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565)

作者:不吃小南瓜 阅读记录

“是要十月放出来?到时候肯定很有震撼力啊!”

“能完成吗,王院士?有什么需要和我们说,我们空军方面,肯定全力支持!”

“对!”

“我可是对于这款飞行器非常期待,如果正式服役,就先给我们基地来两台……”

“怎么你们先呢?像是这种先进的飞行器,肯定优先部署在南方啊!”

“我们东部才重要啊!”

“……”

几个空军将领在争吵,王浩则是乐呵呵的看着,也思考着样机的设计问题。

第二台样机就不能像第一台样机那么随意了,必须要考虑军事用途,需要和雷达、导弹等相关部门沟通。

在样机设计的过程中,就要预留出安装高端雷达体系的空间,后续也要考虑挂弹等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解决动力问题。

有更好的动力就能让飞行器有更高的灵活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入超导电机,来完善电力推进系统。

同时还预留出其他的空间,也包括扩大载人舱室,等等。

“这样一来,电池的储电量、功率也要增加,冷却体系要继续完善,直径应该会超过二十五米。”

王浩思考着。

……

反重力飞行器的测试影响很大。

因为测试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完全保密,即便是在无人区进行的测试,因为飞行的足够高,也被很多人看到了,还被一些卫星准确的监测到了。

在测试结束几个小时之内,网络舆论上就有了很多的照片,甚至是拍摄的小视频发布出来。

有一些机构也发布了监测到的画面,舆论上顿时出现了很多的讨论。

“竟然真的是飞碟,上次我还以为是假消息。”

“种花家是真有飞碟了!”

“这个飞碟看起来好先进,一边飞行还一边旋转,是什么设计?为了拐弯吗?”

“你们看下面,挂了好多弹,有十几二十个吧……”

“二十个!”

“上一条有个天女散花的图片,那些导弹都是空弹,发射以后,尾部打开降落伞着陆,画面很美……”

“我们研发出了这么高端的飞行器,估计有些国家的心情不美丽……”

“……”

国际上确实有很多人在讨论相关的话题。

这主要是因为飞碟的研发实在太惊人了,感觉就像是科幻里的内容,结果就出现在了现实。

即便是使用了已经公开的反重力技术,但显然飞碟并不在常规武器体系范畴内,很多人也对此非常关注。

有些军事爱好者们,都已经完全迷上了飞碟,希望能知道更多的消息。

因为飞碟被卫星捕捉到,再加上网络上流传的图片、画面,就有很多飞行器的参数被曝光出来。

最直接的数据,就是速度和高度。

“种花家研发的飞碟,测试过程中最高速度达到了每秒240米,悬浮高度超过39000米……”

“挂弹数量则为20枚。”

“这个高度以及其展现的灵活性,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这些数据非常有震撼力,其打破了常规的军事体系,让绝大部分防空武器都失去效果。

之前阿迈瑞肯展示的艾福35,马上就被舆论遗忘掉了。

艾福35的性能再高端,只谈飞行高度就根本无法对反重力飞行器造成威胁,甚至说,艾福35根本不敢出现在反重力飞行器下方,否则就会直接成为移动靶,完全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国际舆论上,大多数人还是关注飞碟本身,但专业人士关注到的是,飞行器测试持续很长时间,并且进行了高速飞行和高空悬浮。

这两项测试就说明飞行器有足够的动力。

反重力飞行器的动力,自然来源于电力供给。

之前舆论上就有猜测说种花家掌握了超导电池技术,但也有分析认为可能并没有掌握,只是应用常规电池技术。

现在后面的说法完全没有了。

如果是常规电池技术,根本不可能支持反重力飞行器持续的高速飞行以及长时间的悬空。

“所以说,种花家一定掌握了超导电池技术,并应用在了反重力飞行器上。”

“既然种花家能掌握超导电池技术,就说明这条路是走得通的……”

接下来很多的团队、机构以及大型企业都站出来表示要斥巨资,投入到超导电池的研发上。

其中也包括阿迈瑞肯能源部旗下一个重要的电力研发团队,十几年前,他们完成了SMES技术,并且已经支持建造大型储电装置。

阿迈瑞肯也派出调查员,专门来询问这个电力研发团队,想知道研究出超导电池并投入使用需要多久。

电力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希伯顿-埃尔克森,他给出的答案令人失望,“我们一直都在研究超导电池,但是技术难关实在太多了,体系也太过于复杂。”

“我们的进展速度很快,但距离完成还差的很远。”

“我估计,要完善技术,最少也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

调查员对这个时间很不满,他马上问道,“就不能加快进度吗?我们可以投入更多的经费。”

“不可能。”

希伯顿马上摇头,他很确定的说道,“这不是经费的问题,我们一直都有足够多的经费,也有最优秀的科研人员,但整个体系实在太复杂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很多。”

“单单是热力平衡系统,就已经让整个研究组头昏脑涨……”

调查员有点不甘心的问道,“为什么种花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研究?我们掌握SMES技术比他们还要早。”

希伯顿听了顿时很生气,他用力拍了下桌子,很不满的说道,“如果你不相信我们的能力,可以找其他团队来研究。”

“现在很多机构都在研究,如果你相信那些企业的速度比我们更快,当然。”

“至于种花家的问题,你可以去问他们,而不是来问我。”

希伯顿也对于种花家快速掌握超导电池技术感到惊讶,但想不通的事情又能有什么办法?

就像是科学界的王浩……

那个年轻的种花人,几年前就完成了各种重大成果,还创造了影响人类科技发展的湮灭物理学。

如果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王浩能做到,其他人做不到?”

这种问题有意义吗?

……

当国际舆论纷纷的时候,反应最平淡的就是各个反重力团队了。

他们内部也会讨论反重力飞行器,但更多的心思都放在消化种花家公开的两项反重力技术上。

种花家已经正式公开了技术。

每一个从事反重力研究的科研人员都对于所公开的技术激动不已,他们根本没想到能这么快接触如此高端的技术。

能制造强度为百分之七十一的横向反重力技术,理论上已经可以投入到科技应用;高强度的常规反重力技术,也能够用于很多实验研究。

所有反重力团队都变得忙碌起来,他们急于去消化这两项公开的技术。

菲利普-罗雷尔也是如此,只不过他只能在个人电脑前看看技术,以自己的知识去进行理解,而不能参与实验研究了。

因为,他被辞退了。

这主要就是因为种花家公开的技术,也导致他几年内带领团队所做的研究,几乎没有任何的成果可言,有的也只是一些实验数据的贡献。

能源部以及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再也无法容忍类似的情况,菲利普-罗雷尔只有被辞退一条路可走。

以菲利普-罗雷尔的年纪,也不可能再去找其他工作,就只能提前宣告进入养老生活。

菲利普-罗雷尔非常的不甘心,离开前还不满的吼道,“这根本不是我的原因!”

“我们的研究确实比不上种花家的团队,但也要看看竞争对手是谁。”

“那可是王浩!”

“我们想要在反重力的研究上,要赶超创造湮灭物理学的王浩?这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

上一篇:鼻炎Beta生活手册 下一篇:5G时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