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117)

作者:不吃小南瓜 阅读记录

王浩被一群人围着不断的问,只能又重新了一遍,“我只是对比其他梅森素数做一个判定,也真是运气。”

“有时候,运气也很重要!”

李明很用力的点头,追问道,“你仔细说一下情况。我赶紧回去,在学校发个公告。这个事情得多做宣传,让他们也知道,我们西海大学的数学研究以及计算机研究,都是非常有实力的。”

数学研究,王浩。

计算机研究,就是一起编写了代码,用了计算机实验的设备。

当然学校宣传可不会分的那么清楚,不管是数学还是计算机,都是对学校很好的宣传。

其实找到梅森素数本身,在外界看来会是运气好,但王浩可是第一个找到梅森素数的中国人,还是个数学家、算法专家、学者。

这个成果绝对值得好好的宣传一下。

等王浩简单了说了一下以后,李明马上回去写了新闻公告,和科技处办公室几个人一起修正了一下,就把公告发布了出去——

恭喜我校王浩教授找到了新的梅森素数。

在张志强教授以及其他学生的帮助下,王浩教授依靠自己对梅森素数的研究,经过了近一周时间的努力,终于利用计算机实验室的电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梅森素数。

M6XXXXXXX,新的梅森素数……再下面就是对梅森素数的科普了。

西海大学的公告发布出去以后,立刻被各路媒体转发,也快速登上了网络热搜榜单。

看到大学公告新闻的网友,对于发现梅森素数的所谓‘中国志愿者王浩’,就是西海大学的王浩教授,都感到非常的惊讶。

“王浩教授的运气也太好了吧!”

“我记得前几天才看到,说他正在研究梅森素数,还有人说是浪费天赋,结果现在就找到了新的梅森素数?”

“你们可能没注意到关键,公告上说,王浩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找到了梅森素数。”

“我参与GIMPS有几年时间了,现在想算一个数太难了,我两个月前分配了一个数,每天挂机四个小时以上,到现在还没有算完。”

“就算他用的电脑更好,而且火力全开,估计就算了两、三个数?这是什么人品?”

“听你这么一说,西海大学这个公告也太凡尔赛了吧?算了几天时间,还‘努力’,他努力什么了?”

至于公告前面的‘依靠自己对梅森素数的研究’,已经被绝大部分人忽略了。

梅森素数?

研究?

如果梅森素数能找到规律,就不是发现一个梅森素数,而是发现一个梅森素数的集合了。

……

在媒体报道不断发酵的同时,王浩终于打发了‘围观群众们’,到中心实验室旁边的小办公室,安心的做起了研究。

梅森素数想找到确定的规律确实不容易,甚至说是不可能的。

王浩的研究内容是‘梅森素数的检验算法’,在想要尝试做‘指数P对应梅森数是梅森素数的概率分析’的时候,‘任务二’的灵感值就只有70几点。

后来和张志强以及学生们一起写代码,构建整个算法的过程中,灵感值就在不断的上涨,比教学增长的速度还要快。

“看来带领团队做项目、一起做研究,也有助于灵感值的增长。”王浩对于任务灵感值有了新的理解,再查看任务系统的时候,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任务二】

【研究项目名称:新型梅森素数检验算法(难度:A)。】

【灵感值:101点。】

有了!

他马上使用100点的灵感,脑中的知识和灵感,迅速形成一条完整的通路。

随后,他感到有些意外。

“算法研究,成果竟然是数学方面的?不过也对啊,肯定和梅森素数的规律有关,否则也不可能以指数P做判定。”

“这个……”

“不管了,先记下来!”

“……”

第九十三章 又发现一个新的梅森素数?

发现了新的梅森素数算不上是学术成果,多知道一个千万位的梅森素数,对于数学理论研究、科学发展,起不到什么推动作用,但其影响力却要比一般学术成果大的多。

这种影响力主要体现在让许多人感到‘震惊’上。

那可是一个千万位的超大数字,是2的几千万次方,不要说是几千万次方,仅仅是几十、几百次方,数字就已经很难想象了。

有个很经典的小故事说,皇帝的女儿不幸落水,被一个农夫救上来,皇帝问农夫想要什么以报答他的救女之恩。

农夫指着旁边的一个国际象棋棋盘,对皇帝说:“您在第一个格子里放一粒大米,在第二个格子里放2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4粒,在第4个格子里放8粒,以此类推,每一格子里的大米粒数都是前一格的两倍。就这样把这64个格子都放好了,我就要这么多大米粒。”

皇帝听后,觉得农夫的要求很容易满足,就笑着满口答应下来,但是一个聪明的大臣告诉皇帝,把全国家生产的大米都拿来,也填不完这64格。

后来有数学家计算,米的重量总计超过2814亿吨。

这已经是很惊人的数字了。

可实际上,就只是2的64次方而已,2的几千万次方有多么大,早就已经超出对现实事物的认知。

想想就能知道,证明这样一个数字是素数,究竟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并不是一般的手段能做到的,也不是所有数字都可以做检验的,换做是其他千万位的数字,根本不可能进行素性检测。

梅森数,是特例。

卢卡斯-莱默检验法也只能用来检验梅森数,换句话说,如果这个数不是梅森数,是否是素数就不可能检测出来。

正因为其中蕴含的不可思议之处,学术界乃至媒体,才会对于发现梅森素数如此重视。

就如同十几年前,计算机专家爱德森-史密斯,发现了超过1000万位的梅森素数,也是人类到当时发现的最大的素数。

很多人都非常清楚,找到梅森素数并不是一个学术、科研成果,但新梅森素数的成果,却被阿迈瑞肯《时代》杂志评为当年的50项发明之一,位列第29位。

所以找到梅森素数,最有吸引的地方还是能够大大增加名气。

帕德里克-罗什也是这样。

他的名字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仿佛已经成为一个重量级的科学家,实际上,他就只是在龟缩在家里的一个宅男,至多能算是个算法工程师。

恰好。

西海大学的计算机实验室非常想要名气。

一个大学想要发展,一个院系想要发展,名气是必须的东西,而得到名气最好的方法就是学术成果,但学术成果不是努力就能够有的。

王浩的研究被当成了重点工作。

陈庆华院长亲自上阵,守在电脑旁边一个多小时,就是为了等待一个梅森数的检验结果。

后来他发现自己的精力跟不上,还是把工作交给了张志强,然后开放了另一个实验室,把两台性能差一点儿的服务器,还包括两个机房所有的电脑连在一起,全都用来做梅森数的检测。

现在了解王浩研究的所有人都知道,他所做的判定程序,肯定是有一定几率可以得到梅森素数的。

有了计算机实验室的全力支持,计算速度至少翻上了一倍,对于‘文件一’数字的检测速度加快了很多。

王浩没有一直待在中心实验室,张志强就成为了真正的主角,好多人有空就到中心实验室转一圈,而操作执行文件和计算的张志强,也会得意的给他们讲解找到梅森素数的过程。

中心实验室也偶尔传来遗憾的喊声,“怎么这个又不是?”

“这次呢?”

“下午检测的这个也不是,花了五个多小时啊!”

“这个概率太小了,只有2%,不是梅森素数也正常。”

上一篇:鼻炎Beta生活手册 下一篇:5G时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