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当戏骨(175)

作者:一切以大橘为重 阅读记录

“欢迎白游”、“这应该是我们电台来的咖位最大的明星了吧”、“前些天好像引进了黄白游主演的电视剧,我没看,可惜了。”三位主持人表示欢迎。

本来四个人是“八”字排列,左边两人右边两人也没谁是c位,但黄白游来了,“八”字中间就多了一点,明显把中间位置留给了他。

“第一次上电台节目,感觉录制还挺新奇的。”黄白游说道,这也是他在几个活动中会选择这个的原因。

少爷将故事重提,把刚才蔡幔的话题重新说一遍,“黄生应该上过很多综艺节目对此怎么看。”

如果蔡幔真的和她自己说的一样,不想再去内地,此刻面对黄白游完全不用心虚,很可惜那不是真话,她本人很喜欢在内地捞钱。

“内地综艺确实很过分!”蔡幔硬着头皮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

“什么节目?如果安装摄像头真的不交代清楚,那么毫无疑问这是在无底线地侵犯艺人的隐私。”黄白游说道。

“《看我的生活》。”蔡幔小声地说出综艺名。

“内地有很多电视台,也有很多综艺节目为了收视率会有各种博出位的表现,但这并不能概括整个内地综艺市场。”黄白游说道,“这个幔姐你认同吗?”

其实这档节目签约时条款就说清楚了,所以蔡幔此刻有些心虚。

“至于内地排斥香江艺人,我认为观众不排斥,因为许多香江艺人内地观众的童年记忆。”黄白游问,“蔡姐你说的排斥是指资本层面的排斥,还是影视圈内部同行的排斥。”

完全不敢大声说话了,麻利亚见状感叹。

既然蔡幔是她邀请的老友,那么肯定了解蔡幔,蔡是属于没理也要胡搅三分的性格,但此刻只有被动地接受,侧面能反应出黄白游在内地演员圈子地位是真不错,至少蔡幔比不上。

最让麻利亚感觉很好的是,黄白游是从逻辑出发,没有“我比你出名,就听我的”。

“我刚才的表述有问题,听众们别误会,内地观众对港台明星挺友好的,我也上过几个综艺,除了这一个合作都还挺愉快。”最终蔡幔这样说。

紧接着又聊了一会,黄白游没忘记今天来的主要目的。

“黄生来港是因为要拍摄一部电影吧。”少爷强主动递梯子。

“一部非常具有港片风味的电影。”黄白游道,“有向宝锐哥和宁杰哥两位实力演员,还有韦鞠再度联手,我认为非常值得期待。”

对香江人来说,韦鞠再加向宝锐和宁杰却是很有号召力。

“我一定要买票支持。”D姐说道。

蔡幔道:“我特别喜欢扩爷的电影,也会支持。”

“宝锐哥的演技那是公认的好,还有扩爷都是实力派。”麻利亚说道,“三大实力派飙戏,黄生你认为哪位演员演得最好?”

“宁哥和向哥好,我也好,都不错。”黄白游回答。

这回答,麻利亚不禁感叹起黄白游的自信心,能拿自己和老牌影帝相比。

《口水多过浪花》录制得也快,半小时该说的也都说完了,黄白游拒绝了电台台长的晚饭邀请。

倒不是黄白游傲气什么的,他从台长眼神中看出了点其他东西。

黄白游、向宝锐、宁杰、鞠希雷最后是导演韦状,穿插着上节目宣传电影《神探》,当韦状有半日没在剧组,指挥拍摄的就是副导演。港片拍摄得快还有个原因,就是副导演的能力极强,经常分成一组和二组,双线拍摄。

要知道其他剧组,也分小组,甚至大片还分三个小组,但除了导演所在的组,其他小组所拍摄的都是不重要的镜头,比如说风景镜头、赶路镜头等。而港片的副导演是真能抗重要戏份,甚至关键时刻直接让动作指导拍摄影片里的动作戏也是常有的事。

“黄生,戏也快要结束了,能不能交换剧本?”柳苓提前预约,她道:“我想以黄生为目标,学习黄生的表演方法。”

“比起交换剧本,我认为你更需要这个。”黄白游拿出了《新人演员建议》,他去任何地方都装着几本。

柳苓拿在手中翻了翻,感觉里面写的都是正确的废话。

“这些方法其实我都知道。”柳苓说道,“但感觉没什么用。”

“没什么用?”黄白游发出了灵魂质问,“感觉没用,是不是代表没这样做过。”

“我确实没这样试过,但光想想就感觉没多大帮助。”柳苓说道。

“那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有帮助,因为我演戏的准备工作就是这样。”黄白游道,“角色的分析对我帮助很大,就拿你明天最后一场戏来说,你怎么分析的?”

明日柳苓的杀青戏是她饰演的虚幻女友和存在现实的前女友对戏。

没有错,神探马修思眼中的虚幻女友和现实女友不是一张面孔,肯定也是两个女演员来演。

“或者说我换个提问方式,当你是饰演的虚幻妻子,听到我饰演的马修思说‘她看不见你,也听不见’,你是什么心态。”黄白游一个问题让柳苓陷入了沉思。

神探马修思知道自己幻想的妻子只有自己能看见,那么演绎这个幻想的妻子,应该是什么状态?

好复杂的问题,柳苓感觉脑仁疼,糟糕脑子要超载了。

末了末了,柳苓还是没想出所以然,因此第二天的拍摄,只能是在黄白游的带戏之下勉强及格。

“这部戏反正戏份也少,得过且过吧,想那么多干什么!”柳苓在戏份杀青之时,用这句话说服自己。

《神探》剧组,五月份中旬进,七月初就杀青了。

杀青宴都没来得及举办,韦状就先搞了一场记者发布会。

第213章 全剧组无黑料

“韦状导演,你说过再也不跟内地演员合作,但黄白游就是内地演员,怎么说?”《娱乐周刊》记者问。

来了,这问题果然逃不掉。

毕竟当年韦状回港,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这番话太出名。

东方日报、苹果日报、太阳报等娱乐八卦媒体虎视眈眈,即使娱乐周刊不问,也有“高手”会提及。

脸色逐渐变红,导演进入红温了。

韦状脾气不好又能怎么样?大不了就是吵起来,更大不过是被打一顿,又能怎么样?《娱乐周刊》记者已想好在什么地方买房了。

“关于这个问题——”韦状开始用巴掌拍自己的左脸,啪啪啪的响声是手掌与脸庞的鸣奏。

啊这,到场记者没想到过是这个画面,娱乐周刊记者呆滞ing。

“够不够?”韦状左脸打完,放下麦克风,又打自己右脸。

旁边的鞠希雷低着头,他努力憋着笑,作为专业的十级憋笑员,绝对不会笑。

昨晚韦状来找他,说了一大堆有的没的,就是问应对记者的方法,“那你打自己脸,又能怎么样呢?”鞠希雷这样说,真没想到是物理打脸。

“还有问题吗?”韦状面无表情地看着《娱乐周刊》记者。

既然名导都直接打自己脸,那么这个话题就结束了。

但伴随着延展的问题,还是要问,《苹果日报》记者接上,“那么韦导,您对现在内地演员的态度是?”

“内地也有好演员,我们香江也有差生,不能用个别演员给一个行业打上标签。”韦状补充一句,“黄老师就是好演员。”

“我希望下一个问题是关于电影的。”韦状道。

说黄白游一己之力改变导演韦状的观念有点夸张,但确确实实是黄的演技,让韦状丢掉那障目的叶子,认识到内地没实力的演员很多,有实力的演员也很多。

《城市报》记者非常给面,“韦导,这部《神探》和以往的警匪片有什么创新吗?”

“希雷在故事有些巧思……”

发布会记者们还是雨露均沾,主创人员都要采访两个问题。

凡是涉及黄白游的问题,都是一致好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