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1134)

作者:不吃小南瓜 阅读记录

地下水样本是最难的,登陆地点附近并没有冰层,他们需要在周边进行寻找,若是能够找到冰层或者是木卫二表面自然活动留下的‘水洼’,就可以获得地下水的样本,否则就只能放弃了。

这些就需要登陆人员自己判断了,一切工作都是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控制中心时刻关注木卫二登陆计划的情况,一个个进展消息也发了过来,“天航飞船达到既定位置,距离木卫二……”

“千隼2号已做最后的测试,一切正常可以起飞……”

“宇航员登上千隼2号。”

“千隼2号飞船准备脱离舰舱执行任务……”

“正在接近……”

王浩一直待在控制中心,随时关注登陆木卫二计划的执行情况。

尽管天航飞船发过来的消息延迟很高,甚至要超过四十分钟,就无法进行即时的指挥操作,就只能不断接收消息而已,但他还是一直留在控制室,他要确保登陆计划不出问题。

“计划一切顺利,七号船寻找的登陆地点很安全,周围几公里没有冰层痕迹,是木卫二上难得的土壤地表。”朱启强说道,“王院士,你也不用太担心了。”

王浩轻轻点头,叹气道,“还是放心不下啊,毕竟是全新的星球,我们对木卫二的了解还很少……”

这时,传达员走过来小声道,“王院士,有您的电话,来自强S波研究组。”

“接进来。”

王浩朝着传达员点了下头,随后拿起了电话,很快就听对面激动的喊道,“王院士!王院士!”

“王强主任,别那么激动……”

“王院士、王院士,大发现!大发现!”王强的声音依旧很激动,“抱歉,我控制不住啊,有个大发现,地中海那边看到了光!”

“啊?”

王浩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什么意思啊?什么看到了光?”

“地中海那边!调查员啊!张耀坤组长报告说,他们看到了海水冒气泡,还看到了海水下方出现了光,持续时间大概有几秒钟,时间和我们的实验完全能对上!”

王浩愣了好一阵,旋即对着听筒认真问道,“你确定吗?”

“当然!”

王强道,“我最开始也不相信,也确定了好几次,他们的报告是这样的,张耀坤的小队还有三天才能回国,到时候,就更能确定了。”

“三天吗?那就再等等……”

王浩深吸了一口气,他已经相信了王强说的话,常规来说,调查员不可能开这种玩笑,收到的消息肯定是真实的。

如果地中海制造出来的强S波薄层,突然出现了光芒代表了什么?

“光的传送?”

“还是穿透性的激发效应?”

王浩皱眉仔细想着,他也体会到了王强的激动,光从地球的一边,传送到地球的另一边,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跟随强S波穿透常规场力的激发效应,另一种,干脆就可以理解为‘能量传送’。

但不管是任何的解释,其结果都是一样的,也就是光从一边到另一边。

王浩放下了电话,再次深吸了一口气。

朱启强走过来疑惑问道,“王院士,发生什么了?”

“你绝对想不到。”王浩很认真的说道,“一束强光跨越将近三分之一个地球,从地球的一面到了另一面……”

“??”

朱启强满脸写着不理解。

王浩也没有多做解释,他仔细思考其中的问题,新发现绝对不是小事情,他们很可能发现了‘能量传送效应’,只是想想都非常的神奇。

如果真的是能量传送效应,那么会不会进一步能够传送物质?

这会不会是虫洞技术?

即便牵扯不到充满科幻感的虫洞技术,但牵扯到能量传送,甚至只是穿透场力的激发效应,里面可研究的内容也非常多。

那就像是开启了一扇超越常规想象力的‘神奇物理’的大门!

第六百五十四章 虫洞?能量传送?保罗:小丁,你错过真是太可惜了!

科学,不是魔法。

光从地球的一边,跟随强S波穿透常规场力,无视距离的限制来到地球的另一边,里面必定蕴含着未发现过的物理规则,非常值得深入进行研究。

当能量和场力联系在一起,其实就已经很不平凡了,能量和物质都属于存在的东西,而场力则是一种特殊的作用关系,不会因为内部物质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换句话说,场力和能量以及物质不存在直接性的关联。

比如,引力。

庞大的星体都会有引力场,而引力场的根源在于星体的质量,不管引力场覆盖范围内有再多其他的物体或能量受到影响,星体本身的引力场都是不变的。

现在的发现则是挑战了场力的独立性问题,能量跟随场力的穿透常规空间特性而发生了穿透效应,深入一想就知道必须要联系到空间。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

空间是什么?

想弄清空间具体是什么,单纯进行表述肯定是无法做出解释的。

理论物理对于无法解释的东西,往往会对侧面进行论证和表述,又或者是利用一种看待方式进行总结,湮灭理论研究空间存在性问题,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把空间看作是粒子,另一种就是把空间看成是波动。

海伦倾向于‘空间粒子论’。

保罗菲尔-琼斯倾向于‘空间波动论’。

之前王浩团队的研究重心放在空间粒子论上,主要是因为空间粒子论可以很好的阐述湮灭粒子现象的原理,而现在用空间粒子论,来解释能量跟随场力穿透的现象,显然就很不适合了。

粒子,可以看做是物质,物质怎么能和场力一起穿透空间呢?

这显然是无法理解的。

“如果是空间波动了,把空间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波动,带有能量波动和空间的波动产生某种类似于共振的现象时,能量就能够跟随着强S波穿透常规场力……”

王浩仔细思考的,他的想法有些类似于‘乘车’,一群人站在马路旁边,只是依靠双脚走路,速度是存在极限的。

如果有车子载人前行,速度顿时就会快上很多,很轻易就能超‘走路’所理解的范畴。

“但是,空间波动论有很多缺陷,有很多不能解释的地方,比如,空间的波动和能量波动有什么区别?”

“空间是依靠什么来‘波动’的?”

“空间的波动是否携带能量?还是说空间波动的能级更高,无法用常规物理来解释。”

因为得到的信息比较少,就只能自己一个人去琢磨,顿时就一大堆问题摆在眼前。

王浩有点想念保罗菲尔-琼斯了。

保罗菲尔-琼斯提出了空间波动理论,他对空间波动的研究很深入。

如果有保罗菲尔琼斯在身边,他可能会有一些很好的想法。

王浩仔细思考了一下,还是给保罗菲尔琼斯写了一段话,并让人加密传送到主控室,“让保罗在飞船上想想也是不错的主意。”

“他回到地球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有了好点子……”

……

天航飞船。

主控室团队正在执行登陆木卫二的任务,登陆船千隼-02已经起飞并进入环木卫二轨道中。

飞船内所有人都在关注任务的进展,而参与任务的人员并不多,就只有航天飞船公司、航天局以及军方的一些人员,和登录任务直接相关的人员,总计加在一起也不超过二十个。

这个数字已经很多了,因为并没有算上地球控制中心的人员。

如果做个对比的话,只算飞船上和执行任务有关的人员登陆月球,真正相关的就只有几个宇航员,当然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月球的登陆船九成九就是都是地面控制中心操作的。

现在的登陆任务,大部分都是手动操作完成,也包括千隼-02船的操作,都是手动控制来完成的,有点儿像是驾驶战斗机。

上一篇:鼻炎Beta生活手册 下一篇:5G时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