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藏局(1046)

作者:小九徒 阅读记录

夏禧问:“怎么观山寻水?”

刘会长笑呵呵地回道:“与你们寻龙点穴差不多,根据地势地貌来判断,里面的道道很多。我举一个例子,有句口诀叫‘高山洒斜阳,点点透星光’。”

“白天你们就是漫无目地的走,但我常向远处眺望,看日光透过薄雾洒下来的光线变化,雪反馈日光是没颜色的,但如果下面有盐泉井,由于地质的变化,会呈一种‘盐星光’。”

刘会长从理论到实际,把我们忽悠的彻底愣住了。

夏禧说道:“我信了!但是!请你在我们饿死之前解决这个问题!”

第1290章 兽嘴

当夜无话。

翌日一大早。

众人忍受着饥饿,继续跟着刘会长寻找。

刘会长依然手执扇子,背着双手,不疾不徐地带着我们四处转悠,有时他会登上高处眺望,有时会俯下身子刨开雪尝一点土,有时甚至将耳朵贴在雪堆上。

他口中时不时喃喃自语地念着“三牛对马岭,不出贵人出盐井”、“两溪夹一梢、昼夜十八包”、“近河之井,水多而淡。山间之井,水少而咸”之类古怪的话语。

至于是什么意思。

我们也听不懂,也不好打扰他。

就这么一直找到中午时分。

我们都快饿昏头了,众人坐在雪地里休息。

夏禧和我一人叼了一支烟,默默地抽着,一句话都不想讲。

郝安开始担忧了:“老刘,人有水没食物可以支撑七八天,现在我们已经过了三天,再找不到,我们得想办法下去了,否则绝对会饿死在山上。”

刘会长闭着眼睛,扇着扇子没回话,也不知道他在沉思什么。

好一会儿之后。

这货突然猛地一拍大腿,睁开眼睛,问郝安:“郝兄,刚才我们是不是见到雪山土卵蚤?”

郝安回道:“对呀!土卵蚤到处都是,它们的太小跟跳蚤一样,不能吃。”

刘会长说:“谁说要吃了!你没发现它们的肤色跟山下的有些不一样?”

郝安想了一想:“好像有点不一样,山下是褐黑色……这里的是淡红色。”

刘会长兴奋异常,猛地从地上起身,向我们招呼:“跟我来!”

他开始往之前发现土卵蚤的地方跑去。

到了那里之后。

刘会长吩咐我们:“几位,往下挖!”

我没吭声。

刘会长见状,翻了翻白眼:“我忘了,你现在是这支队伍的领头人,我还是自己来吧。”

讲完之后。

他将扇子塞在了裤头上,招呼郝安和夏禧陪着他挖雪。

用郝安憋宝包裹里仅剩的工具挖了好一会儿,大概有一米深,下面冻土的颜色开始出现了变化,竟然呈一种淡淡的红色。

刘会长见状,仰天哈哈大笑:“找到了!这是矿脉,下面应该是红盐矿!难怪我用之前的办法都没用!”

夏禧捏起土来尝了一下:“这也不咸啊。”

刘会长说:“陆地盐泉井都是卤水,弄出来稀释才能得到盐,而不是地上长出盐,何况这只是矿脉,不是正儿八经的盐泉所在地……你们别管了,再跟我来!”

他开始撒丫子往东边的方向跑去。

看这副样子,显然之前他经过了各种推断,确定了一个方向,但可能经过验证之后又觉得推断有误给放弃了,但这次发现红盐矿脉之后,又论证了之前的观点,所以根本不需要再找了,他已完全确定了位置。

我们跟着他跑去。

边赶边歇息。

一个小时之后。

我们转出了这处平缓的雪山坡,往下行走了六七百米左右,转过一道大拐角,来到了一处高低起伏之处,四周的雪坡像摆布着大大小小数百个蒙古包。

要不是刘会长带路。

我们压根不可能发现这里。

而在这些蒙古雪包之间,竟然有一条冰河床,不宽,大概十余米,冰面硬邦邦的。

刘会长借来了郝安的小锤子,对着冰面敲了几下,若干碎冰出现。

他捡了若干块,像给小孩子发糖一样,一人给了我们一块:“来!都来尝尝,看看什么味道。”

我放进嘴巴尝了一下。

碎冰在嘴里融化,最终化成了一口汁水,有股淡淡的咸味,像是没加多少盐的汤。

我们面面相觑。

刘会长得瑟地摇着扇子,指着四处说道:“这片雪蒙古包之地,就是兰朵雪山盐泉的核心区域!按照曲比笔记的记载,往西十余里,就是溶洞的位置!诸位,我是否吹了牛?”

我发自内心的佩服,竖起了大拇指:“刘大脑子,我墙都不扶,就服你。”

行走的百科全书果然不是盖的。

难怪他能与付博士同频共振。

那个和元教授号称是人文地质环境顶级专家,跟老刘一比,黯然失色。

夏禧说:“那还聊个蛋!咱们赶紧走吧,都特么快赶不上二路汽车了!”

刘会长带着我们赶紧往西走去。

在路上我算是弄清楚了大概地势。

兰朵雪山顶非常平整,像是一个悬起的大锅盖,而我们现在所处的蒙古包位置,处于锅盖的下方。

此番行进非常顺利。

一个小时之后。

我们来到了溶洞之前。

令人震撼的一幕情景出现在众人面前。

溶洞像是一张巨大的野兽嘴,四周凸起的岩石,挂满了坚硬、修长而晶莹剔透的冰凌,像是兽嘴长满了牙齿,在斜斜日光的照耀之下,闪着布灵布灵的光芒,非常漂亮,但又显得狰狞可怖。

我说道:“进去!”

兽嘴的入口之处,有高高的积雪,众人开始攀爬。

小竹身姿最为矫健,甩着马尾三两下就上去了。

紧接着我们也很快上去。

最搞笑的是夏禧。

这家伙估计怕摔跤,哆哆嗦嗦的往上爬,脚步经常踏空,爬一段往下溜一段,脸色腊白,腿肚子打抖。

我只得下去拉他:“连岑音都不如!老子就没见过这么废的人!”

夏禧说:“去你大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弱点,嘲笑我干什么?!”

众人爬上了雪堆,再顺着往下,小心翼翼地进入了溶洞。

进去之后什么感觉呢?

深渊!

第1291章 古怪的气候变化

溶洞里面黑乎乎的。

地面的积雪仍然很深。

踩上去“格兹、格兹”地响动。

我们身上的照明设备早丢了,全靠着郝安憋宝包裹里面仅剩的一盏探照灯来照明。

之前在上雪山的路途中,我们都不大敢用,为得就是怕到了古墓之后电量耗尽没有灯光,但现在这种情况,不用也得用了。

郝安拿着探照灯四处照去,灯光完全照不到底,也不知道溶洞到底有多大。

我们仿佛走进了一片无穷无尽的地下世界。

不对。

不应该叫地下世界。

此溶洞在山顶,应该说是来到了天上的虚无空间。

我说:“咱们得确定一下洞的宽度。”

郝安表示赞同。

一个陌生的地方,必须得心里先有底,走起来才更加踏实。而且,当时曲比等人来这个溶洞,咱们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沿直线还是沿溶洞壁边沿往前行的,如果溶洞周围有岔道,我们寻找的结果可能会南辕北辙。

可我们朝着一边走了很久,压根触不到溶洞壁,反而将大家累得要死。

夏禧说:“别瞎走了,我来试一试回音吧。”

他开始唱歌。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

我都服了。

每次都是这首歌。

上次在武夷山,他也同样唱这首歌,结果卞五的师姐戴着没有五官的面具来了,吓得我们魂都要没了。

歌声没回音。

证明溶洞开阔的让人难以想象。

我们不打算再测试宽度了,返回了远处,采取了最笨的方法,沿直线往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