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590)

作者:不吃小南瓜 阅读记录

空舰-2开始减速,最终减到了静止不动,只依靠动力停留在空中。

一些卫星捕捉到了这个画面,同时也感到非常的震撼。

若是空舰-2再升高几万米,甚至都可能被当做是一颗地球同步卫星,而不是一架能自由升空的飞行器。

静止不动,也是测试之一。

在四万五千米的高空中,空气非常的稀薄,辅助动力的氮气喷射系统,反倒成为了核心动力来源,但也是有很大限制的。

反重力飞行器消耗氮气的速度是有限的,所携带的冷却液也是有限的,氮气喷射系统的功率自然相当有限。

利用正下方的电力推进器以及氮气喷射系统停留在高空倒是能做到,但若是进行高倍音速巡航,所能支持的时间就很有限了。

“大概只能维持四十分钟,就必须要降落添加冷却液。”王浩说道,“在几万米高空,氮气喷射系统成为主要动力,要进行超音速飞行,就必须要加速氮气的消耗。”

“速度越快,消耗的就越快。”

“我们之所以设计可以加速使用,重要考虑的是高空的灵活性,才能躲避来袭导弹。”

其他人听罢不断点头。

之后就是灵活性测试,也就是让反重力飞行器在高空加速、转弯,并进行一些上下飞行。

等所有测试项目都完成,领导也赶紧下达了返回的命令。

返回,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最后一项测试。

记者们也收到消息,知道飞行器准备返回了,他们还以为测试全部结束,结果却拍到了比起飞还要惊人的画面。

空舰-2的降落方式,并不像是普通飞机一样,从远处低头式的下降。

那种降落方式对于反重力飞行器,可以说没有任何好处可言,甚至还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空舰-2采用的是垂直降落。

简单来说,就是降速到等同于悬浮不动后,就关闭掉其他推进器,只开启下放的大型推进器,然后让飞行器垂直向下飞,其他推进器只起到调整降落位置的作用。

当看到一个大圆盘式的飞碟,从高空快速的下降,会给人带来很大的震撼。

那真就感觉像是看到了UFO……

看着从天而降的圆盘,有个记者惊讶中调侃了一句,“外星人,来攻打地球了……”

第三百三十六章 国际认可,空舰立于不败之地!

广场上。

直径近三十米的大型飞碟状圆盘,缓缓降落在了指定位置,直到圆盘停住并关闭了推进器,好多人还坚持一直看着,眼睛连眨也不眨一样,唯恐错过任何的画面。

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震撼,包括距离几百米的参观团,包括小山头上的记者以及观看媒体直播画面的观众们,等等。

他们都在回想着刚才的画面。

其实空舰-2运过来并起飞的时候,并没有让人感到非常震撼,或许是大家都有心理准备,或许是起飞的方式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比如,阿迈瑞肯的艾福35,就是先原地悬浮到空中,随后快速向前加速飞行。

所以先悬浮再快速升空的起飞方式,并不是国际唯一的,而空舰-2降落的方式,是其他的飞行器完全做不到的。

那可是从空中平稳下降,直到接近地面才开始大幅度减速,再加上空舰-2飞碟状的身躯,给人带来一种满满的科幻感,若是不知道情况,真会以为是外星人入侵了。

不少人都想到了曾经看过的好莱坞电影,像是《火星人进攻地球》、《灭绝》等,都有飞行器降落的画面。

刚才的画面就非常类似。

等空舰-2完全熄火,不少记者都自发的鼓起了掌,“这是真正最顶尖的技术,代表了未来应用的航空科技。”

“科幻感太强烈了,我一直以为艾福35、22,或者的B2,科技感是最强的,真像是外星人的战机,但相比这个……”

“不应该是未来的航空科技,而是现在的航空科技,这是发生在眼前,已经制造出来的,可不是模型或概念!”

“真的是太惊人了,我来之前就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想到能看到这个。”

广场上。

空舰-2正中心的下方,有个垂直的梯子放了下来,等了不长的时间,飞行员郑耀斌就顺着梯子爬了下来。

好多人已经等在旁边,包括王浩,也包括其他的一些官员、学者。

郑耀斌的双脚才刚一落地,周围人就不约而同的鼓起了掌,他则是原地敬了个军礼,并原地转了一百八十度,意思就是给所有人敬礼。

负责人走在前面,主动迎了过去,和郑耀斌握手说道,“郑耀斌同志,辛苦了!”

王浩则是表现的亲切很多,他拍了拍郑耀斌的肩膀,随和的问道,“这次上机感觉怎么样?”

他随后拉着郑耀斌一起往外走,气氛顿时也从庄重变成了自然。

负责人,王浩以及郑耀斌一起走在最前面,并说着飞行测试的事情,大多数内容都和操作飞行器有关。

郑耀斌正式上机执行测试任务,并完成了悬空起飞、万米超音速巡航,四万五千米悬空以及降落等任务,过程中压力肯定是非常大的。

这主要因为是……

测试!

反重力飞行器是最先进的航空飞行器,采用了好多种最高端的技术,同时,新技术也有不小的风险,若是出现一些问题,就可能造成很大问题。

好在郑耀斌顶住了压力,全程操作没有出现任何错误。

郑耀斌也确实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干将,从一年多以前,反重力飞行器开始研发时,就已经有了飞行人员的训练,每一个参与的都可以说是航天种子,而他在一大群种子中脱颖而出,通过了重重的考验,最终成为了空舰-2的飞行员。

他不会是唯一的空舰飞行员,但作为参与空舰-2公开测试的飞行员,注定会成为英雄人物,并被载入世界航空史。

所有人各回各位。

空舰-2测试工作全部结束,代表负责人在总结会议上肯定了空舰-2的设计、制造、测试相关工作,还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个人、技术小组等,进行了赞叹和表彰。

之后王浩出场就是对测试工作做总结了,但他的嘴里就没有任何赞叹了,而是说起了空舰-2的不足,“通过这次测试,大家都能发现,空间-2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首先一点,就是灵活性方面,能发现外盘旋转还是受到限制,也导致转向速度跟不上。”

“当然这一点和考虑安全性问题的设计有关,但外形还是可以做一些小的调整,来让增加转向速度……”

“第二点,模式切换不顺畅。”

“我们从数据上可以看到,开启氮气喷射体系时,是在五百米的空中,而实际上,计划是三百米高度,这和环境有关,也和电子控制系统有一定的关系……”

“还有,空舰-2垂直向上加速度还是有些慢,也拖累了整体的灵活性。”

“这方面还需要继续论证、修正,争取能做的更好……”

王浩一口气说了有十几分钟,让准备庆祝成功的技术员们,着实心里感觉有些郁闷。

好在总结有结束的时候,他说完了最后一点,脸上的严肃也变成了微笑,“总之,问题还有很多,但这次的测试,我们百分百,甚至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

“每个人都做的很好,每个人的工作都值得肯定……”

“大家都辛苦了!”

这句话说完,会议室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很多人脸上也带上了成功的喜悦。

对于参与空舰-2研发和测试工作的技术员们来首,王浩的肯定要比代表负责人的肯定有价值的多。

代表负责人也只是因为测试取得成功,才会对他们的工作给予肯定。

王浩不同。

即便是测试取得成功,有些工作做不好,该批评还是只能得到批评。

上一篇:鼻炎Beta生活手册 下一篇:5G时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