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667)

作者:不吃小南瓜 阅读记录

“如果测定的整体能量明显高于常规数据,就证明其中存在能量偏高的光波。”

王浩听罢也非常期待。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一心投入到理论研究中,也等待着沈会明的实验结果。

……

很快。

时间过了半个月。

王浩正坐在办公室里,查看着有关‘一阶铁’研究的最新成果。

那是一个物理界轰动的成果,马普学会材料中心,马克斯-斯特拉曼教授率领的团队,详细测定了‘一阶铁’的热辐射特性。

通过多次实验验证,他们确定‘一阶铁’的热辐射强度数据,明显高于常规数值。

“热辐射的标准定义是黑体辐射数值,黑体辐射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它对所有波长电磁辐射的吸收比恒为1。”

“以往的实验表明,黑体辐射只和温度有关,和材料无关。任何物质固定温度的黑体辐射数据都是一样的。”

“我们测定了‘一阶铁’在四种温度数值下的数据,发现比常规数据要高出百分之120左右。”

“第一次测定的时候,这个明显的数据就引起了注意。”

“所以我们连续做了多次实验,测定了多个数据,结果都要高出很多。”

“虽然无法给出准确的数值,但我们能确定,一阶铁在230K温度,热辐射强度要高出百分之120左右,温度越高,热辐射强度比常规高出的倍率越多。”

“当达到750K温度时,热辐射强度甚至要高出百分之三百。”

“这是非常惊人的发现!”

所有物理学家都这么看,因为马克斯-斯特拉曼的实验,颠覆了常规物理研究结果。

过往的实验证明,热辐射数据和材料无关,所有物质同一温度上,热辐射强度数据都是一样的。

现在突然出现一种物质,热辐射数据明显提升,显然和以往的研究不符,当然,考虑到研究对象是一阶铁,一种强磁化反应的产物,一定程度上,也就能够接受了。

即便如此,研究还是引起了国际物理界的广泛关注。

王浩同样也关注到了研究,他思考着‘热辐射强度高’的问题,顿时‘激发辐射’实验有了信心。

热辐射和激发辐射,都是针对物质本身所做的辐射研究,一定程度上是存在关联的。

既然热辐射强度对比常规物质有所增加,激发辐射所制造的电磁波,也应该会出现变化。

果然!

时间只过了两天,王浩就接到了沈会明的消息,他们的实验取得了重大突破。

沈会明激动的说道,“王院士,我们在激发辐射实验中发现,所制造的低频光波,总能量对比常规平均高出百分之6.3!”

“这是多次实验的结论,数值波动范围为百分之一。”

“其中很可能存在,您说的那种特殊能量波……”

王浩深吸了一口气,也跟着兴奋道,“太好了!”

他说完马上做出了邀请,“沈教授,你们的研究非常重要,我想邀请你参与湮灭力场实验,利用强湮灭力场进行后续研究!”

沈会明没有丝毫犹豫,就立刻同意了。

那可是强湮灭力场的研究,国际最前沿、最重大的物理研究,不知道有多少顶尖的物理学家,都希望能参与到研究中,可惜连一点机会都没有。

即便只是见识一下强湮灭力场,感觉一切都值得了。

沈会明挂断了视频电话,浑身都兴奋的直发抖,满心的喜悦都写在脸上,根本就掩藏不住。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就听外面传来一个老迈的喊声,“会明,在吗?”

“请进!”

沈会明赶忙站了起来,礼貌的喊了一声,“马院士!”

马凯平推门走了进来,不急不慢坐在椅子上,问道,“会明,你看了最新的新闻吗?马普学会,斯特拉曼教授,热辐射研究。”

“看了。”沈会明轻轻点头。

他当然关心变异铁研究领域的新闻,还是辐射领域的,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只不过当时正不断整理数据,也只是扫了一眼,心里小小的羡慕一下。

现在就完全不羡慕了。

虽然不确定自己组的研究成果,究竟意味着什么,但只看王浩院士的反应,就知道不会是一个小成果。

马凯平点点头道,“我刚才就在想,斯特拉曼只花了一个月时间,就已经有这么重大的成果,辐射研究确实是个很好的方向。”

“我们做超导特性研究,短时间想有成果很不容易。”

“所以,我觉得也应该做多领域的研究,新材料辐射方向上也可以试试看,上次王院士不是说激发辐射研究吗?等下周一,我们内部开个会,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沈会明犹豫着说道,“这个,马院士……”

“怎么了?”

“我没时间啊,王浩院士邀请我去西海大学,利用强湮灭力场做后续实验……”

马凯平微张着嘴,愣了好半天才道,“你已经有成果了?”

“一个小发现,就是发现了低频光波的数据异常,和王院士说了一下,他就邀请我过去实验。”

“哦。”

马凯平答应着深吸了一口气,勉强咧出一抹笑容,开口道,“既然王院士开口了,你就去吧。”

他说完转身朝外走去,嘴里小声念叨着,“小发现、小发现……”

“就是个小发现,估计是和王院士的研究有关。”

“也没什么大不了~~~”

第三百八十章 一阶能量波,新期刊杂志,诺贝尔委员会的思考

办公室里。

马凯平静静的盯着房门,轻抿一口茶水,心里还是感觉很不舒服,他一直念叨着是‘小发现’。

可万一……

对于一个实验物理学家来说,错过物理大发现的机会,简直就和买彩票错过五百万一样。

马凯平心里难受啊!

袁阳来了。

马凯平还是和袁阳亲近一些,袁阳来科学院工作时,就一直在他的组里,一起工作了有二十年,可以算作是他半个学生。

“沈会明做激发辐射实验,发现低频波能量异常增加……”

袁阳思考着皱起眉头,他一听内容就知道很不一般,即便是在其他方向上,类似的实验发现也是必须要重视,更不用说还和一阶铁的研究有关。

但是,相比马凯平来说,袁阳的心态就要好很多了,哪怕是团队一起做研究,激发辐射实验方向上的发现,也不可能和他扯上关系。

在团队成果分配上来说,马凯平是主要负责人,肯定会占据一部分成果,他和沈会明地位等同,除非是自己的研究方向,否则不会有什么关系,能在成果上署名就很不错了。

所以袁阳倒是不太在意,他也只能安慰一下马凯平,“其实也不是什么大发现,可能就是和王院士的研究有关系,王院士一直在研究强湮灭力,一阶铁是他们制造出来的,但材料领域上来说,我们才是专业的。”

“一个全新特性的元素、全新的物质,有很多研究方向,我们不可能顾忌所有方向。”

“激发辐射方向是王院士提出来的,现在沈会明有发现也是好事情,即便很重要,大概也是和强湮灭力的研究有关,而不是材料方向上……”

袁阳连续说了很多,大多数都是‘安慰’的话,他也没有否认可能会是‘大发现’。

这些话听在马凯平的耳朵里倒是有安慰作用。

外界对于王浩研究的印象,大致可以打成两个标签,一个是‘强湮灭力场实验’,一个是‘湮灭理论’。

前者是实验,后者是理论。

F射线相关的内容是完全保密的,自然不会被透露出去,就连马凯平这样的材料学院士也不知道。

其实强湮灭力实验方向上,也是存在一些争议的,因为研究耗费了太多的经费,不了解F射线研究的情况下,外界也只知道一些公开成果,就有学者对于‘高经费’的实验研究有意见。

上一篇:鼻炎Beta生活手册 下一篇:5G时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