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算卦,了解一下(18)

作者:月乘昼 阅读记录

陶知爻哇了一声,很给面子地鼓掌。

金目儿高傲地挺起了(不存在的)胸脯。

见它似乎表演完了,陶知爻便打算洗个澡休息,这段时间夜以继日地拍戏,可把他累坏了。

“等等!”

陶知爻回过头,就见金目儿飘到自己身前不远处,明明没有五官和四肢,但陶知爻莫名从它身上看到了一种扭捏姿态。

金目儿纠结了一会儿,最后似乎下定决心了一般,昂首挺胸,声音洪亮地道:“鉴于你近日以来的优秀表现,本灵宝已经正式认可你了。”

“因此,本灵宝愿意自报家门,与你签订认可协议,同时,也愿意将先神所授予的光荣任务,交予你来完成!”

陶知爻:?

于是,金目儿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的来历,陶知爻也终于知悉,自己面前这支有点臭屁还有点中二的毛笔灵宝,究竟是什么样的身份。

“吾名乃飞熊先生作字之笔也,因先生画龙以我点目,故赐以金目儿之名……”

华夏自古以来便有《画龙点睛》的寓言,但这并不完全只是一个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而已。

商周时期天下大乱,同时也能人辈出,因此诞生了无数的神话传说和史实故事,其中最有名的人物便是金目儿所说的飞熊先生,也就是那位手执封神榜的姜太公,姜子牙。

而姜太公当年与纣王军和狐妖妲己大战之时,便徒手绘制了数条巨龙,再以朱砂点睛,传言那些巨龙点上龙目后,朱砂立刻化为赤金之色,巨龙顷刻间便活了过来,和狐妖们大战了三天三夜。

而金目儿就是在那时候觉醒成为了天地灵宝,也因为它画龙点睛的缘故,被太公赐名为金目儿。

“大战之后,太公将我封印陷入沉睡,为的就是在今日醒来,完成他交代的任务。太公也叮嘱过我,要严格选择认可之人。”

“而经过这些天的考察,我已经认可了你。”

第12章

陶知爻:“太公交给你的任务?”

金目儿猛点头,“嗯嗯!”

“是啥?”陶知爻问。

金目儿:“忘了……”

陶知爻:…………

金目儿就见陶知爻往沙发上一躺,开始和秦相珉他们讨论下周去津市哪里玩儿了。

“你别不理我呀!”金目儿飘过去,“虽然我不记得任务了,但我觉得,方向应该在西方。”

陶知爻:“哦~~”

“喂!”金目儿飘了过来,戳了戳陶知爻,“你不想去嘛?你可是被选中的男孩诶!”

群里秦相珉问他们要不要一块儿订机票,陶知爻回了消息后,起身对金目儿道:“咱们有句老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他自问还没有到“达”的地步,也仅仅只是运气好演了一部戏而已,虽然赚了一点点钱,但未来还没什么指望呢。

而且,金目儿的这个任务,虽然它自己也记不得是什么了,但明显不似听上去的那么容易完成。

陶知爻既没有那个心,也不觉得自己有那样的能力,他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演员,还是个糊咖。

“好了,虽然我没办法完成太公交给你的任务,但我答应你,为你找合适的人选好不好?”眼见着金目儿情绪都低落下来,陶知爻出言安慰道。

反正华夏地大物博,各种能人异士数不胜数,他又不是什么金手指男主角,比他陶知爻厉害的人多了去了。

估计等金目儿认识了更加厉害的道士,就会释怀了吧。

“给你做香火吃?今天做个清降香吧!”陶知爻问。

金目儿原本的颓丧在听到“香火”二字的那一刻顿时一扫而光,“好呀好呀!”

陶知爻笑眯眯,起身做香去了。

吃货啊,可真好哄。

五天后,陶知爻一行人准时搭上了前往津市的高铁,经历了半个小时的高铁和一个小时的汽车车程后,《舞九天》剧组的众人来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七璃海。

七璃海位于津市的一个小县城附近,是津市有名的湿地公园,因漂亮的原生态景色、丰富的物种和丰饶的水产而闻名。

其中最闻名遐迩的,是七璃海的牡蛎滩、古遗迹和动物遗骸。

牡蛎就是生蚝,是很多华夏人在吃烧烤时的最爱。古遗迹自然不必多言,是七璃海区域过往文明昌盛的象征,而动物遗骸主要指的是鲸骨和麋鹿角。

提议来这里的人是剧组里的一位编剧,名叫卜厢写,年龄约摸四十出头,听说还是个兼职网文作者,但估计是因为长年遭到码字的迫害及读者催更的原因,他脑袋上的毛已经很稀疏了。

“我一个朋友退休后搬来这儿的一个小村庄定居了,听说那地方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很适合退休养老。”卜厢写在前面带路,边走边激动地说道,“而且听说那儿的村民都格外长寿,不知道是不是海鲜吃得多,营养丰富。”

“而且最奇怪的是,我那朋友原本和我一样秃,现在头发都长出来了!”卜厢写说着,眼里流露出羡慕的神色。

“卜编,你别是被忽悠了。”徐露露在一旁笑嘻嘻地道,“人家偷偷用生发灵不告诉你而已吧。”

卜厢写一摊手,“我问了呀,我问他是不是找到了什么生发秘方,那家伙神神秘秘不肯说,最后才说是因为搬去那生蚝村后,头发就慢慢长出来了。”

生蚝村就是他们这次去的目的地,村子离城市中心还挺远,甚至离七璃海都有一段距离。从景区到生蚝村有一段不太容易走的小路,车子什么的都开不进去,幸好路还是用沥青铺过的,还算好走。

陶知爻背着包,手里拖着个行李箱,在路上慢悠悠地走着,走在他右边的是萧闻斋,左边是秦相珉。

大伙儿都走的有些累,但幸好有秦相珉和徐露露这样性格欢乐的,一路插科打诨,也并不难熬。

再往前走了一段,众人就在道路不远处看到一个人影。

那人一看到他们大队人马就招手,“老卜,这儿呢!”

那人迎了上来,大伙儿看清卜厢写的这位朋友的真容后,脸上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惊讶的神色。

据卜厢写刚刚所说,他这位名叫郭泛的朋友之前也是一位编剧,他俩是大学同学,是经历过一起在宿舍熬夜写剧本头秃的交情。

写东西嘛,哪有不秃的,大学生写个毕业论文还掉头发呢,所以卜厢写刚刚形容的时候,大家都把这位郭泛想象成了个卜厢写秃得不相上下的情况。

可此时一看,郭泛的外貌和卜厢写所形容的完全对不上。

虽然卜厢写刚刚说郭泛和自己之前认识的大变样了,但大家都没有对郭泛抱有太乐观的想象,尤其是头发。

毕竟掉发容易,长头发难啊。

可如今一看,郭泛不仅面色十分红润,精神头也很好,别说和卜厢写同岁,就算说他不到30都有人相信!

最重要的是那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看得徐露露这个三天两头去Tony老师那儿做护理的人都羡慕。

“你管这叫和你差不多秃?”另一个编剧缓缓转头,用一种复杂的目光盯着卜厢写灯泡似的头顶。

卜厢写:……

“不是啊!”卜厢写面对着各种谴责的目光,大呼冤枉,“我上次见他的时候,他变化还没这么夸张的!”

不少人还是有发量困扰的,就算没有,也希望自己的头发能密一些,发质好一些,有些自来熟的直接上去追着郭泛问的。

“郭泛老师,您这头发怎么养的,是吃黑芝麻核桃粉那些东西吗?”

“您在这儿住多久了啊?听卜编说您来这儿后头发长得特别多,我来这儿住一段时间也能有效果不?”

郭泛的性子也外向,和大家笑眯眯地聊天,说的内容无非也就是卜厢写之前讲过的,什么来生蚝村住了后身体特别好,大家在这儿好好休养,他一定好生招待之类的客气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