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779)

作者:奔跑的八零后 阅读记录

吴远俩人一路穿梭于人流之中,检票上车。

那架势,颇有种春运赶火车的错觉。

在软卧车厢休息了一会,火车这才徐徐开动。

离开火车站时,靠在床边的马明朝道:“远爷,下雪了。”

上铺的吴远扭头一看,还真是。

纷纷扬扬的大雪,忽然间洋洋洒洒地飘落。

火车还没走多远,就进入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这场大雪的范围可真够大的。

雪簌簌而落,以至于其他的所有声音,都因此而销声匿迹。

吴远靠在窗口,看着这一切。

一天没接到张百发电话的怅然若失,瞬间烟消云散。

好事多磨,来日方长。

伴随着冬雪入眠,仿佛车轮压在铁轨上的声音都轻了许多。

吴远很快入睡,睡得挺沉。

一觉醒来的时候,火车已经进入了彭城地界。

吴远睁开眼来,不仅看到了马明朝那张脸,而且发现对面上下铺的娘俩,也已经收拾好了。

看样子也是打算在彭城下车。

揉了揉眼,露出个彰显善意的笑意,却把人家姑娘羞得脸躲到一边去。

十多分钟,火车挺稳。

吴远俩手空空地跟在马明朝后头出了站。

因为行李都让明朝拿了,他只能空着手。

有心帮对面娘俩提溜一件旅行包吧,结果把人家吓得够呛,以为遇上坏人了。

于是吴远只能空着手,往外走了。

刚出站。

就见自己那座驾宾利慕尚停在门口。

媳妇杨落雁手捧着一大包东西,等在车外,旁边还站着抽烟的陆援朝,车里还坐着个徐招娣。

这幅阵容,又是在陆援朝的地界上。

吴远就没法责怪媳妇杨落雁了。

一见面,杨落雁就把怀里抱着那一团展开,包在吴远身上了。

这厚实的气息。

吴远趁手一摸:“羽绒服?”

夜色上杨落雁俏脸上,尽是得意与骄傲。

吴远任由媳妇替自己穿上,嘴上就开始调侃道:“原来不是为了来接我,而是为了尽快让我试穿这样品?”

杨落雁鼻子里哼了一声。

陆援朝道:“我媳妇什么时候要是能给我做这么一身,甭管多难看,我都能乐开了花。”

话音刚落,陆援朝就被旁边的马明朝踢了一脚。

紧接着马明朝紧急挽救道:“老板,这件外套挺板正,你穿得挺合身的。”

陆援朝这才反应过来,冲老战友投去感激的眼神。

吴远也顺便接过话茬道:“这版型没问题,比之前的面包服有很大进步。但媳妇,你这里面羽绒加的是不是有点多?”

杨落雁不明就里地道:“我给你加了六两绒,不多不多。”

“多了,多了,绝对多了。”吴远提醒道:“北岗这边冬天,四两绒顶天了。”

“之所以六两绒,你还嫌不够保暖,是因为你这羽绒打的不够蓬松,不够舒展。”

杨落雁若有所思地道:“我请芸姐找来的资料中,的确提到一个蓬松度的概念,但我没太当回事。这么说来,是真的多了?”

吴远耐心地启发道:“你想想,在保暖度不变的基础上,增加蓬松度,减少填绒量,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增加版型设计的自由度。”

“这样对女士羽绒服和儿童羽绒服,就可以容纳更多的设计元素,到时候还愁没人买么?”

一席话,说得杨落雁眼前一亮:“这回算是没白来接你。”

吴远脱了羽绒服道:“咱赶紧上车吧,这儿虽然没有BJ冷,但也绝对不暖和。早点回去,援朝还能补个回笼觉的。”

陆援朝这时候才提起道:“老板,裴副厂长原本也要来的……”

吴远直接打断道:“有心就行了。你俩抓紧把瓷砖厂办起来,才是正事。”

被吴远提这么一句,陆援朝并没有觉着有何不妥的。

反之,吴远若是不提。

保不齐俩人心里患得患失地,咱们搞得这个项目,老板压根就不重视?

众人先后上了车,徐招娣一脚油门,宾利慕尚离开了彭城火车站。

这时候,先前对面那娘俩,才回过神来。

女儿不认识那车标。

但这不重要。

这年头有四个轱辘的车子,就很牛比了。

此消彼长之下,心里的埋怨就更大了道:“妈,我就说你错怪人家了吧?”

当娘的却犹自嘴硬道:“宁肯错怪一千个好人,也不能叫一个坏人钻了空子……”

第961章 今冬第一场雪,不期而至

一转眼,11月下旬转瞬即逝。

离开首都的那场大雪,终于追着吴远到北岗来了。

30号一早,吴远揽着媳妇杨落雁,打被窝里睁开眼来,顿时被窗外的光亮照的晃眼。

虽然隔着厚厚的窗帘布,但透出的亮度却依旧像是日上三竿的样子。

难不成昨晚折腾得太晚,以至于又睡过了头?

吴远起身下床,凑到窗前撩开窗帘一看,“哟,下雪了,媳妇!”

杨落雁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赤着脚丫就下了车床,来到一整面墙的衣柜里,找出最新一版的男装羽绒服道:“下雪了正好,该穿这羽绒服了!”

吴远不由失笑:“好好好!”

这已经是十多天来,媳妇改的第三版了。

老实说,第三版的羽绒服版型和样式,已经有了千禧年之后的影子了。

面料上又革新了不少,只是成本上还居高不下。

但做给自家男人穿的,杨落雁自然是不在乎什么成本的。

与此同时,杨落雁吸收了给丈夫设计羽绒服的经验,一并出了三款女款羽绒服,分别涵盖短款、半长以及长款三种类型。

吴远穿上衣服,打房间里出来,却发现刘慧正站在客厅门前,冲着外头的大雪发呆。

“妈,”吴远叫了一声,随即注意到大雪还在飘散,漫山遍野早已成了白茫茫的一片:“这雪下得够大的。半夜我起来添柴火那会,还没下呢。”

刘慧叹了口气道:“这么大的雪,你爹又没法过来吃早饭了。”

吴远摆摆手道:“妈,不妨事,等我洗把脸,就去把爹接过来。”

提了这主意,刘慧却又开始犹豫:“太麻烦了,随他吧。”

吴远微微一笑,不再多说。

这老俩口,搁一起,嘴上互相嫌弃。一分开,又焦心地不行。

所以一会洗漱完,自己指定得去接了。

不仅是说到做到,更是为了让刘慧舒心,也让老丈人早餐能吃点热的,保证营养。

否则老丈人一个人在家,八成又是开水泡桃酥,将就吃几口算了。

五分钟后,吴远洗漱完毕。

套上媳妇早已准备好的羽绒服,爽爽利利地出了门。

大雪纷纷扬扬,声势浩大。

但裹在媳妇新做的羽绒服里头,却丝毫不觉着冷。

一方面是媳妇这羽绒服用料扎实,另一方面也是自己这身板扛造耐寒。

像是三年前那会,打第一套组合柜的时候,冰天雪地在东屋里,他还打着赤膊呢。

如此走到自家小楼后面的村道上,积雪已经没过了脚脖子。

放在十年二十年后的北岗,绝对算得上是大雪了。

可如今这年头,却稀松平常的很。

吴远一路走到学校门口,今儿周五,照旧得上学。

教室里的孩子们怕是得冻得够呛。

毕竟教室里四处透风的,取暖基本靠抖。

只有教师办公室勉强能点个煤炉子,烧烧开水的同时,取取暖。

当然这还不是最难受的。

最难受的是,在这样的天气里,从被窝里艰难地爬起来,然后咬着牙出门,顶着风雪赶到学校来。

正想着,就见着前方来个车子,而且车上的人影有些眼熟来着。

结果吴远反应过来,正准备躲避。

却发现前头的车子连带着车上的人,倒是先倒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