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682)

作者:不吃小南瓜 阅读记录

“这应该就是研究成果吧!”

“这个成果真是……”

“超值!”

高级人员们都是非常的惊喜。

其实他们考虑冒风险达成交易的原因之一,也是有着很大的经费压力,即便是作为国家的科技部门,每一年的预算经费也是非常有限的。

湮灭力场实验组太烧钱了,已经烧到了维持很不容易的程度。

即便只是做常规的研究,因为所使用的材料、设备都太高端,制造力场所用的辅助设备,再包括其他部门的配合,一系列的高技术、材料订购,等等,一个月烧掉两、三个亿很轻松。

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二十多个亿已经填进去了。

在湮灭力场实验组的经费耗费速度面前,钱似乎真的就只是成了数字而已。

现在等于直接解决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保密性问题,不使用F射线进行原材料制造,自然就不担心F射线技术会出现泄露。

第二就是大范围的强湮灭力场,可以快速制造出一阶铁的原材料。

按照两家大型企业对一阶铁原材料的订购价格,岂不是说……新的湮灭力场制造技术,比印钱的速度还要快?

“不需要同样的价格,二分之一就可以。”

“十分之一都可以!”

“大范围的场力啊,我详细了解过,有大范围的场力,制作方式就是把材料过一下场力区域而已……”

高级人员们仔细想着,眼神里都闪起了金光。

不说未来一阶铁原材料能带来多少收益,单单是眼前的三十亿美元也非常吸引人了。

很多人会关注到某某富豪有多少资产,某大型企业一年有多少利润,可能会认为,针对国家科技部门来说,三十亿美元也并不是太多。

实际上,并非如此。

国家科研经费预算都是固定的。

每年的总计拨款不能超过总预算,若是某一项研究占据了大量的经费,就会直接影响到其他项目的经费拨款。

科研经费有很多种,包括科技部专项、国防支出、自然科学基金,等等。

比如,最贴近高校科研经费的自然科学基金,年科技投入预算大概在四百亿种花币左右。

对比一下就知道,三十亿美元究竟是多么庞大了。

现在达成一笔交易就能赚到三十亿美元,而且是能够直接轻松赚到手的,可以说让科技部门的经费来了个大补。

后续自然就没有反对的声音了。

很快。

科技部门和两家大型企业达成了一致,决定以三十亿美元的价格,售卖含有四十五克一阶铁的原材料。

原材料的交付时间就定在两个月后。

……

“交付时间定在两个月后?”

杜鲁克-本特非常在意这笔交易,双方签订合约的当天,他就知道了具体情况。

“这代表什么?”

杜鲁克-本特当然想不出来,他就找了一群相关领域的专家,讨论交付时间延迟两个月的问题。

一大群专家很快给出三个可能。

第一个可能是,“他们是依靠实验组制造原材料,而不是有工厂,原材料的制造不能影响到湮灭力场实验。”

实验组并不是工厂,不是专门生产去某种原材料。

上级部门要用实验组的设备制造某种材料,也不能耽搁实验研究的时间,换做是一些小实验室,当然‘无权也没理由反抗’,毕竟是牵扯到不能拒绝的大笔收入。

王浩以及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不一样,他们的研究是国际最重大、最前沿的,情况自然是不一样的。

加州理工大学教授阿列克谢-迈耶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性,“也许是他们制造的速度很慢。”

“我们并不知道,含有一阶铁的原材料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很多人下意识认为,就只是把铁放在强湮灭力场内,像是普通磁化反应一样,但也许并不是。”

“我知道强湮灭力场的一种特殊物理现象,就是会被高磁场排异。库博的组织正准备研究这种现象。”

“也许高磁排异会让场力发生某种变化,又或者是高磁制造设备,占用了大量的空间,等等,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事情可能和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也许制造过程并没有那么简单。”

阿列克谢-迈耶的说法得到了不少专家认可。

最后,克里斯托弗-约翰逊也说了一种可能,“也许是技术不达标。”

“他们所制造的原材料,一阶铁的含量非常低,提取都是个大问题,要耗费很多资金……”

“我认为,有一种可能是,他们所制造的力场性态不稳定,只是接近能让铁产生电子迁跃。”

“通过力场作用的原材料,还需要一系列的检测,才能确定是否含有一阶铁。”

“这个过程会耗费很多时间。”

克里斯托弗也同样获得了很多支持。

原因很简单,他们对于制造强湮灭力场的固有印象就是,“耗费高额经费,制造的场力固定”。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的设备就是如此,耗费了百亿美元砸出的一台设备,制造的湮灭力场强度是固定的。

因为设备的复杂性,几乎不存在调整空间。

如果想要制造强度更高的场力,即便是通过了技术论证,也要进行大工程的改造,或者干脆重新制造新的设备。

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的技术确实高端,但也只是‘勉强’发现了含量极为微弱的一阶铁元素。

所以存在技术不达标、场力不稳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

湮灭力场实验基地。

科技部门组建了领导组,特别来考察了解一下新技术,他们对于新技术太感兴趣了。

王浩和徐老师走在前面。

向乾生稍稍拉后,给领导组介绍着新技术,“我们研究出的新技术,可以用一台设备制造出大范围的强湮灭力。”

“原来的技术是反重力场叠加,设备制造花费就很高,现在是一台设备直接制造,就简单了很多。”

“而且,场力强度也很高。”

“上个星期,我们已经把场力强度提升到了4.81。”

向乾生说着发现领导组的人满是不解,还解释了一句,“原来的技术制造的场力强度,大概在4.3到4.6之间。”

一对比就懂了。

“超越了原来的强度?”

“是不是,现在就能大量制造含有一阶铁的原材料?”

“这个……”

“暂时还不行!”

向乾生有点郁闷的说道,他感觉和一群外行人说技术等于是对牛弹琴,关键对方关心的点完全不一样。

王浩停下脚步,笑道,“我们现在有两种方法,能够制造出一阶铁的原材料,一种方法就是继续提升强度。”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强磁干涉。”

“我们暂时更倾向于第一种,因为引入强磁场是下一步的计划,过早的磁场介入不利于研究。”

王浩解释了一句,就继续往前走着,和徐老师说道,“其实赶超原来的技术强度,也只是初期目标而已。”

“我们希望能用新技术制造出更强的湮灭力场,然后就可能会发现其他的发生电子迁跃的元素物质。”

“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能发现其他一阶元素,徐老师,您应该明白……”

“这个……”

徐老师并不是专业学者,他仔细斟酌了一下,说道,“会让材料学取得巨大进步?”

“那只是其中一点。”

王浩继续道,“实际上,我更关心湮灭理论,或者说,湮灭物理,如果能发现第二种一阶材料,就能完善强湮灭力相关的理论,研究元素特性、湮灭力场强度以及电子迁跃现象的关联。”

“甚至说,解析湮灭力和电磁力……”

“那才是最重要的!”

……

一个多月时间,湮灭力场实验组都在继续研究。

上一篇:鼻炎Beta生活手册 下一篇:5G时代

同类小说推荐: