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院男大,惹他干嘛[竞技](274)

但现在所有的人都帮不了他,只能靠小冬自己调整!靠你自己了啊!小冬!

作者有话说:

丹增:恨不得揍一顿傻缺……

曾经看过一个采访,有一位教练说,运动员对负面评价的抗压性普遍很强,但是正面压力反而不行。因为他们本身就很容易给自己上压力,所以教练到最后都不敢喊加油,有时候还会批评几句来帮他们释放,唉,真的很辛苦啊。

第176章 我就是飞鱼

姚冬左右两边的人都非常快!

中间道是所有人的视觉中心, 但同时也是压力赛道,就是因为你身边的人随时随地可能超越你。紧迫感时时刻刻常伴左右,每秒钟都被分成了好几份来使用, 得益于游泳决赛的编排机制总有运动员能逼出潜力, 实现最好成绩的刷新。

但姚冬现在不确定自己这次会不会是最好成绩了。

从起跳的那一刹他就知道有些晚了, 状态不佳。他失去了上午比赛的轻盈,身上仿佛背上了厚重的壳子, 而这一层壳子的名字不叫“批评”,反而是“期待”。奋斗到今天,姚冬见过各种各样的冷眼, 听过无数次的风言风语, 换句话说被质疑才是他最熟悉的舆论环境, 因为他是新人, 因为他没有在16岁最应该出成绩的阶段游出一个名堂。

像彭高洋、罗梦璇、顾翱翔、周小萌……按照国家队的发展弧线来瞧,16岁基本上就是国内游泳运动员的门槛儿了,冲上去国家队, 冲不上去二线队。这些按照标准弧线冲出来的运动员有着绝佳的天赋和努力程度,但也有一批,极少人, 再等等才行。

姚冬等到了18岁、19岁,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爆发, 但是他突然的质变也带来了相应的风暴,有点打懵了他。

要是所有人都不看好他, 姚冬的心气儿上来了, 我偏要赢一个给你们瞧瞧!但是现在绝大部分人都看好了他, 姚冬反而被限制住了, 被困在了众人的眼光里。

仍旧是一模一样的潜泳姿势, 姚冬拉伸肌肉,双手向前,手指紧扣手掌边缘,但是却觉着今天的水阻格外得大,比任何一天都要猛烈。那些水挤压着他的生存空间,挤压着他的胸腔,无数只无形大手反复推搡着他。

你赢啊!你得赢啊!你必须要赢啊!你怎么能不赢呢!

明明身处透明水底,姚冬看到了很多双眼睛。它们的注视停留在自己的身上就形成了一张带有黏性的大网,拖着他。

马上就要到出水线了,但是姚冬的队友们都没有放心下来。他们天天在一起训练,对彼此的实力知根知底,小冬刚才的出发不是特别好,但怎么潜泳也差了一些呢?

“诶呦,我都不敢看了!”尤涵用双手捂住眼睛,“我最不喜欢看50米了,来人啊,唐老大给我游一个1500!”

“你别说话了,我心里乱着呢。”唐乐意在旁边直抖腿,他能明白尤涵的意思。很多人都不敢看50米,因为50米的胜负就在呼吸眨眼之间。它不像中长距离还有缓和追赶的机会,环环相扣,一个环节扣不上就整场完蛋。

米义和萧行两个人连说话的心思都没有了。萧行甚至坐不住,已经提前站了起来。他们的正下方就是教练,一个个站得像雕像,每个人的肢体语言都透露着不松弛。

丹增顿珠刚刚坐稳没多久,气喘吁吁地看着水中的人。票的位置很好,是距离泳池最近的那几个区域之一,他不用看大屏幕都能看到弟弟身上的红印子,现在他情不自禁地捏紧手中的佛珠,一句一句默默诵经。这就是他不能违背的唯一信仰了。

远在康定的家中,姚冬的亲人同样目不转睛,身为高山民族的他们仿佛也感受到了缺氧,不敢喘气。

姚冬马上面临出水,这时候他开始有意识地调整注意力。他不能被动等待,必须有自己的主观意识,顶尖运动员到最后拼的都不是体力,而是脑子。谁能冷静下来谁就有一分优势,谁进入状态最快谁就离金牌更近。他们经常被教导不要在水中关注对手,要把心思都放在自己的身上,这是硬性要求,只是很难做到。

当你左右两边的人都在加速,即将超越的瞬间,每个人都会有心理波动。

姚冬面临着场外的压力同时也在处理波动。他的上半身保持不动,下半身的动作从来不停,短短的半秒之内他脑子里像高速电影,开始放送画面。

全部都是曹骏和周小萌。

他在自救。自己了解对手,赛前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他们的特点。他看过他们的数据,清楚这两个人的战术策略。曹骏在100米蝶泳中获得金牌,但是他的前50也没有特别超强的优势,周小萌的前25米特别快,因为身型不同所以遇到的水阻也会更小,但是后25米能量供给不上,肌肉跟不上,会掉速。

那么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的优势就是比曹骏快,比周小萌猛。

脑子里的画面从对手换成了自己,姚冬也看过无数自己的比赛视频,他能清晰地记住每一个动作,掌控身上的每一块肌肉。他的身影逐渐和曹骏、周小萌重合,好似一层一层图层往上叠加,他们的脸不一样,但是已经变成了一个人。

最后全部变成了自己!

别人都消失了,只剩下一个叫作姚冬的藏族选手。同一时间姚冬正式出水,几乎挨着比赛规定的出水线。当他将注意力收回时就没再注意两边,自然也就不知道自己是出水最晚的那个。

“姚冬出水!”解说员仿佛早就在等待这一刻,这值得期待的关键一刻,“姚冬的这口气可真能憋啊!”

“他潜泳一直没有什么问题,一开始稍稍慢了一些,但是后来这一下子完全追上来了。”

“这几天我也关注到了一些网友在咱们公众号评论区的留言,都说咱们要是有这个潜泳比赛姚冬一定轻松取胜。但是潜泳并不像咱们看上去这么轻松,实际上充满了危险,一口气潜50米竞速游泳和普通人一口气潜水的差距可谓天上地下,极有可能缺氧从而对身体各个器官造成不可逆的危害!”

“所以啊,每一项都只规定了15米,也是为了保护运动员。观众不要随意模仿,还是要量力而行。”

“运动员能做是因为他们是专业的。”

在解说员的科普当中,姚冬的双臂已经完全展开,将抓到的水全部兜在胸前。露在水面上的一对儿肩胛骨成为了他身体的最高处,要带领他到那无所不能之地。

伴随着手臂的摆动,姚冬不断地抓水抱水,将一口气恨不得憋到横膈膜的下面,将腹腔也完全占满。他要尽最大能力去调动肩背的肌肉,赛道已经对他完全敞开。肩胛骨不断传递着力的作用,连贯起来,通过他平直的锁骨连接着粗壮的肱骨。他的身体被一根一根骨头接起来,科学摆动,身体躯干和核心部分开始了S形的弹动。

这是一个漂亮的姿势,却要动用后背巴掌大地方的16块肌肉。

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一次又一次的递进,姚冬的腰肌负责链接上半身和下半身,手臂上的三角肌也加入了这一场战役!每一回抬升它负责控制运动员的手臂,保护了肘部的灵活度,它就是姚冬手臂上最大的“怪物”,使得蝶泳的姿势格外好看。

背阔肌和菱形肌全面进入战斗,姚冬感觉身体一点点复苏了,哪怕只是几次挥臂他已经重新找回了轻盈感。蝶泳健将的背阔肌也是后背最显眼的那一块,整组肌肉连接着人类的脊柱和髂骨,包括靠下的肋骨。姚冬这一口气已经憋到了肋骨下面,能察觉到氧气提供的能量完全用尽了,接下来就是拼老底和拼天赋的时候!

线粒体,血红细胞,每一个都参与了这一场决赛。姚冬伸手向前伸展,他深刻地认识每一块肌肉的名字,像是鱼儿认识身上的每一片鳞片,前锯肌、菱形肌、腹内外斜肌……从前他只有很客观的了解,现在他和它们融为一体,为我所用。

晒豆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