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963)

作者:奔跑的八零后 阅读记录

正好趁着俩老家伙斗嘴的功夫,吴远一手揽一个,把人让到自家院子里去了。

一进吴远这套四合院。

俩老伙计,顿时没话了。

那爷抚着院子里的凉亭栏杆,打量着周围的房屋造型,不由慨叹道:“想当年,万岁爷也没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啊!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的。”

相比之下,关爷的感慨就文绉绉多了。

和他祖上九门提督的武官出身,截然不同。

“一方天地,自有春夏秋冬呀!吴老板倒是懂得享受的人。”

吴远从屋里拿出没拆的华子,过来道:“您二位要是喜欢这里,就经常来。咱们都是街坊邻居的,本来就该经常走动走动。”

说完,吴远把烟交给二位,转身就进前院厨房里忙活去了。

忙活没一会,花娘的热情声音,就打大门口传进来。

等到看到那爷和关爷也在时,花娘的袖子已经捋好了,就差明说自己是来帮着做饭的。

如此一来,花娘想要避讳也避不了了。

干脆大大方方地道:“那爷,关爷,你们还指着吴老板一个大老爷们,屈尊降贵地给你们烧下酒菜呀?”

一句话把俩个老伙计顶在那儿,顿时下不来台。

吴远从厨房里冒出头来道:“什么尊什么贵的,不也是一天三顿饭,一躺三尺床么?”

说着干脆邀请道:“花娘,你把你家小子也叫过来得了。”

“正好我这家里,冰箱,到处都是满的。单靠我跟明朝俩老爷们,也吃不完。”

花娘却径自进厨房道:“不了,那小子吃过面了。”

吴远却坚持道:“吃过面,也不耽误吃口肉。”接着,对外头的马明朝道:“明朝你去把孩子叫来。”

马明朝抬脚去了。

花娘进了厨房,吴远却也没让出厨房阵地。

俩人在里头,难免蹭来蹭去的,发生些接触。

但接触归接触,碰撞归碰撞,并没有激起什么火花来。

倒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六菜一汤很快就鼓捣出来了,往正房的餐桌上一放。

有鱼有肉,有荤有素。

花娘家小子已经忍不住流口水了。

那爷和关爷却还绷着,一幅咱祖上也是见过世面的样子。

直到吴远从柜子里掏出两瓶茅台来,这才大惊失色道:“吴老板,咱们老家伙,二锅头就行!喝茅台,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吴远三下五除二地把酒开了道:“有什么过分的?茅台不也是给人喝的么?”

说着,哗啦啦地给那爷和关爷倒了个满盅。

顿时酒香四溢,俩人立马说不出推辞的话了。

不仅如此,连花娘脸上都涌现出跃跃欲试的样子来。

第1189章 嘴吵得越凶,天亮的越快

既然气氛烘托到这儿了。

吴远只能拿着酒瓶子问问:“花娘也来一点?”

果然下一刻,花娘双手接过瓷瓶的茅台道:“哪能劳烦吴老板您呢?我自己来。”

随即珍而重之地自己甄了一小盅。

三钱盅的那种。

如此一来,倒也挺好。

起码这是人家自斟自饮的,谁也没劝她。

紧接着那爷看着花娘那一小盅的酒液,将满却未溢的。

顿时惊呼:“这是行家呀!”

在那爷看来,会倒酒的娘们,自然是会喝酒的。

关爷也随之点了点头。

就见花娘稳稳地把酒盅端起来,置于鼻尖轻嗅道:“上回喝茅台,还是嫁到老魏家时,跟孩子他爹喝的交杯酒。”

好家伙,一听这话,那爷和关爷双双冲着吴远,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吴远就很冤枉,这关自己什么事?

总不能花娘喝一回茅台,就要洞房一回吧?

不过瞧着花娘端着这三钱盅而分毫不洒的状态,吴远也同意了那爷的判断。

花娘显然是个会喝酒的人。

饶是如此,花娘一连跟那爷、关爷和吴远喝了两个,拢共六盅之后,便不再喝了。

至于马明朝,他是滴酒不沾的。

小二两茅台下去了,花娘除了有点妩媚之外,几乎没什么太大变化。

相比之下,那爷也是二两酒下了肚。

便开始拿起老伙计关爷打岔道:“老关,你这都一只脚踏进棺材了,家里那些家伙事想好了怎么办没?”

吴远一听,顿感好奇。

关爷那院子,他见过,不显然不露水的。

能有什么家伙事?

见到吴远疑惑,那爷就开始往外倒了:“你不知道,小吴老板,老关那院里的家具,可比你经常出入那院里多多了。”

“而且不光是有各种祖传的家具,还有些文人字画。这家伙都当宝贝藏着呢。”

自己经常出入的那院,自然是指黄老的四合院。

关爷收藏的古董家具比黄老还多?

这倒是多多少少让吴远有些惊着了。

不料,关爷也没好气地道:“你还真别说我!你那院里的坛坛罐罐,不比我屋里头东西少。你打算怎么办地?”

那爷一口嗦完酒盅里的茅台道:“好歹我有一儿子!”

这话的意思,自然是关爷没有后。

似乎是为了印证吴远的猜测,花娘解释道:“关爷年轻的时候,风流债可不少。这胡同里全知道,就是没留下个一男半女的。”

关爷没管花娘这边,直冲着那爷道:“你那儿子,跟没了有什么两样?这都多少年了,没回来看你一眼的?”

这回花娘不解释了,而是直接问起道:“那爷,当年你到底跟大兄弟怎么闹掰的?这么多年来,胡同里说什么的都有。”

那爷嗟叹道:“还能有什么事?不过是那臭小子想卖掉我珍藏的一个青花瓷,我没让罢了。”

此话一出,关爷顿时指着那爷的额头道:“老糊涂蛋!你这坛坛罐罐既然迟早是他的,何必在乎早卖晚卖的?”

那爷执拗地摇摇头道:“我还喘着气时,就不能卖!等我死了,爱谁谁。”

好家伙,这真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如此说说叨叨的,两瓶茅台眼瞅着下了肚。

吴远眼瞅着这俩老家伙喝得差不多了,干脆挽留二位在家里歇下。

省得有个三长两短的,没人照应。

结果俩人相互搀护着起身,一个摆手,一个摇头地往外走。

吴远本想拦着。

却被花娘阻拦道:“算了,他们二位这老古董,认床的,换地方就睡不着了。”

既然这样,吴远干脆道:“我送他们回去。”

等到吴远把俩人各自送回各家,再回来。

花娘已经把锅碗瓢盆收拾妥当了。

屋里头清清亮亮的,焕然如新。

但人已经离开。

回到正房,茶桌上茶壶里往外嘟嘟冒着热气。

一看就是连茶都泡好了。

吴远小啜两盅,冲淡嘴里的酒味。

就听桌上的固定电话响起。

凑过去接起来一听,是媳妇打老家打过来的,电话那头还混杂着俩孩子咿咿呀呀的声音。

一番日常问候之后,杨落雁连忙长话短说道:“爹等半天了,我把电话给他了。”

原来老丈人也在。

等到电话机被放下又被拾起之后。

杨支书那略显嘶哑的声音,打电话那头传来道:“这几天早想给你打电话来着,一直没顾上,到今天才闲下来。”

吴远自然是先关心道:“再忙,爹你也要注意身体。而且眼下刚开春,有事也要慢慢干。”

杨支书嗦了嗦牙花子道:“饲养麻鸭这事,可是等不了哇。”

“你是不知道,村民们的热情实在太高涨了,忙得我跟慧琴、王娟、李静她们,三天没闲着。”

吴远掐指一算,鸭蛋二十八天的孵化期,可不就是赶在这两天出壳么?

老丈人要是这回不说,他都忘了这事。

“对了,爹,孵化率怎么样?够分的吗?”

“挺好!”杨支书一口断言道:“具体数字咱不懂。但按照慧琴算的账来看,咱还多出几百只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