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110)

作者:奔跑的八零后 阅读记录

一语惊醒梦中人。

家具毕竟和板材木料不同,家具是成品。

这必然涉及到审美差异,流行元素,甚至是出产地的影响。

上海人一向以上海货自居了这么多年,轻易能接受一个小地方家具厂生产的家具?

自己先前的想法,多少有点一厢情愿,过于飘了。

所以吴远万分庆幸地道:“五爷你点醒我了,看来这事需要考虑的因素还很多,容我仔细研究研究。”

回到公司,吴远直接叫来邹宁。

吩咐她针对上海本地家庭挑选沙发、席梦思床的习惯做了个调查问卷。

邹宁看着纸面上十好几个问题,眉头立刻拧巴到一块去了。

“老板,这大热的天,这种调查怕是没几个人愿意做。”

“说你笨,你就不聪明。”吴远点着自己的脑门道:“要用点子智慧!”

邹宁也不气不恼,只是有些阴阳怪气地道;“那请老板指点指点我这不聪明的人,开发开发人家的智慧。”

吴远喝了口水,才道:“首先,对于主动上门的,装修工程进行中的客户,填一份调查问卷不难吧?”

“其次,带上点小礼物,到百货公司问问家具售货员,不难吧?”

“再次,采购点小瓶酱油、味精之类的,在小区门口支个摊,填一份问卷,送一个小礼品,不难吧?”

“再再次……”

“行行行!”话未说完,就被邹宁打断道:“老板你别说了,我懂了,我开窍了。你就说,这事能给我支多少经费吧?”

“让明琪先给你支个500块。”

“好嘞,老板。”邹宁立马神采飞扬:“早说有经费,我能差这点子智慧?”

嘴上死硬死硬滴,可到了马明琪和范冰冰身边,邹宁却没少嘀咕:“真想不到,老板的花招怎么这么多!你们说他脑子是怎么长的?”

马明琪颇有自得地道:“要不然他是老板,咱是打工的呢。”

范冰冰张了张嘴,很想说:“要不然他在外头,我爹在里头呢。”

但终究没说出口,徒留一声轻叹。

把任务一布置下去,吴远这心里瞬间就踏实下来。

卖家具给上海人,其实跟给他们搞装修一样。

无非是要找准他们的需求和痛点,对症下药。

想要洋气的,咱就整洋气的。

想要真皮的,咱就做真皮的。

哪怕是想要洋牌子的,咱照样也能给他们造个洋牌子出来。

什么华伦天奴,名创优品,合生元之类的。

都是可以借鉴的。

如此到了第二天,8月11日。

天气忽然有些转凉,空气中甚至夹杂点海腥味,据说是有台风即将在未来的24小时~48小时内登陆。

一大早,邹宁和范冰冰便带着印出来的调查表和买来的小礼品出门了。

吴远叮嘱了几句,随后接待了两个昨天的客户。

兴许是急等着要装修,这两个客户没怎么犹豫,就确定下来,签了合同。

于是吴远陡然间空闲下来。

干脆溜达着直奔南京路的第一百货商店。

作为上海人钟爱的老牌百货公司,这里种类齐全,品牌多样。

有资格入驻这里的产品,很有参考意义。

吴远在家具专柜溜达了几圈。

不管是各种床品还是组合沙发,款式和样式上。的确都比内地要潮流一些。

至于结构上,反而由于追求机械化,摒弃了传统的榫卯结构,而采用大量的铆钉来固定。

生产是高效了。

可这样的床架子,怕是经不起多久的折腾,就会咯吱咯吱地晃悠。

要是晃悠的时间久也就罢了。

万一不那么久,那不等于当场社死了。

售货员也很聪明,绝口不提坚固和耐用,只从款式上吹,怎么怎么新潮,采用了意大利或者法国的设计云云……

吴远根本没听进去。

他只相信自己的眼光。

白瞎这么好的木料和原材料了。

不过售货员这番说辞,倒也道明了兴旺家具的短板所在。

心中有数之后,吴远直接回到公司。

他前脚刚进门,邹宁和范冰冰后脚就从乌龟车上下来了。

早上带出去的小礼品全没了。

取而代之的是两大袋子的盒饭。

“调查的怎么样?”

邹宁很是得意地道:“效果不错!下午再换个地方做一次,就该差不多了。”

预料之中的事。

毕竟真金白银花出去了。

虽然说小瓶酱油、小袋味精不值多少钱,但却很实用。

家家都用得着。

正说话间,一辆夏利怼到了众人面前。

里头人还没下车,吴远就透过车玻璃认出里头的人来了。

连忙迎上去道:“大哥,你咋这么早就到了?”

第135章 这一波,原来你在大气层

“我从市车站赶的头班车。”

杨贲顾着说话,冷不防吴远把车费付了,顺手撕了几张手撕票,这才连忙抢着掏钱夹子道:“我自己来。”

吴远拉过杨贲,拍拍车让司机先走了:“大哥,你到了我地盘上,还跟我讲这些?”

杨贲无奈只能收起钱夹子,跟着吴远进了腾达公司。

如果说他进上海,跟刘姥姥进荣国府似的;那进了腾达公司,就好比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

外头看着不起眼,里头那叫一个凉风习习,香气氤氲的。

都是老乡。

见到杨贲进门,马明琪连忙过来叫人,随着叫了声:“贲舅。”

范冰冰也主动介绍自己,叫了声大哥。

随即吴远给杨贲介绍了邹宁。

杨贲回过头来,一脸揶揄道:“妹夫,你这儿靓女这么多,落雁知道吗?”

吴远一个哈哈道:“都是小姑娘,我媳妇不会介意的。”

随即叫住范冰冰问:“盒饭够不够,不够再去买两份回来。”

“够的,老板。每次饭店老板都会多给两份,怕咱们不够吃。”

杨贲也注意到了,“这些就是你们工人吃的饭?”

吴远点点头,“我也吃这些。中午就先将就将就,等下午老家来了人,晚上一起给你们接风洗尘。”

杨贲啧啧道:“这盒饭已经够好了,有鱼有肉的。”

随即环顾四周感叹道:“真想不到,你到上海才短短一个多月的功夫,就搞这么大了。你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

说到这里,俩人在沙发上坐下来。

范冰冰送来两瓶汽水。

吴远伸手递给大舅哥一瓶,就听他续道:“妹夫,原本我是带着任务来的。可是一见到你现在的情况,我又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了。”

“大哥,咱一家人,你还跟我来这个?”

杨贲一仰脖子,一瓶汽水下了肚,接过吴远散的华子点上道:“行,那我就说。”

“你现在装修做得蒸蒸日上,借助装修这个渠道推销家具,的确是个好想法,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俩当时一听,也觉着能行。”

“后来我跟你嫂子又研究了一天一夜,现在我们觉着这事你得慎重。”

说完,杨贲猛抽了一口华子,透过吐出的烟雾,看着吴远。

等他回话。

吴远弹了弹烟灰道:“你跟嫂子说的没错,这事必须慎重。而且我觉着,把咱们现在的家具,直接运到上海来,势必会遇冷卖不出去。”

“到时候除了透支我装修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好信誉之外,大概率不会有其他效果。”

一听这话,杨贲长出一口气:“你能这样想,是最好不过了。”

“可话又说回来了,咱们的兴旺家具真有那么差么?”

吴远抛出个问题,又自问自答道:“我看未必,无非是迎合不了上海人的口味罢了。”

杨贲重重一点头:“说的一点没错。”

紧接着就听吴远来了个大拐弯:“所以这恰恰是我们兴旺家具的一次机会。一次挤进大城市柜台、成为时髦家具的一次机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