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492)

作者:奔跑的八零后 阅读记录

如今水利局中,熊刚风头正劲,俨然刘局面前的红人。

昔日有多猜疑他、多看不起他,如今就有多谄媚,多点头哈腰。

熊刚自己个倒没觉着。

他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防汛抗洪的任务上来。

根据天气预报,淮河上游这几日也是阴雨不断。如果再这么下下去,不出两天,第一轮洪峰就会到来。

毕竟这年头淮河流域的抗洪能力几乎等于没有。

当然第一轮洪峰,通常没有太大的危险。

但对沿途各个城市,却是一次考前模拟。

模拟考得好,后续正式考试才有可能及格,甚至拿高分。

如果模拟都考得一塌糊涂,正式考试就更不用说了。

如此到了下午四点,北岗的雨停了。

熊刚趁机回家洗个澡,换身衣服。

这几日吃住在局里,身上都跟着腌入味了,衣服都穿包浆了。

不过这个点,他自然是回县里的小院,而不是回下圩村的老家。

媳妇吴秀华为了他的工作方便,早就把他的大部分衣服,都带到这边来了。

结果到家一瞧,吴秀华正和张艳、苗红闲唠嗑。

这几日,夜市上卖不了多少小龙虾,连带着白天的工作量大幅减少。

仨个人一搭手,不出俩钟头就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张艳和苗红见他回来,都起身打了个招呼。接着就听吴秀华提起道:“最近几天,你局里不少同事来过,烟烟酒酒的提了不少。我不收,但实在是推不掉。”

熊刚眉头一皱。

这人红是非多,没想到是非这么快就找上自己个了。

于是问道:“谁送的什么礼,都记下来了么?”

吴秀华理所当然地道:“记得清清楚楚,在我这儿没有糊涂账。”

熊刚把手一身:“把本子给我。”

接过吴秀华递来的本子,又叮嘱道:“东西都放好了,等我跟刘局汇报之后,再做决定。”

身在体制内,这些礼想一点不沾,也不现实。

具体什么人的礼能收,什么人礼不能收。

除了自己揣摩之外,也得跟顶头上司做个汇报。

至于刘局到时候参不参与意见,等汇报之后再说,咱这态度得先端正。

与此同时,芙蓉衣巷服装厂。

杨落雁推开窗户,伸了个懒腰,顺便呼吸一下雨后清新的空气。

下了四五天的雨,终于停了片刻,人也跟着缓了口气。

这时,蒋凡敲门而入。

“厂长,最新的订单数据出来了。公关装和一步裙的需求旺盛,其中一步裙独领风骚。而且连带着咱们的健美裤,也有不少的增长。”

杨落雁回身接过表格一看,“咱们的车间排产,还排得过来么?”

蒋凡点头道:“确实挺有压力。不过晚加班两个小时,加上第一服装厂的代工,基本能应付公关装和一步裙的订单量。只是这样一来,健美裤的订单就要延后了。”

说到这里,蒋凡见杨落雁没说话,便大胆建言道:“要不,咱们把健美裤订单砍了?毕竟卖了一年多了,市场开发得也差不多了。”

不料杨落雁坐下来,却不同意道:“二嫂,你要是这样想,可就错了。”

之所以说出这话,是因为杨落雁记得吴远说过,健美裤会风靡很多年,没有理由。

顿了顿,杨落雁思忖道:“这样吧,通知翠花姐,让她跟第一服装厂再谈谈,看看能不能扩大合作,把健美裤订单也交给他们做。”

“如果不行也没关系,咱们就找第二服装厂。咱手里抓着订单,总不至于在一棵树上吊死。”

蒋凡觉着有道理,却还是说:“不然电话还是你打吧,免得翠花心里有想法。”

杨落雁意识过来,没好气地道:“你们俩呀,厂子现在发展越来越快,你们俩的格局还停留在过去,没提升上来。”

蒋凡理直气壮地道:“那也得她跟着我一起提升才行啊。”

自打从王府井百货大楼回来,吴远就把心放回肚子里了。

已经被前世验证过的潮流和时尚,这辈子依旧是不会错,就算改由媳妇杨落雁推出,也不会错。

更何况,做生意这么些年,什么东西好不好卖,火不火,他一看便知。

有这个自信了。

是以这几天,他都全身心地放在黄老四合院的改造上来。

房屋的休憩是伴随着水电的改造,同时进行的。

这不今天,在原有的水路基础上,吴远又深挖加宽,进而拓展水路,确保多间厢房同时用水的时候,能够顺利排出去。

结果这一挖,就挖到了几个坛坛罐罐。

看到坛坛罐罐的第一眼,阿牛第一个跳出去,像是宝贝一样地抱起来。

顺便掂了掂分量,冲着孟师傅和周边几个师傅问道:“你们说,这里面能不能是小黄鱼?”

挖出坛坛罐罐,里头装满小黄鱼的传奇故事,向来是不缺的。

孟师傅瞅了徒弟一眼道:“就算是小黄鱼,你也得交给吴老板,由他交给黄老爷子。”

打翟第的装修队替换过来的老张师傅道:“别想了,小黄鱼不可能那么轻的。”

阿牛一想,也对,转而又升起希翼道:“那你们说,能不能是袁大头?这一罐子的袁大头,也能值上不少钱呢。”

孟师傅没眼看,自己这徒弟是财迷心窍了。

好在紧接着阿牛就打开了坛盖,然后打眼一看道:“这里头怎么灰扑扑的,石灰粉?”

晃了晃又发现不像道:“这石灰粉也太糙了吧?”

这时吴远正好过来,伸头过去一看道:“嗯,骨灰。”

一听这话,阿牛差点手一抖,把坛子给当场摔了。

好在是吴远眼疾手快,接住了:“干什么大惊小怪的?几百年的院子,挖到点骨灰不是很正常么?”

第605章 嘴上说不要,其实心里特想要

阿牛面如土色,抖若筛糠。

看向其他两个没开封的坛坛罐罐,再也不提小黄鱼和袁大头的事了。

在场稍微年轻点的师傅,都忍不住后退。

吴远看向几个年轻师傅道:“慌什么慌?把这几位先人妥善地处理好,没准能结一份善缘。瞧你们那劲儿,这么好的机会都不知道抓住。”

阿牛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只有孟师傅和老张师傅凑上来道:“老板,这事怎么办?”

吴远回过头来,手上把骨灰坛盖上道:“按说这事,肯定是要报警的。不过在报警之前,咱们得先跟主家打个招呼。”

这事,有人忌讳,有人无所谓。

打个招呼,也算是应有之义。

放下骨灰坛,吴远拿起大哥大来,却没有直接打给黄家,而是打给了远在上海的颜如卿。

电话很快接通。

只是电话那头的语气,冷冰冰的不像是前几天刚贴身教他摄影技巧的颜如卿。

不过一听到这边挖出骨灰坛了,颜如卿很快明白了吴远的用意,起身往外走道:“你等我五分钟,我马上给你回话。”

放下电话,吴远往地上一坐,顺便打量起这几个坛坛罐罐来。

坛子制作的很精美。

只是他也不懂,这种属于哪朝哪代的,又是经历了何等变故,以至于没有入土为安的。

很快,大哥大响起。

吴远接起来,就听颜如卿直截了当地道:“你们先保护现场,一会会有警察上门处理。”

吴远一听,就提出道:“颜姐,警察大张旗鼓地过来,会不会不太好?”

颜如卿一愣,“你提醒我了,我来通知那边。”

半个钟头左右,三名便衣,开着一辆战损级的吉普车过来了。

一上门就直接找吴师傅。

吴远起身迎过去,给三位便衣警官递了烟。

为首的侯警官迟疑了一下,还是接了,剩下的二位也都跟着接了。

侯警官把烟拿在手里,谢绝了吴远的上火道:“吴师傅,那几个坛子在哪儿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