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581)

作者:不吃小南瓜 阅读记录

能源部的官员皱了皱眉头,继续问道,“克罗宁先生,现在他们的研究已经有了成果,那么你们能不能根据公开的信息,复刻他们的物理发现?”

瓦尔-克罗宁用力揉了揉脑门,他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关键,想要复刻实验自然是不可能的。

能源部的官员深吸了一口气,强忍着心头的愤怒,“那么克罗宁先生,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他们说的灰暗空间,也就是强湮灭力场,具有什么特性、作用?”

瓦尔-克罗宁张开嘴想说什么,后来还是闭上了,他不可能胡乱的解释一通。

作为一个国际顶级的科研工作者,单单是内心里的骄傲也会支持他这么做。

瓦尔-克罗宁一问三不知。

能源部的官员没有得到任何答案,就只能带着气愤离开,离开前还指着瓦尔-克罗宁说道,“克罗宁先生,我个人建议……”

“你可以提前收拾东西了!”

……

当瓦尔-克罗宁确定会离开反重力实验组的时候,王浩正在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参与着实验。

他们的研究方向就是确定强湮灭力场的特性。

这个研究相对简单,王浩主要工作就是看报告,而不是真正参与进去。

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他们就大体了解了强湮灭力场的基本特性。

其中最重要的特性包括隔绝热传导、湮灭光子、增加电子传导特性,以及对物质造成强磁效应。

在大部分实验验证结束以后,研究中心也完成了基础的实验报告,并把报告提交给了科技部,随后就投入到新的实验准备中。

新的实验就是把大型叠加第一场设备放置在高磁场的环境中,以便研究高磁场对于强湮灭力场作用。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高磁场环境的制造,那是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提供的技术和设备,但因为需要的区域过大,想要持续维持超大型高磁场环境很不容易。

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一直都为此做着准备。

王浩也非常期待新的实验。

他们已经制造出了真正的强湮灭力场,在这个方向上继续研究,肯定会有很多的新的发现。

当公开了新物理现象以后,伴随的舆论不断发酵,再加上公开的内容比较少,有很多媒体记者过来采访。

王浩当然不会轻易接受采访,但考虑到影响力的问题,科技部的徐保功又来了,他一则是关注一下研究,二则也是具体谈了一下成果信息公开以及后续研究的问题。

在相关内容确定以后,研究中心联合科技部组织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地点就设立在西海大学边侧的会议楼。

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国内外很多的媒体记者。

会场内。

王浩坐在了最中间的位置上,他左右两侧分别是何毅和徐保功。

这样的场合里,何毅都不会受到关注,徐保功作为一名官员,即便是副部的级别都被忽略了。

主角,只有王浩。

最开始提问的是国内媒体记者,他们自然不会难为人,开口问的都是围绕‘发现新物理现象的意义’、‘研究有多么重大’、‘心情如何’等问题。

国外的记者就不一样了。

第一个站起来的国外记者,是一名留着大胡子的酚兰人,他直接问道,“你们的实验研究会不会公开实验细节?又或者是公开理论基础内容?”

所有人都看向了王浩。

如果一项实验公开了细节,或者公开了理论基础,想要复刻实验就不再是不可能。

王浩则是很淡定的摇头,说道,“我们暂时没有考虑公开有关实验的详细信息。”

另一个国外记者被点到,站起来提问道,“你们的成果信息中,对于灰暗空间的解释是强湮灭力场,还称之为新的物理发现?很多人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其他研究团队制造的叠加力场边缘,不是强湮灭力场吗?”

这又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王浩和其他人讨论过了,就干脆直接说到了关键,“普通制造出来叠加力场,它的边缘具有一些强湮灭力的特性,但并不是持续的强湮灭力场。”

一句话,足够了。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持续性’特点,能够制造出持续性的强湮灭力,自然就是强湮灭力场。

只要把话说出去以后,其他团队也能够想到关键问题,但想要解决持续性问题可就太难了。

王浩研究了很长时间才得到灵感,他相信其他团队用的时间肯定会更长,甚至等他们已经研究透彻,都很难真正制造出真正的强湮灭力场。

这次的新闻发布会重点就是公开‘持续性’三个字,也顺便解释了王浩所说‘叠加力场方向有个关键问题没解决’的话。

他可不是说谎故意误导其他团队,只不过之前没解决的‘持续性’问题,已经被他找到方法解决了。

等新闻发布会结束以后,王浩和徐保功一起踱步朝着外面走去。

徐保功说道,“王院士,现在很多人都关心一个技术,也是未来科技最重大的技术,核聚变。”

“上次来的时候,记得赵教授说过,这个强湮灭力场技术,可能会被用在核聚变技术上?你对核聚变感兴趣吗?”

他是希望王浩能从事一些顶级科技研究的。

比如,反重力飞行器,能够大大提升国-防科技,是真正的科技应用。

可控核聚变是国际难题,也代表着能源未来,是最受关注、影响力巨大的课题,想要解决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其中牵扯到难关实在太多了。

如果是王浩做核聚变研究,肯定能攻克很多的难关。

畅想一下……

万一就解决了可控核聚变的问题呢?那么未来,种花家再也不用为能源发愁。

这是多大的影响?

王浩边走边思考着,“强湮灭力场具有隔绝热传导的作用,确实可以用在核聚变装置上,能够帮助解决最关键的能量束缚问题。”

“我对这个技术也很感兴趣,有时间吧!”

他抬头说道,“不过还要等很久,可控核聚变不是小问题,必须抽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我现在的研究有很多了,包括强湮灭力,还有反重力飞行器……”

徐保功顿时疑惑问道,“强湮灭力场不是已经制造出来了吗?我已经看了报告,研究应该已经完成了吧?”

“完成?”

王浩听罢非常的惊讶,“徐老师,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事?距离完成还早得很,我们的研究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第三百三十一章 实验失败?王浩:我早就预料到了!

“徐老师,你不记得了吗?你们本来是计划这个月底来看实验的结果,我们提前有了发现。”

“现在我们的研究还没有添加高磁场环境的影响。”

“研究才刚刚开始,我们的主要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强湮灭力场的特性,另一个就是高磁场对于强湮灭力场的影响。”

“两个都很重要!”

等王浩做完了解释以后,徐保功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用力拍了一下脑子,“对啊,高磁场!”

“这么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实验,我并没有错过见证历史的时刻。”

“额~~也可以这么说吧。”

徐保功停下脚步,眼中都闪现出了期待,“你觉得到时候会发生什么?”

“很难说。”

王浩没有直接回答,还是摇了摇头。

在实验真正开始之前,谁也不知道具体会发生什么,他最多也只能以基础理论进行推断。

正常而言,因为强湮灭力场和反重力场直接关联,强湮灭力场受到磁场的排斥,也不可能脱离反重力场。

王浩同样也很期待新的实验。

那大概率不会再是新的物理发现,但很可能对于强湮灭力场以及基础理论的的研究,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

上一篇:鼻炎Beta生活手册 下一篇:5G时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