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1060)

作者:奔跑的八零后 阅读记录

只是在听见四姐提及回家休养时,就顺嘴提议道:“要不回北岗之后,还是叫文勇到我家去。毕竟马上就是最热的时候,四姐你家那条件,到时候孩子免不了又痒又热地难捱。”

这倒是吴芳华未曾设想过的问题。

迟疑片刻,却也没有马上答应道:“到时再说,幺弟。”

带着吕欢回到教职工小区。

吴远看着欢欢进了房门,关上之后,这才进了自家,顺手关上房门,打开了空调。

小暑这节气一过。

天气明显地热了起来,以至于晚上都没有丝毫的凉意。

外甥文勇成天地住在特需病房里,不觉着。

真要是回到北岗,怕是每天石膏里的汗热难耐,就让他受不了。

更别提靠读书写字来转移注意力了。

吴远冲了个澡,清清爽爽地出来,往沙发上大马金刀地一坐,正准备给家里去个电话。

结果电话倒是先一步响了起来。

接起来一听,是老丈人杨支书打来的。

“刚到村部,一路上还算顺利。只是今儿是来不及卸货了,等明天。放宽心吧,别惦记了。”

“爹,你辛苦。”

杨支书嗯了一声道:“不跟你说了,你妈在家里等着我。”

这迫不及待的心情,毋庸置疑的口吻,有点子焕发第二春的味道。

一周时间,转瞬即逝。

这一周以来,上海的气温,就没低于过30度。

以至于吴芳华都忍不住抱怨说,这大城市的夏天,就是比乡下难捱多了。

这话多少还带着点让文勇回自家疗养的侥幸。

吴远听了好几回,并未放在心上。

他趁着这几天时间,把上海这边的事情,该安排都安排了。

7月15日一早,又是一个艳阳天。

吴远早早地起了床,准备早点到医院去,给文勇办理出院手续。

结果对门付秋,似乎是从欢欢那儿得了消息。

竟也早早地包好了一盖帘的饺子,煮熟了,端过来。

可谓是尽心尽力。

远亲不如近邻,在付秋的身上,算是一点不假。

吴远一人吃不完这许多,便拉上吕文清和吕欢爷俩一道享用。

离别在即,吕欢忧心忡忡,吃得特别安静。

倒是沾了光的吕文清,谈兴极浓。

“吴老弟,这次你过来,咱哥俩也没机会,坐下来好好喝一杯。等下回,下回过来一定补上。”

吴远笑道:“那是自然,吕老哥。”

随即话锋一转道:“不过下次过来,怕也将是吕老哥忙起来的时候。”

起初吕文清没听出这言外之意,挥挥手道:“鲁迅先生说过,这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会有的……”

说到这里,吕文清心里一动,反应过来道:“吴老弟,你的意思是?”

吴远嘴里正塞了个饺子,只得囫囵着道:“昨天我见了黄琦凡,听他说了,浦东那边规划,应该就快要落地了。你的那个方案,希望很大。”

一听这话,吕文清激动地把筷子,啪的一放,“真的?”

吴远点点头。

这事还能有假?

吕文清激动之余,又重新拾起筷子道:“如此说来,一旦我们那方案落地,后续的细化设计,的确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不过再忙,也得跟吴老弟喝上一杯。就当是到时候一同庆功了!”

吴远欣然道:“吕老哥有兴致,我自然是奉陪到底。”

饺子吃完。

付秋却又递上俩个铝饭盒,触手热乎乎的,滚烫。

里面是第二锅的饺子。

吴远觉着这俩家的情义,也跟着饭盒一般滚烫。

带着俩饭盒,关门落锁。

吴远跟在明朝身后下了楼,刚到车前,吕欢如箭般地从楼梯上冲下来。

把一个大部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塞到了吴远手里。

然后话也不说,招呼也不打地,又冲回楼上。

看得吕文清一通碎碎念,“这孩子,连个告别的话都不会说么?”

吴远看了看手里的大部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确实也不用说。

这书一看,就不是送给自己个的。

而是送给外甥钟文勇的。

同时欢欢这孩子,跟自己恐怕也没什么告别的。

她只会跟同龄人文勇告别。

而他们的告别,怕是都在这本书里。

想到这里,吴远连书都没打开,生怕里面掉出点什么,让正在送别自己的吕文清,暴跳如雷,再跟着自己杀到医院去。

“吕老哥,回吧!我走了。”

“一路顺风,吴老弟。早点回来!”

宾利慕尚缓缓离开,锃亮的车身上,映照着三楼窗前,吕欢那沉静的身影。

离开教职工小区,吴远直奔华山医院。

抵达特需病房的时候,四姐吴芳华早把行李全都收拾好了。

出院手续这边,材料也不少。

但由于吴远提前拜托曹护士帮忙准备,此刻也是万事俱备,只差清账了。

八点刚过,缴费窗口刚上班。

吴远就办完了所有手续,带着四姐娘俩,在曹丹丹的目送下,进了电梯。

第1310章 考不上清北,我可不饶你

看着电梯门关上,值了一晚上夜班的曹丹丹,疲惫上涌的同时,怅然若失。

目光垂下,落在手中的那张名片上,却又重新焕发起光彩。

或许,跟他的这次告别,并不是终止。

心中升起希翼的同时,肩膀上突然被接班的搭档章梅揽上,提溜着护士服内里的衣领道:“昨天穿的这身旗袍装,给他看了没?”

曹丹丹瞬间俏脸绯红。

她的确是存了点小心机的,可事到临头,终究是没有勇气,去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

电梯一层层地下行。

抵达一楼时,住院部大厅里已经人满为患。

为了应对出院后的行动,钟文勇从三天前,就开始架拐行动训练了。

可此刻,面对这汹涌的人潮,依旧难免力有未逮。

在老舅和亲妈的双双护持下,才勉强出了住院大楼,来到车前。

手术过后的那条腿,不能蜷曲,不能横躺。

以至于钟文勇只能仰躺在后排,把腿放在驾驶位和副驾位之间。

吴芳华同坐后排,照顾着儿子。

得亏,这宾利慕尚后排空间够大。

才让钟文勇这般别扭地仰躺,绰绰有余的同时,不至于憋屈地难受。

离开华山医院时,吴远看了看腕表上的时间,已经八点半钟了。

这么一耽搁,今儿怕是得下午四五点钟,才能到家。

果不其然。

宾利慕尚一路风驰电掣,几乎没怎么停歇。

抵达北岗地界时,已经过了四点钟了。

吴远打开车窗,感受着北岗的热风吹进车内,再次征询道:“四姐,咱先回哪里?”

吴芳华看了儿子一眼,微微迟疑道:“还是先回辛庄吧,他几个叔叔都在家里,等着给文勇接风洗尘。”

也对,钟文勇手术这么大的事。

四姐夫钟振涛这几个兄弟姐妹,总该表示表示。

“行,那咱就先回辛庄。”吴远拍板完,随即道:“但晚上你们可不能叫文勇热着,尤其是他那腿。”

吴芳华信誓旦旦地道:“他爸专门给他买了台新台扇,蝙蝠牌的。”

吴远点点头。

这年头,叫四姐夫买台空调,装在密封条件都不达标的农村砖瓦房里,明显不太现实。

有台名牌风扇,已经是很不错了。

宾利慕尚拐上下乡的石子路,车身也跟着颠簸起来。

时隔半个多月,钟文勇看着窗外熟悉的一切,心中涌起一股子重生的感觉。

解决了这条腿上的毛病。

从此以后,他的内心再无弱点。

迎接他的,只能是所向披靡,一往无前。

深吸一口气,钟文勇掏出兜里攥了一路的那张纸,递给副驾上的吴远道:“老舅,这是我给你写的欠条,你一定要收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