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230)

作者:奔跑的八零后 阅读记录

怕被幺妹儿嫌弃。

吴远三两下秃噜完了面,抓起茶几上的华子,也推开门,给大舅哥散了一颗道:“今年怎么早?”

杨贲看了看屋里,回头道:“不瞒你说,妹夫,我这过年都没睡好。”

吴远拿着杨贲的烟头,给自己烟上了火,又交回给对方道:“不至于吧,这是遇上什么事了?”

杨贲弹了弹烟灰道:“还能是什么事?猛子的事?”

吴远猜忖道:“他想脱离你单干了?”

“这你都能猜到?”杨贲愕然之余,一脸无奈地续道:“这不是看到了盼盼家具畅销的机会了么,他想盘下我刚从谭老板手里盘下来的北阳县大卖场。可李云她不同意,觉着这是摘桃子,夺人所好。”

吴远点头道:“大嫂想法没错,这确实有些横刀夺爱了。”

“为这事,李云没少跟我吵,我也很为难。李云说,当初我给猛子这碗饭吃,就该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大哥,我给你出个主意。”吴远沉吟道:“不过你千万别说是我说的。”

“你有办法最好了,李云也听你的。”

“全省那么大市场,除了北阴市和彭城有几个代理商的盼盼家具大卖场,其他市里靠的都是百货商店和供销社这样的经销商渠道。二哥有本事,就去这些县市开个大卖场,依旧从你这里拿货,你也顺便帮衬着点,账上该怎么算就怎么算……”

杨贲思忖道:“这倒是个办法,虽然更复杂点,但亲兄弟明算账,也算上是互惠互利,李云应该没什么话说。等回去我跟李云商量商量。妹夫,还是你有办法!”

说话间,马明朝开着桑塔纳到了。

一家人收拾收拾上了车,掉头直奔老支书家。

过去的路上,马明朝发愁道:“老板,最近来给明琪说亲的也不少,可明琪死活不愿意见,把媒人都给气走了,你说这可怎么办?”

吴远笑道:“明琪工作在上海,又有学历,眼光高一点很正常。老家介绍的这些对象,你跟苗红给把把关,觉得达标了,再让明琪见面看看,培养培养感情。”

“……不要什么阿猫阿狗都往明琪跟前带,那样换做是我,我也不乐意。”

杨落雁附和道:“就是,说不定明琪将来找个上海男人当老公。”

马明朝道:“小娘,那可不指望。大哥跟我就这么一个妹妹,真嫁到上海了,逢年过节见不着面,就跟把幺妹卖了似的。爹娘泉下有知,也会埋怨我俩。外人说不定还以为,是我跟苗红容不了她。”

这事真有可能。

农村的人言可畏,瞎话胡话传起来,比城里快多了,也离奇多了。

第279章 为了祖国小花朵的成长

车到了老支书家门口,闲杂人等立马让开。

这本不是吴远要讲究的排场。

却因为大年初二的,老支书家门口乡邻确实多,而硬生生地形成了排场。

等到杨贲得意非凡地打副驾上下来,那脸上的表情,更是坐实了乡亲乡邻们的判断。

毕竟,连老支书的大儿子都跟着沾光了。

随即,吴远从后排上下来。

脚刚落地,就转身去抱尚且在杨落雁怀里的俩孩子。

等到把俩孩子抱出车来,杨落雁这才最后下了车,登时就给围观众人一股雍容华贵的靓丽感觉。

别说同村的老少爷们了,就连嗑着瓜子的大姑娘小媳妇都看得呆了。

心里头琢磨着,想当年还觉着老支书的掌上明珠所嫁非人的。

现在看来,分明是嫁对了、嫁准了、嫁的独一无二了。

放眼十里八乡的,谁能有杨落雁如今的风光?

刘慧打院子里冲出来,一双手上还沾着凉水,直接在后腰上抹了抹,伸手就来抱小江。

实在是这些日子没怎么带孩子,心里想念的紧。

抱到怀里,忍不住连香了好几口。

看得门口的村民们,一哄而散。

院子里,除了蒋凡,其他人都到了。

各家的孩子,杨千帆,马笑笑,杨冲,眼见着小姑父、小姨父家的俩孩子如此受宠,心里多少都有些吃味。

可等到杨落雁拿出一盘子巧克力来,心里那点小情绪全都抛诸脑后了。

老支书正在跟大姐夫马长山,蹲在堂屋廊檐底下,晒着太阳,合计着村办小学的事儿。

吴远走过去,给俩人散了烟,这才蹲下来。

结果刚蹲下来,杨千帆就给他搬来了凳子道:“小姑父,你坐。”

吴远一瞅,老支书和马长山都还没坐呢。

马长山当即笑起来道:“爹,你瞧见没,千帆这孩子,就认准妹夫一人了。搬凳子都没咱俩的份。”

一句话说得孩子小脸刷地红了。

其实小孩子哪来那么多小心机,更谈不上什么势利眼。

吴远蹲着没坐,却替杨千帆说话道:“这孩子八成是想吃水煮鱼了吧?过年时刚吃过,今天咱们吃烤鸭和卤鹅。”

帮着杨千帆解了围,小爬凳放在仨人面前,谁也没坐,只用来放烟和打火机。

马长山道:“妹夫,你也别光听着。你脑子灵活,给爹出出主意。现在学校老师还没招齐,县教育所也不派人。”

吴远白了白大姐夫一眼。

你堂堂一校长,跟教育所说不上话?叫我来出什么主意?

不过白眼归白眼,看着老支书眼巴巴的样子,吴远琢磨着道:“爹,这好办哪。你继续招老师,就说表现好的,能给解决编制。到时候编制就让大姐夫去跑,反正他能说的上话。”

马长山登时要跳起来了。

这话是纯属给他挖坑,这年头编制那是那么好要的。

不过话说回来,真有评编制这个噱头在,绝对不愁招不到人手。

所以老支书一听,就直拍大腿:“我看这个主意行!长山你觉得呢?”

马长山顿时哑在那里。

眼角瞥见吴远嘴角忍不住地上扬,偏偏没什么办法。

于是老支书当即拍板道:“你不说话,我就当你默认了。这事就这么定了!”

吴远岔开话题道:“爹,学校打算什么时候开建?人手都找好了吗?”

结果老支书枪头一转道:“小远,你手下那么多人,这个事交给你不是正好么?”

吴远能说什么?

在马长山的偷笑声中点头道:“正好,确实正好。”

仨人刚聊完,就听着锣鼓声敲敲打打地越来越近了,杨贲从门口走进来道:“爹,旱船队来了。”

“知道是哪里的么?”

“看样子是下圩村的。”

身为老支书,这事他躲不了。

不仅要支持本村旱船队的巡回演出,还得应付邻村乃至乡里的旱船队。

好在太远的地方,旱船队一般不会过来。

真正开拖拉机送旱船队过来表演的,那就有点过于刻意了。

为人所不喜了。

不过村民们和孩子们可不管这些,反正烟和钱不需要他们出。

他们只管看个热闹。

毕竟春节在家,也没什么更多的娱乐。

很快,旱船队到了门口,直接在一阵激进的锣鼓声中冲进院子里。

也得亏老支书家院子大,容得下一个旱船队表演之外,还能容得下围观的村民。

只是如此一来,杨沉鱼、李云她们的饭就坐不下去了。

只能先在袖笼里暖暖手,等旱船队走了之后,接着再做。

一个钟头的时间里,老支书家,不仅院子里站满了人,而且院墙上也爬了不少,甚至有人站在邻居家的院墙上,冲这儿张望。

至于院墙上那些玻璃碴子,早就因此被拔干净了。

等到日上三竿,旱船退着离开了老支书家大门,人群也跟着散去。

院子里一片狼藉。

吴远和马长山扯起扫帚,把垃圾往大门口扫。

扫到大门口,归拢在一起,先堆在门后。

大黑从狗窝里钻出来,用力地抖了抖狗毛,前爪扒地,美美地伸了个懒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