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445)

作者:不吃小南瓜 阅读记录

这是学术上的重大胜利!

好多弦理论的学者,都追捧起了莱德利-帕森斯,“莱德利的成果真是令人赞叹,他竟然完成了一种大爆炸的全新解析。”

“更重要的是,他把湮灭体系归入到弦理论中,更加说明弦理论是能够实现大一统的理论。”

“这是弦理论的重大成果!”

“……”

他们觉得是弦理论研究的重大胜利。

同时,新的大爆炸数学解析,比原来的更加精细,也更加的可信,一些定义引入湮灭理论内容,扩展也能涉及到粒子对撞实验,看过新的研究以后,他们甚至畅想起,弦理论也有能够证实的那一天。

很多弦理论的学者们,都像是过节了一样的开心。

有的则是思考起开始研究湮灭理论内容,湮灭理论并入到弦理论,研究湮灭理论似乎就是研究弦理论。

他们当然也知道,新研究‘吞并’湮灭理论的方式有些牵强。

但是,不要紧。

其实很多弦理论的学者,和莱德利-帕森斯的想法是一样的,他们对弦理论没有那么重视,只不过像是帕森斯这样脸皮厚,不在意颜面的学者毕竟是少数。

之前湮灭理论和弦理论冲突,自然就不好直接转到湮灭理论的研究。

现在两个理论直接归在一起,就有借口开启湮灭理论的研究。

莱德利-帕森斯成为了弦理论圈子被追捧的对象,他的名声来了个180度大转折,有人已经把‘弦理论二把手’的头衔,直接挂在了他的脑袋上。

至于过去一段时间,帕森斯被‘误会’成叛徒的事情,就直接被遗忘了。

要么也有个新的解释,“莱德利并不是叛徒!”

“他研究湮灭理论的目的,就是希望把湮灭理论归入到弦理论体系中!”

“莱德利是英雄!”

“甘于背负‘叛徒’之名,默默做研究一举即击败对手,他是那种真正的英雄!”

这样的解释让很多人都感觉热血沸腾。

阿迈瑞肯的舆论环境本身就崇拜英雄,消息传出物理圈子以后,甚至有电影制作者思考着,以莱德利-帕森斯为原型,拍摄一部学术领域的‘谍战’类电影。

莱德利-帕森斯自然也很高兴,他一下子成为了弦理论的英雄,成为了国际物理学界的焦点人物。

他想想都觉得自己很天才,竟然能把湮灭体系并入到弦理论体系中。

当走在路上的时候,莱德利-帕森斯都不由得昂起了头,去酒吧之后,他还给一些女郎讲述自己的英雄事迹。

遗憾的是,女郎们完全听不懂。

但是,不要紧。

因为登上了好多家媒体的报道,他拿出一些和自己有关的新闻,自然就很容易被女郎们关注。

这就足够了。

连续好几天时间,帕森斯都享受到了免单服务,他都觉得是生活在天堂里。

不止如此。

他得到了弦理论圈子的肯定,收到了爱德华-威腾的邀请,去普林斯顿大学参加弦理论学者的聚会。

到时候,主角肯定是他!

……

在找到了问题所在以后,王浩简单整理了一下内容,因为不是什么研究,他就干脆就发了一则微-博消息——

“《科学-物理》杂志的新一期,有一篇‘解析大爆炸理论’的论文。

那是很非常优秀的湮灭理论研究!

我很高兴看到,有和湮灭理论有关的优秀理论物理成果!

湮灭理论的研究,需要更多的学者参与,才能慢慢去完善,以湮灭理论为基础去解释宇宙现象,是个很好的研究方向。

恭喜莱德利-帕森斯先生,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理论物理学家!”

消息下方附带一张图片,上面是论文的一部分数学论证,特别用红线标注了和‘定义质量单位’有关的两行内容。

王浩还是第一次发微-博,专门去赞叹一个学者的成果,自然吸引了很多的关注。

莱德利-帕森斯的研究影响力很大,但基本都是在国际物理学术圈子范围内,还很少有学术圈外的报道。

换句话说,普通人是不知道的。

当王浩发了微-博内容以后,好多人也去关注了一下,随后多数人还是失去了兴趣,对于普通人来说,理论物理实在太复杂了。

但是一些学者就很惊讶了。

即便是国内的物理学术圈,也在讨论莱德利-帕森斯的成果,因为研究把湮灭理论并入到弦理论范围内,而且是有些不讲道理的强行并入其中。

在很多学者看来,王浩会对此不屑一顾,或者是感到很生气,怎么也没想到王浩会肯定研究成果。

之后他们就注意到了,附带图片上特别被标注的两行内容。

如果不被特别标注出来,那两行数学内容几乎不会被注意到,但特别标注出来以后,就肯定会被注意了。

当然,绝大部分学者也是搞不明白的,但总是有学者能明白过来。

比如,科学院物理学的周凯峰教授,他看到了内容以后,顿时明白王浩说的是什么,也发了个微-博给出解释,“这两行红线标注的内容,是对质量单位的定义,是属于湮灭理论的定义,而弦理论的定义截然不同。

帕森斯的成果,只是湮灭理论的研究,同时也否定了弦理论。”

周凯峰发布了消息以后,也有其他学者站出来发消息,甚至有个物理院士,还针对问题接受采访,做了个详细的说明。

“本来是个否定弦理论的研究,结果评审人却是爱德华-威腾。”

“这件事放在物理领域是很有意思的,爱德华-威腾等于是自己否定了弦理论,大概他也没注意到……”

“研究是正确的,只是和弦理论背道而驰。”

这样一解释,学者们就都明白过来。

他们顿时目瞪口呆。

原来如此!

研究就是否定弦理论,结果爱德华-威腾给评审通过了,岂不就代表爱德华-威腾认可研究,也认可对弦理论的否定?

消息,很快传到了国外。

之所以能快速传到国外,和国内消息发酵关系不大,重点还是在于王浩发的微-博,他就是世界级的学术明星,哪怕只是简单发个消息,也会被国内媒体注意到。

有一些国外媒体,顿时引用了王浩的微-博消息做报道。

于此同时。

普林斯顿大学内的一间小楼前,正举行着一场弦理论学者们的聚会。

其中有好几个弦理论领域的顶尖人物,包括最核心的爱德华-威腾,也包括拉斐尔-默克、布朗-杜尔特,而被众人包围在中心的则是莱德利-帕森斯。

拉斐尔-默克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他也是弦理论圈子的重量级人物,也是圈子里少有性格开朗的人物。

聚会开始有一段时间,拉斐尔-默克端起了红酒杯面向众人,开口道,“这次聚会就是为了新的研究。”

“这是弦理论的重大胜利!”

“我必须要提到一位英雄人物,他的研究把弦理论继续拓展,让我们有了深入到9+1维度的可能……”

“这位英雄人物就是——”

一群人整齐的高喊,“莱德利——”

“——帕斯森——!”

他们一起把帕森斯举到了空中,像是追捧真正的明星一样。

帕森斯的身体感受很不好,但心里却非常的兴奋,等被众人放下来以后,还兴奋的说着,“谢谢、谢谢大家!”

“我会继续努力!”

“一定会继续研究,争取能够……”

“其实,你们也可以做类似的研究,比如暗物质、黑洞,都可以做数学论证,我的灵感来自于高维的概念。”

“在高维的概念上,弦理论才是专业的……”

“……”

爱德华-威腾坐在桌前,微笑的看着中间的帕森斯,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可参与不了打打闹闹的庆祝,只是坐在一旁安静的看着。

上一篇:鼻炎Beta生活手册 下一篇:5G时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