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213)

作者:奔跑的八零后 阅读记录

最终还是便宜了仨只狗。

正忙着,媳妇杨落雁抱着俩孩子从楼上下来了。

吴远这才发现,丈母娘刘慧不在家:“妈呢?我这做了两道大菜,正想给妈补补呢。”

杨落雁道:“妈回去给爹做饭了。”

吴远随口道:“叫爹过来一起吃呗,两大锅呢。”

蔺苗苗当即道:“我去打电话。”

结果被杨落雁拽住道:“别了,让他们老两口也团聚团聚,咱们就别打扰了。”

夕阳西下。

一盆羊蝎子炖白菜粉丝,一锅地锅鸡,热气蒸腾。

仨人坐在桌前,带着俩孩子。

俩孩子激动得小手直往锅里伸。

蔺苗苗大快朵颐道:“老舅,今晚不会停电吧?我想洗个热水澡。”

吴远随口道:“怕停电就提桶热水进去备着。”

这都是现成的经验。

杨落雁附和道:“多烧点热水,我也要洗。”

农村啥都缺,唯独不缺柴火。

除了灶房屋檐下,堆了上千斤的煤炭。家前屋后还收拢了不少断掉、枯掉的小树,拳头粗细,做不了木材,只能锯了烧柴火。

加上以往盖楼时,家前屋后撅起来的树根树段子,全都是家里源源不断的柴火。

一顿饭吃了肚滚溜圆,羊蝎子和地锅鸡全都剩下一半。

就这,仨人连米饭都没吃,就饱了。

吴远接过带孩子的重任,让媳妇和苗苗收拾餐桌厨房,烧水洗澡去。

结果大晚上的,还有人上门。

吴远伸头一看,是马明军带着媳妇张艳,提着东西来了。

“师父,大过年的,也没什么好东西,你可别嫌弃。”

吴远看着实诚的大徒弟和媳妇道:“今天刚到家,都不知道歇一歇。你俩送礼是生怕落后于人呀?”

马明军嘿嘿一笑道:“师父,艳儿早准备好了,我就是负责跑个腿。”

张艳接着道:“师父,今年老二家肯定会送鱼过来,所以我就给您弄了条羊腿。合胃口的话,我再给您张罗去。”

“够了够了,你俩攒点钱也不容易,就别乱花了。”

“托师父师娘的福,今年攒了不少,要不是爹刚走一年,我都想开春起房子了。”

能起房子,说明是真的攒到点钱了。

徒弟生活过得好,吴远心里也高兴。

尤其是这实心眼的大徒弟。

“起不了房子,可以先把砖买回来。”

俩口子点点头。

就听马明军续道:“师父,我看到李二狗了,要不是艳儿拦着,我非上去揍他一顿。”

吴远俩眼一瞪:“他一个有前科的人,你跟他犯什么浑?以后见着他,躲着点,村里有人看着他。”

第258章 全乡首富,富可敌乡

送走大徒弟俩口子,吴远很是欣慰。

这俩口子,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对自己那都是没得说。

节节都不落。

这辈子,只要大徒弟不犯浑,还跟上辈子一样踏踏实实的,吴远就能保他家一个平安富贵。

送走大徒弟俩口子,杨落雁也洗完澡出来了。

一身香喷喷的,闻得吴远蠢蠢欲动。

看到大徒弟家送来的礼,杨落雁又是感动,又是心疼:“明军家也不容易,你这个当师父,真就送多少收多少呀?”

吴远也很无奈。

他最怕跟别人推来搡去的那种客套了。

结果杨落雁说到最后:“至不济,你给明军家俩孩子回点小礼物也行。”

“家里有么?”

“有!”杨落雁吹着头发道:“我打上海带回来的。”

随即又道:“算了,你别管了,我来给吧。”

有媳妇就是好。

大事小情的,大老爷们注意不到的地方,女人家心细,总是能更加周到一些。

夜里。

吴远和杨落雁带着俩孩子在一楼卧室里睡。

好在俩孩子习惯挺好,喝了温开水冲过的奶粉,翻腾了几下就睡了。

吴远这才有机会,搂着老婆,细嗅蔷薇。

结果被杨落雁边推边嫌弃道:“都老夫老妻了,哪来这么大瘾?”

抱自己老婆这事,吴远能怂么?

断然是不能。

加上俩孩子也是真争气,任凭屋里动静翻天,也没醒。

隔天一早,腊月二十二。

吴远醒来时,不仅身边人去床空,就连俩孩子也不在小床里了。

穿上衣服出门一看,一个在蔺苗苗怀里,一个在刘慧怀里。

刘慧抱着小江,恨不得含在嘴里,碎碎念道:“外婆昨晚没带你们睡,一宿没合眼。时不时地想着,小江着凉了没,小江尿床了没,小江醒了没……”

吴远笑道:“妈,俩孩子昨晚睡得挺好的。”

刘慧头也不回地反问道:“你一夜起来看孩子几眼?”

吴远无言以对。

看得蔺苗苗捂着嘴偷笑。

洗漱完毕,马明朝带着媳妇苗红来了,后面还跟着扎着马尾的马明琪。

仨人手上全都没空着。

苗红手上提着俩条黑鱼,个大不说,还活蹦乱跳的。

马明朝手里提了两条利群烟,马明琪手里更是提了一网兜的罐头,黄桃的,香梨的,应有尽有。

最后杨落雁做主,只留下了两条大黑鱼,放养在水井旁的水桶里。

其余的,都让他们带回去了。

吃完早饭,陆续有人上门来送礼。

吴远干脆躲出去了,全权交给媳妇杨落雁来处理。

一路溜达到村部,老丈人杨支书,正好跟李会计和老许头几人,蹲在村门口晒太阳抽烟。

吴远掏出烟来,先给几人敬了一圈,随即也蹲下来,加入其中。

老许头美美地抽了口华子,嗟叹道:“小远,以你现在的实力,堪称是富可敌乡了吧?”

“许叔,你也太小看全乡人民的经济实力了。”

“我没小看!”老许头嘴硬道:“全乡年收入超过1000块的,是不少。但能结余1000块的,那绝对不超过100户。”

你要这么算,那吴远真是无话可说了。

李会计接着提起道:“听国柱说了,现在盼盼家具厂还在加班加点,将近200号人做的家具,根本不够卖的。”

杨支书得意洋洋:“你也不瞧瞧,是谁的闺女婿!”

老许头哈哈一笑:“头两年,小远出去,别人一介绍都说,这是杨支书的闺女婿。如今你老杨头出去,别人一介绍,这是吴老板的老丈人。”

李会计笑的连连点头道:“是这个理不假。”

老支书不以为意。

就听吴远问起道:“爹,这村里腾出来的房子都收拾干净了吗?要不要我叫人来刷刷墙?”

毕竟也被兴旺家具厂用了一年,折旧是难免的。

杨支书摆摆手道:“不用,我早叫人收拾过了。暂时没其他用处,刷了也是白刷。”

吴远提议道:“等明年蚕桑铺开了,可以租给没房子的家庭养蚕。或者村里自己留着试点,也好。”

老许头一拍脑袋:“我正愁这事呢。卞乡长派下来的死任务,每个村至少100亩桑树地。100亩地,得打几万斤粮食。真要是养蚕挣不了钱,咱们怎么跟村民们交代?”

杨支书倒是看得开,“能动员多少就动员多少,到不了100亩,我扛着。”

李会计安慰着老许头道:“许村长,这事有老支书在,你愁什么?到时候老支书往卞乡长跟前一站,卞乡长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看小远的面子,也不能把咱们村怎么样。”

“李叔,许叔,你们在卞乡长面前提我名没问题。但是退田种桑这事,确实能挣钱。为了村民们考虑,能多动员,还是要多动员的。”

一句话说的老许头重拾了信心:“听听,这就是大老板的觉悟,你们都没法比。”

打村部离开,吴远溜达着回到家,正赶上腾达公司的几位师傅过来送礼,放下礼就跑。

弄得杨落雁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