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歌坛天后一起退隐的日子(270)

作者:鸡骑猫 阅读记录

“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等着你回来,看那桃花开。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等着你回来,把那花儿采……”

路安之跟着三人的节拍唱着,纤纤听着路安之唱的歌里又是“花儿戴”又是“家乡菜”什么的,乐得“咯咯”直笑。小家伙的脑子里对有趣的概念还十分简单,而且种类丰富。许多成年人根本不会觉得有趣的点,却能让她开心得不要不要的。

路安之的歌声在桃花丛间飘荡,周围偶尔路过的游客都不由偷偷驻足、或者放慢了脚步,听着目光中那养眼的“一家四口”处传来的陌生却又好听有趣的歌,不自觉地露出笑来。

宋晓琴这个编外人士,自然而然地被周围的游人们当成了路安之一家三口的亲人,或是纤纤的姐姐、或是路安之的小姨子之类,不过谁会在意呢?反正眼前的画面和声音,都足够让人觉得愉悦和新奇就是了。

而这些人里,却没有人把宋晓琴认出来。时间慢慢过去,距离去年仿佛已经过去了好久。没有借着《歌手启航》趁热打铁出现在人们的目光面前的宋晓琴,似乎已经渐渐被人淡忘了样子。就像曾经的张素馨一样。

娱乐圈到底讲究的是眼球经济,宋晓琴的热度已经大大减弱——除了她在网上发歌的时候。现在从《歌手启航》里走出来最火的,是那个路安之曾经帮过的黑马钟宇,之后就是宫敏敏和袁怡。

一曲《青藏高原》、一曲《九儿》,让袁怡这个坐在评委席上的天后,在成就和事业方面都上了一层楼。可惜当时已是年底,不然的话,去年的音乐奖项之类,说不定还有袁怡的一席之地。

相比起来,去年在《歌手启航》上热度极高的宋晓琴,现在真可以说是籍籍无名了。对此无论是《歌手启航》的总导演韩广元还是各个音乐公司、娱乐公司的人,都觉得太可惜了。

在看过宋晓琴在《歌手启航》上的惊人表现以后,有不少人都曾给宋晓琴抛来过橄榄枝,却都被宋晓琴给忽视了。路安之也是一样,对那些橄榄枝,根本看都不看。

宋晓琴觉得这是好事,这样一来,就省的以后出门麻烦,还要天天戴着口罩和墨镜之类的。她可不喜欢这样。

看看自己这个闺蜜张素馨当年,被歌坛小天后的名头所累,又为了纤纤,一直出门戴着口罩,那么保险,现在才慢慢放开不戴了,宋晓琴觉得简直难受死了。

一首《桃花朵朵开》唱完之后,张素馨、宋晓琴都鼓起了掌,纤纤也十分开心,“啪啪啪啪”地把小手拍得分外用力。只是她年纪太小,到底还是掌握不了鼓掌的诀窍,鼓掌的时候手掌开得大大的,手指向外,两个小小的手心相碰,以至于发出来的声音并不怎么大,只是看起来可爱。

而周围的路人也都跟着鼓掌。零星的掌声让路安之这时才注意还有其他人在听自己唱歌。他毫不怯场,也不介意,冲那些捧场的人点头致意。

结束了这一天的行程以后,回到酒店,路安之就把这首《桃花朵朵开》塞进了自己的音乐版权网曲库里。不到一年时间,自己的曲库已经积攒了不少歌,但比起脑海里前世所馈赠的那庞大歌曲海洋来说,这到底还是九牛一毛。

“已经这么多歌了啊……”

张素馨看着路安之曲库里的歌,也忍不住感叹,“怪不得网友们都说你高产似母猪之类的……”

路安之瞥了张素馨一眼:“你怎么学的跟晓琴似的?这话可不像是你会说的。”

张素馨抿唇一笑,然后说:“那我再学学晓琴,给你个建议。咱们要不要去把这首歌录出来?三月桃花四月开,让大家赏花的时候。大家看不到花,也能听听歌。”

路安之道:“那我是不是该在歌曲备注里留一句话,说观花有感之类的,刺激刺激歌友们?”

张素馨白了路安之一眼,说:“你想暴露我们的行踪那你就说呗。”

路安之最终还是没打算说。休息了一晚以后,第二天起床吃过早饭,他们就和宋晓琴一起商议着去找个录音棚录歌了。

宋晓琴对路安之和张素馨主动提及要把这首歌录下来还有些惊讶,她本以为这件事要靠她来提的。

反正桃花再好,也经不住天天看。这两天他们要待在江夏等张宇之、苗素琴和姚冬夏,也没什么事,去录一录歌,也是好的。

不过江夏做录音棚的并不多,他们找了好久,才终于找到一个地方。那老板一下子就认出了他们,让他们都签了名。而纤纤在路安之、张素馨和宋晓琴签名的时候就已经迫不及待了,等三人签完,她就握着笔在路安之三人的签名下面歪歪扭扭地画了两道杠。

签好名以后,路安之跟那老板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请那老板暂时别在网上炫耀,哪怕朋友也别先炫耀。起码等下周,再跟别人说。

这一周要在江夏,他不知道他们行踪暴露后会有什么后果。万一像是当初在三味书屋一样,引来那么多人,弄得他连店都不好进去,就不太好了。

如今的三位书屋已经成了海都久安路的一个网红打卡点。许多年轻一点的人都会去那里转一转,期待能不能碰到路安之一家三口。还有人会专门拿了相机在路安之一家三口当初坐着的长桌一角上拍照。

路安之没有想到自己本来想偶尔闲了去悠闲地坐一坐的店,自己已经进不去了。

他现在已经萌生出个想法——再开一家书店。选址要离三味书屋不远,平时也能拜托王萍照看。到时候把王姐升成两个店的店长,在两个店里各招一两个店员就是。

至于新书店的名字,他也想好了,就叫“百草园”好了。

至于一个书店为什么会起“百草园”这种名字,显得不伦不类,他才不管。

反正别问,问就是情怀。

录完歌以后,路安之就把这首新歌先存着,只打算下周离开了江夏再发。不然的话,万一有当时在桃花丛间听到他歌声,回过神来的人提一句遇到路安之一家三口在江夏看桃花,那自己就又没办法安安心心地赏花了。

不过宋晓琴总觉得好不容易录了歌,却要憋着不发,怪不爽的,于是提议道:“反正来都来了,只录一首歌也太浪费咱们费这么大精力找的这录音棚了,不如再录一首怎么样?”

他们说话的时候,录音棚的老板就在一边看着。他刚刚听了那首《桃花朵朵开》,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衬这个时节。现在一听路安之还有歌,立刻就想是什么歌。他一下子就想到了从去年一直憋到现在还没有发出来的曲目。

只是他到底是局外人,只好按着自己的想法,并没有提出来。

然后他就听见路安之问:“那录什么歌?”

宋晓琴说道:“那首《囍》怎么样?反正现在也出正月了,没事了。嗯……说起来还不只出正月了呢,这都快清明了。现在发这首歌挺应景的。”

路安之笑道:“那不如再等等,七月十五更应景。”

录音棚的老板默默听着,忍不住瞪大了眼睛。怎么《囍》这首歌,这么喜庆的歌名,就和清明节、七月十五应景了?!

这是什么鬼?!

而接下来路安之答应下来,开始录这首传说中的《囍》以后,录音棚的老板就明白了路安之和宋晓琴为什么会这么说了。

当歌录出来的时候,他听着那激烈的唢呐,以及唢呐声下那诡异的唱词,忍不住打了个激灵。

太诡异了!实在太诡异了!

他以前还想路安之和宋晓琴怎么老是不把这首歌拿出来,就算《歌手启航》上不演出,过年的时候也行啊,就当是给歌迷们的新年礼物了。现在他却明白了,路安之和宋晓琴为什么一直把这首歌憋到了现在才录。

这首歌要是放在春节拿出来,简直是膈应人啊!

上一篇:一厘钱 下一篇:傅总又被小替身拿捏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