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北大去当兵,我卷成军官(201)

作者:吃肉的孺子牛 阅读记录

这时候,中j道。

毛熊,也是华夏的邻国。

这点威慑,还是要有的。

防人之心不可无。

以毛熊的弹药库存量,如果真在原本基础上进行开发,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对华夏产生威胁。

“赞同”

“赞同”

“我也赞同”

……

军方全体赞同。

他们,最重视的自然是安全问题。

一想到李修这种战斗方式,他们就感觉后背发冷,根本没有办法抵挡。

无解的战斗方式。

而一旦只有他们掌握这样的技术,对于华夏来说,就是绝对的安全感。

谁敢来犯,都要掂量掂量。

随后,会议上,又进行了一轮商讨。确定了与毛熊会谈的具体内容。

“好了,该谈的都谈完了。”

“现在李修同志应该还在路上,也应该谈谈奖励的事了。”

“对于战略人才,必须重视起来。”

谈起李修,众多高级军官都露出笑容。

李修真的很争气。

这一次立的功,在毛熊取得的战绩,换成他们都至少能更上一层,哦不,是两层了。

复合战略型人才。

王参谋长这时候,露出了护犊子的目光,戒备的看着一众高层军官。

李修是他们集团军的,其他人想都别想。

“初步接触下,李修不以物喜,他所说的诉求有些常规。”

“比如……分配的住房,并非拟定最高规格下的三层别墅小楼,而是位于京城二环,距离心脏直线一公里,距离古皇宫旁边中山公园八公里的独立单层五百平四合院。”

“其实,我觉得还是功利一些比较好。四合院设施太过陈旧,舒适度上不太行。可能,李修同志也是更想要低调。”

“好同志啊,换成我当年,早就要最大规格了,有多大嘴,吃多少饭。李修还是嘴太软了。他做出的贡献,已经很难预计了。”有高级军官感慨。

大平层……哪有小洋楼气派。

“好了,这是他的想法,我们不用干涉,另外,薪酬待遇对标中校军衔。”

没有人有意见。

李修这次所做的事情,单凭一个人就造成这么大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实力,就算是再高待遇,也没人质疑。

要不是李修目前还只是中尉,军人薪资待遇有相关规定,李修的待遇还能拉的更高。

目前,李修的这个成绩,甚至能保送麦穗了。

战略人才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最后,我想为李修申请一等功,各位,有没有问题?”

第207章 硕博连读稳了

一等功肯定是没问题的。

李修这次所立的功劳,说真的,一等功完全是绰绰有余。

没办法,正巧拿捏住了人家毛熊的需求!

而且,就算不算毛熊这茬。

破解城市防御的战略价值与意义,也完全够得上一等功。

比起之前李修在狙击战术上的开发,意义要重大的多。

搁之后,别说一等功,五年一评的‘八一勋章’也不是没可能。

其实,要不是入伍资历不够,李修甚至有资格获得荣誉称号了。

只可惜,荣誉称号奖励特殊,一个萝卜一个坑。有数的。

授予荣誉称号,是国家级奖励项目之一,比一等功的分量更重。

根据《纪律条令》的规定,对做出特殊贡献,在军区级单位,全军,全国有重大影响和推动作用,堪称楷模的单位与个人,分别由各总部,各军区,军兵机关批准的最高奖励。

“同意。”

“我也同意”

“没有意见。”

……

人们纷纷同意。

“好了,既然大伙都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定了。”

主持会议的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同时也是军事科学院,联合战役学,合同战术学博导满意点了点头,又突然道:“梁教授,我听说李修是你弟子。”

“是。不过,说实话我也没有怎么指导他,一切都是他自个儿钻研出来的。”

梁首长点了点头,也表明李修这一次搞出来的战术标点,和他关系不大。

其实,李修搞出来这些东西,任何人都会意外。

“自个儿研究出来的,才能看出来能力啊。”

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感慨,同时,又笑了笑,:“不知道他以后有没有兴趣来咱们这边研习。李修同志这样的人才,我们战理部相当欢迎。如果他有意向的话,我想亲自带他。”

梁首长愣了下。

战理部,是军事科学院的一个部门,自七二年重新调整编制,学院主要设置了六个部,办公室,zz部,战理部,战术部,战史部与外军部。

军事科学院战理部,全称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部,是进行军事科学研究的‘智囊’与‘思想库’。

长期以来,一直担任着研究中外作战经验,编写合成军队军队条令条例,探索现代化条件下武装力量建设与战争规律重要任务。

李修这种卓越的战术开发人才,也眼馋了。

不过,也就是科学院是大军区级编制,大腕多,背景硬,发展前景好。

否则,换成别的大学,梁首长早就呛回去了。

而且副院长这么说,也就意味着李修硕士博士都不用担心了。

当然李修现在就算是想要安安稳稳吃老本,国防科大硕博也是随便上。

不说梁首长已经预定了,哪怕没预定,哪怕李修挂科,凭李修目前的资本,一样遭到疯抢。

“好。我回去会询问一下。”梁首长道。

“劳烦。”

……

又过了一个小时,会议终于进入尾声。

最终结束的时候,副院长又提醒道:“等李修同志这一次战役的技术报告送上来,我们看情况再来一次研讨会。这一次,暂时就先结束吧。”

这点,是一开始就和李修交流后定好的。

副院长,只是想提醒一下。

负责交接的研究院教授点了点头。

关于这次战术开发的技术报告,军事科学院肯定是要进行研究的。

而且,他们也好奇,李修所提到的那两个公式,究竟是怎么得出来的。

……

国防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技术学院。

十一点半。

陆舟趴在桌子上,右手不断薅着头发,高数书上的最后一个傅里叶级数相关的题难度稍大,他已经做了半个小时了,仍然没有头绪。

“陆学霸,可以了啊,那个又不是作业……明天听老师讲就行了。”

张聪不知道陆舟今天受到了什么刺激,平日里虽然认学,但是也没有夸张到扫题的地步。

今天,陆舟从回来已经再桌子边蹲了六个小时了。

入校四个多月,众人的学习热情或多或少都有下滑。也就陆舟好一点。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李修这样的挂壁,随时随地都能有系统奖励,能够不断激励他自己,从而习惯内卷,习惯了一直努力与坚持。

努力与坚持为什么难?

不就是因为成本高,收获却比较隐形,不能立即看到吗?

这样的事,是最困难的。

而且,军校生,即使是技术生,大一也有很多训练内容。

搞体能和军事训练也要花费巨大的精力。

所以学习,不落下就不错了。

“哎,李修大半年没上过课了。这一次课程又这么难,重点那么多,回来估计要跟不上了。”

这时候,张聪又想起了李修,有点担心李修的期末成绩。

他们没想到,李修居然这么浪。

之前疯狂翘课也就算了,毕竟他们也知道李修是双专业。

现在。

说是去参加什么比赛。一去就是整整一个多月。错过了无数的课程。

眼下,还有一个月就要期末考试了。

各科目的考试,也早早就被安排上了。

他们很担心,李修会挂科。

上一篇:相思寄南 下一篇:当地球连接了异世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