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1062)

作者:不吃小南瓜 阅读记录

当然,也只有对象是女生时,他才会这么想……

海伦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她拿出的是自己的‘空间粒子化’理论,“我很早就做过研究,空间可以看做是粒子组成,s波也是一样的。”

“如果把空间或S波的基本组成看做是粒子,那么定向S波就可以看做是一大堆粒子连成的串,常规环境、反重力场以及强湮灭力场,都可以看做不同强度‘空间粒子’无序逸散、自由运动形成的空间。”

“‘空间粒子’,可以简称‘空子’。”

“常规环境,可以看做是大量常规强度空子支撑的空间,而引力场,可以看做是制造出有序传播的空子串。”

“当有序传播的空子串,遇到强湮灭力场时,空子之间的连接就会被打断,空子串就会重新变成无序逸散的空子……”

‘空间短波化’以及‘空间粒子化’理论,都不是什么全新的理论了。

当初研究宇宙膨胀论的时候,保罗和海伦就有过同样的争议,他们看待空间的角度截然不同。

王浩也对于两种理论有过了解,保罗还发表过他的空间短波论,引起了理论物理界的广泛讨论,理论是否物理学界接受暂且不说,很多弦理论的学者对保罗的印象变好了一些,他们认为保罗还没有‘放弃弦理论’,甚至有人说保罗是‘忍辱负重打入湮灭理论内部的英雄’。

所以,海伦才会抨击保罗‘你代表的还是弦理论’!

平心而论,保罗和海伦提出的两种观点,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也能够对于实验结果做出解释。

之前王浩的态度是比较中立的,不管是空间粒子论还是空间短波论,都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就像是物理历史出现的波和粒子的争议,最终也只能用‘波粒二象性’来做为结尾。

但实际上,‘波粒二象性’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也只是拿出了一个‘你对,他也对’的结论。

当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时候,要么就把光看成是粒子,要么就把光看成是波。

现在碰到的就是实际问题,同时采纳两种观点根本就没有意义,王浩更倾向于海伦的‘空间粒子化’理论。

这主要是因为空间粒子化能够解释更多的问题,甚至能够去解释湮灭力存在的本质。

‘空间短波化’,覆盖的领域则相对狭小的多。

但以上也只是理论的争议而已,实验研究上来说,还是要依靠真实的实验发现以及技术提升。

理论的完善是需要实验结论来支持的。

实验组希望能够在湮灭力场内制造出定向强S波,他们不断对于设备进行改造,希望把引力场设备和强湮灭力场结合在一起。

三个星期后,研究宣告失败。

首先来说,实验没有任何的进展,他们进行了多次设备的改造,根本没有任何的发现。

另外,很重要的是,王浩召开了多次技术会议,甚至得不到一点的正确反馈,也无法得到任何的灵感值。

一定程度上,王浩就能判断研究方向很可能是错误的。

所以他决定暂停研究。

“我们要改变方向,撇开强湮灭力场技术,直接制造定向的强S波!”

在会议上,王浩确定了新的方向,同时,也建立了新的研究任务。

【任务三】

【研究项目名称:制造定向强S波(S级)。】

【灵感值:0。】

在建立好新的研究任务时,王浩就已经确定方向是正确的。

s级的任务最少是能够完成的,而强湮灭力场内制造定向S波,根本无法得到任何正确的反馈,甚至连任务都无法建立,就说明,即便是能够研究也非常困难。

同时,王浩还确定新的研究任务,和‘区域性强湮灭力释放F射线’直接相关。

“如果能制造出定向强S波,也就是完成任务三,那么任务二的s+级研究,灵感值肯定会有巨大的提升!”

“两者直接相关!”

“任务三,也许就是任务二的一部分……”

……

在制定了新的研究方向以后,王浩也确定技术研究参考的范围。

有两个技术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引力场技术,另外就是强湮灭力场技术。

同时,可以对比反重力设备和引力场设备的构造,强湮灭力场设备比反重力设备的构造要复杂的多,也代表了研究的难度会非常高。

接下来的时间里,所有人都把精力放在同一方向上进行研究。

他们的目标就是直接制造出定向强S波。

新方向确实是正确的,直接证明就是能够获得正确反馈以及获得灵感值增长。

王浩也专注于新方向的研究,即便是灵感值增长的不多,但只要持续增长,就能期待完成的那一天。

很快。

两个星期过去了。

这一天王浩忽然得到了一个消息,说领导组都马上要抵达实验基地。

他感到非常意外。

领导组提前并没有打招呼,来的非常突然,就好像是突击检查一样。

湮灭力场实验基地,有什么可突击检查的?

基地里到处都是军方和科技部门的人手,他们也有足够的权限进行各种研究,也没有用科技部门拨付经费,还需要检查什么呢?

王浩还是到基地门口接待了领导组。

前来的是赵老师和徐老师,他们见到王浩依旧非常热情,似乎就是正常来基地参观,简单询问了一下正在研究的内容,随后到各个实验间转了转。

中途。

赵老师和徐老师不断询问着安全问题,“你们做的各项实验,安全保证都做好了吧?”

“你们做的都是全新的研究,一定要保证安全啊!”

“阿迈瑞肯那边的试验,发生了很多次的爆炸,还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这方面儿一定要注意……”

“新科技,可能意味着危险!”

“王院士,你的人身安全最重要,不管是什么研究,千万不要涉险!”

“……”

面对两位领导的关心,王浩也只能不断说着,“每一次都会注意安全问题,放心吧。”

“我们的安全保证没有问题。”

“到现在都没有出过事故,如果有危险,我也不可能在现场指挥。”

徐老师和赵老师参观了基地以后,还特别让王浩去工作,说是不耽误他的时间。

然后,他们就找其他人问了问。

颜静就是被重点被询问的对象,大概是因为她是一个女研究员,也是研究组的核心成员之一。

徐老师和赵老师一起询问强S波研究,他们的表现明显有些紧张,“强S波,是否会有危害啊?”

“这种实验会很危险吧,如果制造出强S波,会不会发生重大事故?”

颜静感觉莫名其妙,她解释道,“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我们肯定不会让人站在设备上……”

徐老师马上追问,“你们的强S波,是制造多少倍的引力?”

颜静听的有点懵,她仔细想了一下,道,“应该不超过四倍吧?”

“只有四倍?”

“是啊?”

徐老师和赵老师对视一眼,他们感觉有点疑惑,想要制造黑洞可远不是四倍引力能达到的。

徐老师继续追问道,“只有四倍引力,为什么要叫做强S波呢?”

颜静顿时明白过来,解释道,“强S波,说的不是引力强度,而是S波强度。”

“就像是X光和可见光,区别是波的强度。”

“有什么区别?”

徐老师和赵老师还是不明白。

颜静仔细想了下,举例说道,“就像是水流,引力增大是增大水流的速度,我们的研究是增大水的密度。”

“水流速度非常快,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如果只是增大水的密度,显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事实上,研究不会造成任何影响,以实验结果和理论来看,强S波会被常规环境排斥,影响的只会是强湮灭力场。”

上一篇:鼻炎Beta生活手册 下一篇:5G时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