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184)

作者:不吃小南瓜 阅读记录

会议室。

王浩站在讲台上,说起了自己的研究,他首先对研究计算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这部分内容,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份。

上次又已经仔细讲过,倒是不用在讲一遍了。

在开始应用方面的内容前,王浩还是强调了一句,“我真正做过的项目很少,可能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有什么地方说的不对,还望见谅。”

“另外,我对β钛合金研究更了解一下,我的研究主要针对β钛合金提升强度,其他合金方向,或者材料方向,也只能做个参考。”

这句话一说出口,高分子材料实验室的周晟顿时觉得被坑了,但想想王基铭花的钱比自己多得多,他的心情又变好了许多。

还好……

有人比自己被坑的更惨!

在研究内容方面,王基铭倒是没觉得被坑,β钛合金研发提升强度,和钢材研究有一定的关联性,甚至说关联性很大。

他主要还想着‘15万’。

高分子材料实验室只出了三万,他心里怎么也平衡不了。

“花十五万,主要是三个人听课,太亏了……不过看曲世刚老小子的样子,确实很重视王浩,王浩的研究肯定很有价值。”

“这样,等讲座结束,就把王浩请到武钢研究院,和他打好关系也不错,以后有什么研究,也能照顾下武钢……”

王基铭暗暗做出决定。

武钢研究院一行人中,感觉被坑的最惨的是丁宗权,他本来就和王浩不对付。

如果知道是王浩来讲座,丁宗权肯定打死都不来。

不过丁宗权倒是比其他人都清楚,王浩讲的内容肯定非常有价值,因为他是审核‘超抗压材料项目’的专家组成员,知道项目成果有多惊人。

彭辉可没有那种水平,功劳毫无疑问是王浩的。

所以王浩讲的内容确实可以认真听听,他反倒比王基铭有信心的多,还提醒旁边女研究员常虹菊,“常教授,仔细听听,不管什么内容,不理解就先记下。”

“王浩,我知道,很有水平。”

丁宗权小声说了一句,随后就坐在椅子上,开始装起了透明人。

虽然已经和王浩见过面,还象征性的握了个手,但他心里的坎还是过不去,能不接触就尽量不接触。

王浩并没有特别去注意丁宗权。

上次在西京交通大学的金属实验室,他们确实有过争论,但他自己肯定没吃亏,既然没吃亏就不必放在心上,对方怎么想就不用理会了。

他只是专注于内容的讲解。

β钛合金制造的好几个步骤,都可以进行数据分析,都和最终成品的强度相关。

他依次做出数据计算的说明,让台下的人理解手里的计算分析内容,具体该怎么样去运用。

王浩唯一分心的地方是在‘教学币’增长上。

在开始讲座的时候,教学币就已经达到9993点,而今天的‘额度’还剩下八点,差不多刚好能积满一万点教学币。

他随时注意着教学币增长情况,好在听讲座的人都几十个,教学币增长速度很快,差不多用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已经上涨到了满值。

【教学币:10001。】

很好!

王浩稍稍有些激动,也知道正在进行讲座,不是查看系统的时机,他还是很耐心的继续讲。

台下每个人都在认真听。

其实王浩讲的内容非常的枯燥,因为有好多人还没有完全理解理论计算分析内容,应用方面上听的都是一头雾水,但是每个人都还是很认真。

航空材料院的人不用多说,他们都知道王浩的内容非常有价值,弄懂了就等于直接增强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一种全新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哪怕只针对钛合金强度的提升,对每个材料计算、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员来说,都是非常非常有价值的。

高分子材料实验室的人听的也很认真。

因为,钱。

他们都知道一堂讲座花费了三万人民币,花钱买到的听课机会,当然要珍惜珍惜再珍惜。

高分子材料实验室,就只是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可不像是航空材料院、武钢研究院那么财大气粗,哪怕十分之一都比不上。

三万来听个讲座,已经是非常奢侈了。

武钢研究院来的人最少,但他们也同样认真,原因和上面很相似,另外,王基铭、丁宗权一致肯定王浩的讲座内容,他们自然也要认真的听。

当每个人都很认真的时候,王浩讲起来都更加用心。

他一讲就一直到十二点半,感觉有些疲惫才停下来,“就先到这里了,剩下的,下午再讲吧?”他说着看向了曲世刚。

“对,下午再讲!”

全场有几个人精神十足,因为他们不做材料计算、数据挖掘,知道根本不可能听懂,也只是坐在那里凑个人数而已。

曲世刚就是其中之一。

他看到王浩停下来,看了下时间就招呼大家一起去餐厅吃饭。

一群人闹哄哄的到了餐馆。

王浩才抽空打开了系统,迫不及待的查看起来。

【教学币积累达到标准,是否消耗一万教学币,提升获取下一能力?】

“是!”

王浩发出指令以后,马上又收到了新的消息。

【教学币-10000点。】

【你获得了新的能力《科研的馈赠》!】

【《科研的馈赠》(等级一),当你和其他人一起专注于某项研究时,你的讲解会提升其他人四倍的灵感获取,同时,其他人对于灵感的正确理解和思考,会百分之百回馈于你。】

【能力提升任务,第一阶段,参与并完成十种实验研究。】

(获得下一能力,需要消耗教学币100000。)

第一百三十一章 王浩:东港合金实验室的项目没什么意义

“当专注于某项研究时,讲解会提升其他人的灵感获取,同时,回馈灵感的正确理解和思考……”

“四倍灵感获取,百分百回馈。”

在得到新能力以后,王浩仔细做着阅读理解。对比《教学的馈赠》以及使用效果,他很快就明白了《科研的馈赠》效果。

这个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发生作用的场合——

专注于某项研究。

‘专注于研究’,肯定并非纯粹的教学场合,不是在教室里完成的,而是像实验室、项目组之类,是一群人一起做研发的地方。

当然,主要限制是参与人、针对的内容,而不是场地。

《教学的馈赠》也能够在这种场合起到作用,区别在于《教学的馈赠》回馈的主要是知识和思考,效果则是增加其他人对于讲解内容的理解。

《科研的馈赠》回馈的是灵感的思考和理解,效果则是增加其他人获取灵感的倍率。

区别在于知识和灵感。

知识是基础,即便回馈的是思考,也是有关知识的思考。

灵感则是专门着针对科研,有很多的实验、研究之类,有的关键地方,绝大部分参与研究的人都想不到,其中就只有一个人想到了,他也不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这就是灵感。

举个最直接的例子,同样是观察卫星拍摄的太空图片,有的天文学家就能在亮点中找到特殊的一个,而大部分人可能都注意不到那个特殊的点,或者觉得那个点和其他没什么不同。

即便是注意特殊亮点的天文学家,也不一定就能确认自己的想法,他或许会觉得想法很突然,再仔细深入的想一想,又觉得那个点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

这就可能会错过天文学的重大发现。

而注意到特殊亮点的天文学家,当时就是激活了带灵感的想法,只是他不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在这种情况之下,有关特殊亮点以及相关思考就会反馈过来,因为系统会帮助判断是否正确。

《科研的馈赠》值得注意的地方,还有增加其他人的灵感获取,直接就是提升四倍。

上一篇:鼻炎Beta生活手册 下一篇:5G时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