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554)

作者:奔跑的八零后 阅读记录

回过头来,发现沈璐在笑,顿时把脸一板:“笑什么笑?我说得不对么?”

沈璐无奈道:“对是对,可是老板你提的,好像不是个时候。”

身为一个老板,自然不可能跟自家一个前台小姑娘计较。

更何况,人家说得,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

回到办公室,马明朝这才有机会找到他道:“老板,小拉达已经过户给吕大教授了,这是办完手续后的三万块钱。”

吴远看着那三沓子老人头道:“其他手续费税费,都是吕老哥自己掏的?”

马明朝点点头,顺带着从兜里掏出两包华子道:“吕教授还硬塞了两包烟给我,我不拿都不行。”

“给你就拿着,”吴远扬扬手道:“这钱先交给明琪放保险柜里,明儿给我姐送去。”

“好嘞,老板。”

转眼到了下班时间。

吴远拎起手包,就往外走。

毕竟他不走,可没人敢走的。

银色桑塔纳开出启华大厦时,日头刚刚落山。

路边的华灯,刚刚点上,尚且没有成为夜上海的主角。

桑塔纳回到四平路,就见着前面一辆车正堵着小区大门,不动弹。

马明朝按了两下鸣笛,接着心虚地道:“老板,前面那车是吕教授的车。”

吴远打眼一瞧。

马明朝自然是错不了。

毕竟是他刚刚经手办的,车况车牌他都一清二楚。

吴远笑了笑道:“他们干嘛呢,怎地不走?”

马明朝摇下车窗看了看道:“好像是在跟熟人说话。”

吴远干脆推门下车道:“你掉头回去吧,这几步路,我走进去就行。”

下了车,吴远往前走了几步。

才发现,前面的小拉达里,除了坐着开车的吕文清,后排还坐着付秋和吕欢。

看样子,是两口子刚开车去把闺女接回来。

如今在小区门口,被学校里的老师认出来,正寒暄着。

见到吴远出现,吕文清这才意识到往后看去道:“吴老弟,我是不是挡着你的路了?”

吴远摆摆手道:“没有,我这腿着回来的。”

付秋当即道:“吴老板,今儿你别做饭了,到我家来。正好买车这事,老吕得好好谢谢你。你俩好好喝一顿,放开了喝。”

吕文清当即如领了圣旨一般道:“吴老弟,就为了这酒,你今晚也得来。”

得了,自己不去,老吕喝不了酒了。

吴远只得答应道:“好好好,我回家歇一会,马上就过去。”

说完,吕文清也顾不上跟周围的老同事显摆了,以不能堵门口为由,先把车开进去了,稳稳地停在楼下。

吴远回家洗了个澡,换上大裤衩和工字背心,这才出门买了两道卤菜、一个西瓜和一份报纸回来。

把报纸扔家里,带着俩卤菜和西瓜敲响了对门的房门。

下一刻,房门就被吕文清迫不及待地打开来,见到吴远没有空着手,登时一跺脚道:“吴老弟,你说你也真是,不管什么时候过来,手里总不空着。”

付秋提着锅铲看过来道:“吴老板,家里菜都有,你不用破费的。”

只有吕欢心直口快地道:“哇,大西瓜!”

吴远径自把西瓜交给吕欢道:“去,切了吃。”

说着,跟着吕文清做到了餐桌边上,顺便把两份卤菜放在桌子上。

来吕文清家做客这么长时间了。

餐桌边上,是吴远坐的最多的位置。

反倒是那披着纱巾的沙发,他很少去坐。

吕文清忙着给他倒茶,吴远也伸头冲厨房里道:“嫂子,别忙活,有俩下酒菜就够了。你也不想吕老哥喝得太多,对不对?”

付秋失笑道:“吴老板,没怎么忙,都是家常菜。你先稍坐一会,马上就好。”

另一边吕欢把西瓜洗了洗,摆在茶几上,颤颤巍巍地就要下刀。

吴远看了眼吕文清,他似乎没有插手的意思。

于是心里不由得跟着揪心。

好在吕欢这手还算是稳,按住了西瓜,一刀两半个,随后就熟练多了。

切好了,摆在茶盘里,端过来给吴远和吕文清。

吕文清边吃着西瓜边道:“吴老弟,这车,你真是帮我大忙了,车况很好。去上牌时,那么多人都不信呢。”

吴远笑道:“吕老哥,这车也算是跟你有缘分。再晚一点,或者再早一点,怕是都落不到你手里。”

第682章 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独好

当晚的这顿酒,吕文清喝得是无比尽兴。

付秋果然如之前所说的那般,丝毫没拦着。

于是吴远便也不好拦。

看得出来,有了这辆车,吕家的幸福指数直接上升了一个台阶。

连带着吕文清的奋斗,都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

相比之下,参与到浦东大开发的规划建设中去,做时代的弄潮儿之类的远大想法,反倒变得空泛、遥远,而不切实际了。

吕文清似乎是也明白了。

人到中年,理想和情怀都想往一边放放。

能让老婆和孩子,过上好日子,常常笑开怀,比什么不强?

这想法,吴远听着没毛病。

可心里总忍不住泛起点别扭来,总觉得之前跟自己高谈阔论,以社会进步为己任的吕文清,才是吕老哥自己。

而如今眼前这人,只是一个为家庭、为爱人,变成了另一个人的吕文清。

最后,吕文清不出意外地醉了。

吴远张嘴欲言地,最后却只留给付秋一句话:“嫂子,以后我支持你,别再让吕老哥喝这么多酒了。毕竟开车可得打起精神来,酒喝多了,会让人反应迟钝。”

付秋眼里掩饰不住地心疼道:“吴老板,你放心吧,没下回了。”

转天就是八月三号。

对于吴远来说,和往常没什么两样。

只是在买早餐时路过葛大爷的报刊亭时,被葛大爷招呼一声:“今天的报纸,不来一份?”

吴远也是奇怪。

葛大爷是知道自己只看晚报的,早上一般不买。

这种情况下,他还特别叫自己,是有什么特别的事?

于是将油条豆浆都交付左手,右手从兜里掏出五毛零钱道:“今天有什么特别的新闻?”

葛大爷带着老花镜,把一份光明日报往他面前一拍。

吴远一眼就看到了几个关键字,科威特,北部边境……

好家伙。

国际上要出大事了,海湾战争要开打了。

相比之下,国内是一片祥和,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喜迎这场亚运盛会。

真就是,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独好。

带着这份报纸,吴远吃完了早餐,坐上了桑塔纳,直到启华大厦。

这一路上,他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

总觉得这个消息的价值太高,高到他够不着的地步。

但话说回来,这场战争给国内的开放步伐,也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

这种积极的推动下,国内将迎来更大程度的开放,并沿着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这对腾达、盼盼乃至于曼迪菲来说,其实都是好事,是契机。

到了班上没多久。

沈璐便兴匆匆地跑进来道:“老板,意呆利领事馆维特领事送锦旗过来了!”

吴远一听,嗯?

这早不送,玩不送的,怎么非要今儿送呢?

结果等他迎出去,一见维特身后站着许久未见的萨拉时,顿时明白过来。

维特这种意呆利佬,哪里会有这等心思?

这特定是刚刚回到国内的萨拉撺掇的。

所以举行完简单的授旗仪式,拍了照之后,吴远就冲萨拉伸出手来:“什么时候回来的?”

结果萨拉直接给他来了个热情的拥抱。

随后才在翻译胡瑶的解释下,回答道:“昨天晚上的飞机。”

把这几位国际友人迎进自己的办公室,沈璐很主随客便地打了几杯咖啡端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