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255)

作者:奔跑的八零后 阅读记录

卧槽,这消息传得比互联网时代还快呀。

吴远一脸苦哈哈地道:“卞乡长你也知道了哈,徐县长找我过去,给我出难题的。”

卞孝生又问了:“是不是县服装厂的事?”

吴远点点头。

卞孝生什么也不说,直拍着吴远的肩膀道:“难为你跟你爱人了。”

吴远开始牢骚满腹道:“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颗炸弹,谁敢往自己怀里搂?”

这回轮到卞孝生抽着烟,默默点头了。

“卞乡长,你也知道。咱这些做生意,办厂的,生存才是第一要务哪!别看咱们有时候能挣点钱,可是生存发展是始终盘旋在头顶的一个大问题。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我们可是没人替我们兜底的。”

这前半句话,卞孝生这段日子以来,搞缫丝厂,也是深有体会。

就这,他还是以一个乡长的身份感同身受的。

如果是换做朝不保夕、风险自担的生意人,肩上的担子和压力只会更大。

况且这年头,上头一纸文件,说不给搞就不给搞了。

简直就是过了今儿没明儿,朝不保夕。

不过响鼓不用重锤,吴远这话也是点到为止。

为了就是万一徐县长找卞孝生问东问西,自己这个怨言有个出口,也好跟当面和徐县长聊的那些,呼应上。

送走卞孝生,也到了下班的点了。

吴远带上厂长办公室的门,就见杨国柱还在埋头苦干,随口问了句:“二叔,不下班?”

杨国柱抬头扬扬手道:“你先回,你先回。”

吴远上了桑塔纳,先走县城绕了一圈,接上媳妇杨落雁,这才回家。

车子到了家后面,却见老支书正带着一群人,站在田间地头,指手画脚。

第310章 谁能想到厂长这么年轻

吴远摇下车窗,跟众人打了个招呼。

这才得知,眼前这块地,是准确集中退田种桑的。

各家各户都不多,差不多四五分地的样子。

另外再将北湖那块浇水麻烦的散地利用起来,挨家挨户凑个一亩桑田,就差不多了。

一亩桑,就足以养上一张半的蚕了。

足以完成乡里划下来的任务了。

不得不说,村里的规划还是很科学的。就这,推行起来,不免仍有阻力。

以至于吃晚饭时,老丈人还边吃边抱怨说:“去年我就通知了,这两块地别种麦子,别种麦子,真就有那些犟种跟你对着干。现在麦苗长成这样,化肥钱也搭了,结果却只能铲掉,现在又要死要活地不给铲。”

吴远提了一嘴道:“爹,现在天气还没暖起来,种桑树还早吧?”

“早是早了点,可等到麦苗长起来,再去铲,阻力只会更大,麻烦只会更多。”

吴远不说话了。

农村就是这样,怎么做都会有人不满意。

倒是老丈人这支书一干几十年,工作思路和方法,肯定是最适应这块土地的。

甭管它高不高明,管用就行。

老支书吃完饭,带着大黑的狗饭就走了。

家里顿时冷清下来。

连刘慧都忍不住回想起,前阵子,文强文雅、熊武熊文在的日子了。

小孩子就是这样。

见多了厌,不见了又想。

吴远上楼从M1000中抽出录像带,往一楼客厅的录像机中一放。

刘慧和杨落雁娘俩不明就里,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等到小江和玥玥的片段播出来,刘慧抱着小江,乐得跟孩子似地。

杨落雁回头,美目灼灼道:“这东西,还挺有意思的,你怎么想起来买的?”

吴远抬抬头,努努嘴道:“接着往下看,你就明白了。”

俩孩子的片段很快过去。

紧接着响起了青苹果乐园的韵律,以钟文雅为首的四个孩子出现在电视里。

这回不但是刘慧惊讶了,就连小江都指着电视,哦哦滴叫个不停。

随着歌曲的播放,起初文雅几个孩子跳的还不错,有模有样的。

刚接近一半时,突然停下来,就见有人掐断了信号。

刘慧意犹未尽地道:“跳得挺好的,怎么这就没了?”

不过吴远看出来了,刚才那一段是因为文强抢拍了,他想找补回来,结果一停,反而跳不下去了。

好在很快画面重新恢复。

几个孩子的第二次尝试终于开始。

这一次跳得愈发纯熟自信了,支撑的时间也更久一点,差不多到了四分之三,接近末尾了。

这次嘎然而止,没人意外。

倒不是因为习惯了,而是大家都看到了原因。

熊文这孩子,一不小心绊倒了自己。

所以刘慧嚷嚷道:“熊文这孩子没事吧,没摔疼吧?”

没事肯定是没事。

至于摔没摔疼,那只有问他自己个了。

短暂的空白之后,第三次尝试再度开始了。

这一回,带队的文雅,小脸上,自信到露出笑容了。

连吴远都觉着,这孩子天生戏精的料。

兴许是由于事不过三。

这一回,几个孩子不慌不忙地跳到结束,直到曲终人散。

杨落雁一开口便道:“文雅这孩子,培养培养,将来能当明星啊。”

明星如今还算是光鲜的标签。

所以杨落雁说这话,是充满了褒赞之意。

刘慧也跟着点头,“这孩子长得讨喜,小嘴叭叭地又甜,真得好好培养。”

收起录像带,把电视打到中央一台,正在播新闻联播。

外头一阵狗叫,随即又偃旗息鼓了。

接着蔺苗苗斜挎着个包回来了。

杨落雁起身去张罗道:“饿了么?锅里还有点饭。”

蔺苗苗连忙道:“我不饿,舅妈,跟明琪、范冰在县里吃过回来的。”

吴远问道:“县里小吃铺子多了?”

蔺苗苗随口道:“对呀,感觉比去年上半年多了不少。很多小吃店,都死灰复燃了。县里头逛起来,也算是有点热乎气了。”

看来这次老人家上海过年,开始带来一些潜移默化的改变。

即便这种改变,在未来的两年内,会有所反复,但好在方向上是好的,并没错。

夜阑如水。

吴远在领到了媳妇的慷慨奖励之后,就听杨落雁在他胸膛上画圈说道:“上海那边店开了一周了,我打算明天先过去看看。正好也趁机躲一躲县服装厂这边的风头。”

吴远揽住了媳妇道:“表姐和若霖不是初八就过去了吗?”

“她们是她们,我是我。”

“既然你主意已定,那明天让明朝送你过去。”

正月初十,天色初晴。

一大早,刘慧黑着脸给杨落雁下了一锅饺子。

连老支书也闻声过来了,一脸心疼幺女儿出门奔波的样子。

还顺便带来了隔壁二婶给若霖带的行李。

俩孩子不懂事的,依旧跟媳妇咿呀娃呀地。

等到杨落雁上了车,刘慧和蔺苗苗早把俩孩子抱到屋里,看不见了。

不然真看见了,怕是又有一通哭闹。

桑塔纳一走,吴远就只能推出二八大杠,回到骑车东奔西走的时光。

结果等骑到盼盼家具厂,就见三辆解放大卡车,把门给堵了。

从车辆缝隙间,骑进厂里一看,杨国柱和杨沉鱼,正跟卡车司机交涉着呢。

原本通知的是三天后来拉货。

结果这些司机提前三天就来了,而且表示雇主已经把这三天的费用也付了。

这是生怕盼盼家具厂年后生产出来的第一批家具,被别人家捷足先登了。

吴远听明白之后,直截了当道:“你们愿在这儿守着就守着,但不能堵着厂里的大门,更不能影响厂里的正常生产!”

结果有个二愣子司机不服气,开口就怼:“你谁呀,你说话管用么?”

杨国柱连忙拦住对方道:“这是我们老板,厂长,他说话不管用,谁说话管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