支书眼瞅着朱六标点上华子道:“苟日的朱老六,用上苟日的高科技了。叫你爹知道,怕是能在村里横着走。”

说话间,范冰冰去而复返,提来了一壶新泡的清明前龙井茶。

众人也便围坐到茶几这边来。

吴远坐在单人位上,老三位坐在三人位的沙发上,空着另一个单人位的沙发,朱六标却也没敢坐,而是拽了师父办公桌对面的椅子过来坐着。

范冰冰挨个给众人倒完茶,便找了个借口,抽身离开。

吴远抿了口茶水,提起道:“爹,这回过来,一路上可还顺利?”

杨支书一拍大腿道:“这趟出来,可比前一趟上北方强多了。你还别说,发达的地方就是不一样。尤其这一路,苏南的一些农村。同样是农村,差别咋就这么大。”

杨支书说着,就忍不住地慨叹摇头。

毕竟是老支书,他看问题想问题,总习惯性地从一村的发展来看待,来比较。

吴远安慰道:“等爹你们跑完这一趟,咱村里也就有了匹敌苏南农村的底子。到时候,乡镇企业一发展,追上赶超,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李会计啜饮着茶水,越喝越是想喝。

毕竟这可是吴老板屋里拿出来的茶叶,说不定比酒还贵,多喝一点是一点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