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387)

作者:不吃小南瓜 阅读记录

这种不友好的语调让王浩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怎么会有人直接说这种话?

莱德利-帕森斯拉住了保罗菲尔-琼斯,他朝着王浩歉意的笑了下,解释道,“抱歉,保罗菲尔无法接受你的理论。”

琼斯看向帕森斯,质问道,“莱德利,你为什么和他道歉,你也无法接受,对吧?”

帕森斯尴尬的笑了下,随后道,“当然??”

在其他人疑惑的注视下,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都有些后悔和保罗菲尔-琼斯走在一起了。

他一直都知道保罗菲尔-琼斯没什么情商,而且对于弦理论非常的狂热,可还是没有想到,直接过来就是质问。

如果对象换做是其他人,他当然会支持保罗菲尔-琼斯,因为琼斯是个超级天才,数学上能击败他的人很少,甚至包括大部分菲尔兹获得者。

有时候,获奖并不直接代表能力,也许只是研究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或者是一些研究成果被国际认可。

保罗菲尔-琼斯都属于那种顶级的天才,但他研究的是弦理论,显然弦理论的研究方向上,想获奖是非常困难的。

现在保罗菲尔-琼斯面对的是王浩。

在数学能力方面,王浩恰好就是碾压保罗菲尔-琼斯的人,他完成的成果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全世界都公认他是第一的数学家,数学能力根本不需要质疑。

不过在学术问题上,他肯定会站保罗-菲尔琼斯,因为他们都在研究弦理论。

王浩带着疑惑看着保罗菲尔-琼斯,试探性的问了三个字,“弦理论?”

琼斯继续盯着王浩,眼睛一眨都不眨。

帕森斯轻点了下头。

王浩顿时明白过来,他没有进行过弦理论的研究,但湮灭理论的一些定义,似乎对弦理论非常不友好?

“我非常确信湮灭理论是正确的。”

他肯定的说完,忽然露出了笑,继续道,“另外,湮灭理论和弦理论在基础定义上,其实还是存在差异的。”

保罗菲尔-琼斯很用力的回道,“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王浩笑道,“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衰变是怎么产生的?相信你这个弦理论专家,能以弦理论的方式做解释吧?”

“当然!”

保罗菲尔-琼斯露出‘别看不起人’的眼神,马上道,“衰变过程是α衰变为β加γ,当α衰变成β和γ时,是一个单一弦振动,被打破成两条弦以不同的方式振动。”

“因为弦格外的小,很难直接观测到粒子类似于弦的性质……”

琼斯连续解释一大堆。

王浩很有耐心的听着,随后说道,“你只是说明了弦理论对于衰变过程的解释。如果这是一个可以打分的题目,我会给你零分。”

琼斯顿时有些恼怒。

王浩解释道,“我的问题是,衰变是怎么产生的,而不是让你解释衰变过程?我换一个问法,为什么会发生衰变?琼斯先生,你可以用弦论解释一下吗?”

保罗菲尔-琼斯顿时愣住了。

针对为什么会发生衰变的问题,他当然能够找到一大堆的物理解释,比如能量耗损,就像是琴弦振动一样,不可能一直的持续,微观的反应就是粒子发生衰变。

再比如,衰变是原子内部很多作用力相结合产生的复杂结果。

等等。

但是,以上的解释和弦理论无关。

如果拿出这些物理解释来做说明,他就等于根本没有回答问题。

琼斯马上看向王浩,想听王浩会说什么。

王浩道,“如果用湮灭理论,就很容易解释了。为什么会发生衰变呢?就是因为空间和质量的相互作用,质量会引起空间震荡,反过来说空间也和质量发生作用。”

“这就是湮灭力。就像是用力不断挤压一个物体,或者理解为石头的风化反应,在持续性力的作用下,衰变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王浩说完没有理会保罗菲尔-琼斯,而是和其他人一起走出了会场,准备去餐厅吃午饭了。

保罗菲尔-琼斯呆呆的站在原地,好半天猛的抬起头看向帕森斯,带着不确定问道,“莱德利,刚才我被羞辱了,弦理论被羞辱了,对吧?”

他终于反应过来。

王浩问了一个衰变的问题,他用弦理论解释了发生过程,而对方则是说,湮灭理论能直接说明发生的原因。

直白理解就是,“湮灭理论比弦理论高出一等”,再说的直白一些,“你们做的是低等的研究工作”。

其中的内涵可以用‘学术鄙视链’来理解。

数学明显比应用数学高出一筹,纯数学的研究就可以‘鄙视’应用数学的研究。

现在湮灭理论可以解释衰变发生的原因,而弦理论只能解释发生的过程,自然湮灭理论的‘学术等级’比弦理论高出一等。

听到琼斯的问话以后,帕森斯扯了扯嘴角,露出‘你才反应过来’的眼神,随后轻轻的点了点头。

“该-死的!”

保罗菲尔-琼斯顿时愤怒了,自己被羞辱还能接受,但弦理论被羞辱——

绝对不能接受!

第二百三十二章 替代假设?高下立判?王浩:谢谢你的数学论证!

第二天上午,华人数学家大会正式开幕。

华人数学家大会的流程,参照国际数学家大会,大会的开幕式就是颁奖仪式。

首先颁发的是最有影响力的晨星数学奖,颁奖以后,获奖人和嘉宾一起进行拍照,其他人也可以上台进行拍照。

在一系列针对晨星数学奖的活动结束之后,还会继续宣布陈星应用数学奖、陈省身奖、国际合作奖、新世界数学奖以及泰康中学数学奖。

后面的奖项影响力比较小,就只有颁奖过程了。

等颁奖全部结束以后,邱成文上台做了一个工作汇报,顺便说一下,欢迎所有人来参加大会之类,开幕式就结束了。

之后上午还有一些时间,留给邀请的嘉宾做工作报告或学术报告。

等到了下午的时候,数学家大会才算正式进入学术交流期,投稿通过的论文作者上台去做报告,中途还穿插着特邀学者的报告。

王浩是特邀学者之一,他的报告被安排在第二天上午。

在报告的时间安排上,会议组织委员会是和王浩商议过的,一则是因为上午的时间,大家的精神状态比较好,二则是因为很多学者来参加大会,都是为了王浩的报告。

如果王浩很早就完成了报告,有些人当天可能就要离开了。

如果把报告安排的第二天,有些学者第一天也会认真的听报告。

这个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但会议组织委员会明显没有考虑到《自然-物理》杂志新一期的发布时间。

《自然-物理》杂志新一期发布时间,和华人数学家大会开幕是同一天。

因为能在网站上查看论文,结果上、下午的时间里,好多学者就闷头看着论文,根本没有认真去听其他人的报告。

这幅场面让邱成文感到很郁闷,但他还没办法说出什么,因为就连他都在低头查看论文。

相比王浩的研究成果来说,大会上做的普通报告或工作报告,根本没有什么可听的。

好在多数人还是很认真的,只有那些顶尖的数学家们在查看王浩的论文。

华人数学家大会还是有一定含金量的,很多国外的华人数学家,也包括一些在国外工作的华侨数学家,都会来参加华人数学家大会。

其中也有很优秀的报告。

比如,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徐春雷,做了一篇线性几何方面的研究报道非常精彩。

“这是一篇足以获奖的研究。”邱成文满是赞叹的点评道,“有了这个研究,徐春雷能拿一个名校正教授offer了。”

另外,还有一篇数论领域的研究也非常的精彩。

上一篇:鼻炎Beta生活手册 下一篇:5G时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